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藝青年怎麼摻合世界盃足球賽?看電影唄:11座城+11部電影

文藝青年怎麼摻合世界盃足球賽?看電影唄:11座城+11部電影

2005年初夏,一場重要的歐冠決賽即將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上演,對陣雙方是西班牙的拉科魯尼亞和土耳其的加拉塔薩雷。決戰開始前的那個白天,一個英國女人被莫斯科的計程車司機坑騙,丟失了一切財物,她雞同鴨講著向附近居民樓一位熱心老太太求助,並跟著去了警察局,在極其繁瑣的官僚手續後,以旅行保險獲得了全額賠付和緊急經濟救助。老太太心滿意足地打電話叫來兒子,正是打劫英國女人的出租司機。

以上情節,出自德國電影《歐洲的一天》。事實上,60餘年歷史的歐冠決賽上,從沒出現過那兩隻二流球隊,莫斯科盧日尼基球場倒是真舉辦過一次歐冠決賽,那是2008年,對陣雙方是曼聯和切爾西。這部有趣的電影,編造了一場不存在的歐冠決賽,在一天的時間框架中,分別以四個發生在莫斯科、伊斯坦布爾、柏林和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的不同倒霉故事,反映保險索賠的程序和在不同國家騙保的可能性,導演粗暴地劃分出一道新鐵幕,將講規範的歐盟和亂七八糟的非歐盟分開,似在表達:買份保險進歐盟吧!

高考過後,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又到了。作為主場,那個讓歐盟恐懼、提防和對抗的俄羅斯,會變得國際化和規範化嗎?還是如同電影中那樣,依然充滿黑車司機和低效警察呢?這是德國導演在有意黑化俄羅斯嗎?可當下那些片頭都有著俄聯邦文化部扶持的新電影,卻大多喪到看不見一絲光明和一點希望呢,最近的例子,就是今年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無愛可訴》,一則莫斯科初冬絕望到底的尋子故事。

我們當然不能把電影當作旅行攻略和觀賽指南,但也可以看看,11個全數位於這個巨大國度歐洲部分的比賽城市,在電影里都有過怎樣的故事?這其中,高度集中了文化資源和重大歷史印記的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當然最受電影人青睞。而賽事舉辦城市中最沒名氣的薩蘭斯克,實在抱歉,觀影有限的作者找不出任何一部相關電影。

GIF

頓河畔羅斯托夫

《幽晦人格》(2011)

女導演安吉莉娜·尼康諾娃的處女作,就把背景設定在自己家鄉,一座破敗的中型城市。危機四伏的林地、冷漠無助的城郊街道、破敗逼仄的單元樓房、醞釀衝突的新型公寓,置身其間的主角,是破罐破摔的女人與無法無天的惡警,兩人甚至發展出一段匪夷所思的虐戀關係。

城中沒有一個好人,警車滿街搜刮可供滿足性慾的落單姑娘,餐廳服務員冷漠對待著顧客除消費以外的任何請求,受害女人在生日宴會上數落包括無能丈夫在內的一切親友,製造出撕開一切虛情假意謊言的小高潮。女人在破爛街區意外碰上其中一位醉醺醺的惡警,正當摔碎酒瓶伺機於電梯間展開報復時,導演卻不讓觀眾痛快地引出徹底的反高潮。如同《她》中的伊莎貝拉.於佩爾,頓河畔羅斯托夫的這個年輕妻子,也把自己收拾乾淨,一遍遍交予罪犯(警察)。

GIF

加里寧格勒

《三天》(1991)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與巨大的國土之間,被白俄羅斯和立陶宛隔斷。而蘇聯解體過程中,立陶宛是第一個宣布獨立的國家(1990年3月11日)。小國立陶宛著名導演沙魯納斯·巴塔斯的這部幾近無對白的晦澀電影,就拍攝於獨立初期。鏡頭下,兩個立陶宛年輕男人,來到凋敝的加里寧格勒河港,邂逅了兩個俄羅斯女孩。寒風凜冽的初冬,從泥濘的港區堤壩到有著值班室的破舊單元樓,他們不言一語地尋找著可以睡覺的地方。

全片冷峻的氣質,無疑讓人想到北方不遠那位芬蘭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在他早期電影《坐穩車,泰欣娜》里也塑造了兩個沉默的芬蘭男人和陪伴他們的無聊外國女人。《三天》有著上世紀1990年代同質化的昏黃膠片色澤,角色們近乎無意義的行為時間,為解體初期的建築空間賦予可供讀解的政治趣味。而鏡中單人床上相依的萍水戀人,以及鏡外單聲道喇叭傳來的舞會樂曲,又為分崩離析時代帶來一絲溫暖。或許正因藝術作品帶著的這種無奈情感,片中女演員戈盧別娃,現實中成了導演的老婆。再後來,她移居法國,演了卡拉克斯名片《寶拉X》,卻在2011年早逝,原因不明。

GIF

薩馬拉

《馴火記》(1972)

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蘇維埃的電影人確實也帶著滿腔熱忱,拍出一些深具藝術美學價值的正能量主旋律作品。《馴火記》的「火」,指的是火箭,電影開頭是一次被叫停了的失敗發射,總設計師安德烈脾氣急躁地抱怨道:「衛星和人類都是我們最早送上太空的,現在卻停滯不前,在和美國的競爭中落後了,實驗台上做多少次都不如真正發射一次。」接著,灰心喪氣的安德烈放假回克里米亞老家,回想起自己兒時的飛天夢想。由《雁南飛》開創的情緒攝影,完美地用在閃回段落,少年帶著自製飛行器,飛下山崖,俯拍鏡頭下的少女漫山遍野地狂奔,追逐著飛翔少年。

《馴火記》兩個半小時的順序時間線,都是安德烈實踐大國航天夢的傳記體故事。二戰之前,他在克里米亞燃起玩具火箭;二戰中,被緊急調往戰備後方薩馬拉的軍工廠,主持完善喀秋莎火箭炮,卻執著於上前線觀察實戰效果;戰後,在科技與道德的思辨中,毫無意外地放棄家庭和愛情,選擇與太空夢相依相伴,不停往來於哈薩克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和莫斯科政治局之間。電影巧妙地擯棄了觀眾對社會主義建設勞模的想像,轉而漂亮地塑造了一個科學狂人的立體形象。主角安德烈的原型,是蘇聯火箭總工程師謝爾蓋·科羅廖夫,歷史上,他也曾是斯大林大清洗的受害者、古拉格群島的被囚禁者,顯然,蘇聯時期的電影是不會提及這一段的。

GIF

下諾夫哥羅德

《沉默的靈魂》(2010)

戰鬥民族、酒精民族之外,或許還能給俄國人蓋上另一頂高帽——憂傷民族。這其中,又以伏爾加河上游原住民芬蘭-烏戈爾語族中的Merya人為甚。電影《沉默的靈魂》,通過帶著一對百靈鳥的沉默公路旅行,以詩人Aist的視角,加之間錯的回憶場面,算是完成了一次Merya人奇風異俗展示。

「憂傷如同媽媽那樣緊擁著我」,如此頻繁出現的畫外音,不斷將族群和角色的憂傷日常化、正常化和浪漫化。上路的兩人,是40歲的造紙廠攝影師Aist和更老些的好友企業主Miron。載著Miron的亡妻Tanya,他們從科斯特羅馬州的Neya市行駛去下諾夫哥羅德州的Gorbatov,那裡有一片湖水,是Miron和Tanya的蜜月度假地,也是Merya人相信的生命歸宿。木柴燃起,身體成灰,歸於河湖。一路上,堅強的Miron回憶著愛妻和自己情愛往事,他們的身體是那麼契合,他曾用伏特加為Tanya洗身,如今卻用伏特加引燃告別火焰。

再深的眷戀,也不妨礙河葬後的返程路上,跟同種族的兩個好姑娘露水一夜,對於Merya人,「鮮活的肉體就如同奔流不息的河水」。即將回到家鄉時,Miron平靜道出知道好友與自己亡妻有過一段激情,衝進林地痛哭一番後,卻回到車上刪去偷拍視頻,相安無事,河水永淌。然而,這些俄羅斯人的先祖,是最需要被憂傷纏繞的民族,一場隨即到來的意外車禍,還繼續被畫外音詩化著,「百靈鳥親吻我們的眼睛,我們朝著母親伏爾加河飛去,Miron去找Tanya了,我則看到了爸爸遺棄於冰河中的印表機,河水洗刷一切,包括我們Meyra人的痕迹,唯有愛無止盡。「

GIF

葉卡捷琳堡

《暗殺沙皇》(1991)

這座位處歐亞分界線上的俄羅斯第四大城市,是羅曼諾夫王朝最偉大君主彼得大帝以自己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命名的。也是在這座城市伊帕提夫之屋的地下室里,以最血腥的方式,終結了這個延續了300多年的封建王朝。191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在此被槍決,今年世界盃一結束,恰逢王朝終結百周年。

關於這段血腥歷史,BBC拍攝過一些史料充分、講解深入淺出的紀錄片,縱深曠闊如《羅曼諾夫王朝》,具體到四個公主名媛的悲慘結局,也有2集的《末代沙皇的公主們》。電影之父盧米埃爾兄弟,在1896年為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禮拍攝過紀錄片,雖然並沒留下處死沙皇一家的殘酷影像,但卻有後世電影人反覆以不同的戲說方式,展現過這段歷史。最值得欣賞的,是名導卡連.沙赫納扎羅夫1991年的《暗殺沙皇》,電影故事置於蘇聯解體伊始,一個精神病人宣稱自己是儈子手,接下來,就在病患的臆想症和醫生的自我催眠中,重構出一場獨特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

GIF

伏爾加格勒

《兵臨城下》(2001)

說到這座城市以前的名字,斯大林格勒,人們都知道發生過人類近現代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拉鋸戰。從以前的蘇聯戰爭大片到當代俄羅斯的3D重拍,包括德國人視角的,美國人旁觀的,關於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戰爭片著實不少。但藉助著明星和名導,最被人記住的應該是2001年讓.雅克.阿諾指導的《兵臨城下》,此片也曾以《決戰中的較量》為名,在國內上映過。

高手間的狙擊戰,本就是戰爭中最隱蔽、最生死未卜的部分,傳遞到成功的電影語言中,每每都能成為最讓觀眾大氣不敢喘的緊張橋段。法國導演如同一個操控拳擊賽的經紀人,在給予正反兩位選手充足表現舞台之外,熟練操縱著觀眾視野和心理,一會兒是紅軍神槍手瓦西里瞄準鏡下的德軍陣地,一會兒是納粹狙擊教頭康尼瞄準鏡下的瓦西里命運。讓人緊張的客觀鏡頭和給人命運主宰者身份的主觀鏡頭,暢快淋漓轉換著。於是全片劇情,也像是觀看一場蘇德足球大戰,蘇聯隊先遣主力前鋒瓦西里,連下對方几城,德國隊見勢不妙,立即調兵遣將,換上大將康尼,並幾乎逆轉局勢,直至加時賽,被金球致勝。不過,這部電影並非在今天的伏爾加格勒取景,而是由德國波茨坦巴伯爾斯堡製片廠搭景「扮演」。

GIF

索契

《伊卡洛斯》(2017)

普金全力打造的冬奧城市,在還只是濱海度假勝地時,曾在一部荒誕爛片《道》(2009)中小露過一臉。不過那部簡直是貼著中俄友誼標籤的電影,是各種外景和元素的大亂燉,人人穿旗袍戴斗笠的江南水鄉,出落了一位身手了得的少林俗家子弟,多年過後,卻長成了一個混黑幫的俄羅斯小伙。

最近幾年,真正涉及索契的,還是那些關於俄羅斯體壇禁藥醜聞的紀錄片,這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提名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伊卡洛斯》。導演布萊恩在自己吃禁藥準備參加業餘公路自行車賽過程中,與莫斯科奧運實驗室主任格利高里.羅琴科夫成為網友。這位在索契冬奧會主持葯檢工作的官員,本職工作理應是抓到作弊運動員,卻在布萊恩的紀錄片里,大方和無私地替他制定用藥計劃。國際奧委會反禁藥組織WADA開始徹查索契冬奧會俄羅斯系統性舞弊問題,替俄國體育部長背鍋的羅琴科夫,成了鏡像版的體育界斯諾登,飛離莫斯科,避難洛杉磯。紀錄片的主角從導演自己徹底轉為身處危難中的羅琴科夫,競技體育的醜陋面目也在不經意中被一點點揭開。

GIF

喀山

《喀山孤女》(1997)

電影又名《娜斯佳和她的父親們》,一則發生在大雪夜的溫馨小品。新年前的最後一堂課上,小男孩問女教師娜斯佳,「你有沒有去過喀山?為什麼別人叫你喀山孤女呢?」事實上,媽媽早逝的娜斯佳,已通過登載信件的方式,想要尋找到生父。新年鐘聲敲響前,本想和未婚夫過兩人時光的娜斯佳,卻接連迎來三位抱著大狗熊的老頭子,無一例外,他們都自稱是娜斯佳生父,見報而來。

俄羅斯著名搖滾樂隊Lube,有首與電影同名歌曲《Sirota kazanskaya (Сирота казанская)》,高亢著唱到,「為我祈禱吧,先生,或者是你的父親。喀山女兒,打起精神,好好活著」。極夜中的電影布景極其簡單,外景,是壓雪拖拉機駛過的雪原和一個孤零零賣毛絨玩具的商店;內景,是娜斯佳的小木屋,像是一個戲劇舞台,起初冰冷空曠的單人世界,漸漸成了一場三老頭爭寵、未婚夫納悶旁觀的熱鬧晚宴。可以從教室一屁股滑雪到街道的小鎮、木屋中的玩具狗熊和漂亮蛋糕、旁邊林地里隨手可砍伐來裝點空間的聖誕樹、粗顆粒彩色電視里敵台傳來的美國國歌……這既是我們美好想像中的俄國年夜,也是他們自己1990年代苦中帶樂的歡笑記憶。

GIF

聖彼得堡

《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1974)

毫無疑問,這座舊俄帝都是俄羅斯最高顏值的城市,圍繞它的文學和電影作品數不勝數。有插上穿越翅膀、拉扯衛國戰爭勇氣以振奮當代青年人的《我們來自未來》(2008),也有表現蘇聯末世惡警囂張到無法無天的《棺材200》(2007),不過其中最具旅遊宣傳價值的,當屬喜劇大師1974年那部《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

羅馬病榻上,奄奄一息老太太囑咐給孫女的財寶埋藏秘密,被各大小角色全聽到了。於是,他們蜂擁飛向當年還叫列寧格勒的聖彼得堡,展開一場充滿荒誕、巧合、倒霉的尋寶之旅。直至今天,此片的編劇思路都依然讓人叫絕,飛機上丟了護照而在兩國間反覆往返不得落地的醫生、滿城挖坑尋寶卻引來獅子追蹤的瘸子,配角們持續不斷製造的一個個小高潮,共同將主角們的滑稽戲推到大高潮。而當年色彩飽和度不算很高的攝影畫面,又把運河、石橋、雕像和教堂交錯的古老城市,以一種旅遊明信片的色澤呈現於全球觀眾面前。現在回看,當然更多了一份昏黃的懷舊色彩。

GIF

莫斯科

《我漫步在莫斯科》(1964)

和東京、紐約、巴黎、倫敦一樣,此等級別的大都市,從來不缺電影將片名直接貼上來,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莫斯科保衛戰》《莫斯科陷落》《莫斯科,我愛你》……無論是戰爭大片還是城市愛情,不同時期的電影作品或多或少都記載下了時代風貌的某個截面,讓後世可以在光影中,見識一座偉大城市的毀滅和重生。

《我漫步在莫斯科》有著1960年代東歐青年電影無憂無慮又隱約憂傷的氣質。十八九歲的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在成為導演之前,先在此片中鮮肉了一把,扮演了夜班工人高利亞,在清晨下班的地鐵里,認識了一日游的維修工瓦洛佳,帶著這個外地人,和即將在服役前結婚的好友薩沙,在一天之中,忙碌地做了好多事。那個年代的交通真順暢,可以讓青年們在一個晝夜間結婚離婚又復婚,讓萍水相逢的主賓艷遇、約會還抓賊,讓外地來的朋友到出版社贈書、批評並約稿。至於米哈爾科夫扮演的高利亞自己,則在轉車吃飯上夜班路上,揮別了一日友情的新朋友,對地鐵檢票員輕快哼唱起「走在莫斯科大街上」,如同《雨中曲》的蘇聯公民版,忙碌而快樂。

文| 張海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尹鴻:中國電影明晃晃的「月亮背面」藏著陰暗與隱憂
我們以為的殘碎 他們心中的芳華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