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為何主動放棄大渡河以西的領土?因為打不過大理國嗎?

趙匡胤為何主動放棄大渡河以西的領土?因為打不過大理國嗎?

在之前文章,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為什麼兩宋打不過北方強大的遼、金、蒙古甚至西夏,卻也無法向南發展。其實,北宋時期,南方最主要的兩個國家就是大理國和交趾國。

這兩個國家獨立的時間都不是很久,交趾建國時,北宋已經建立了,趙匡胤曾經封丁部領(即丁先皇,大瞿越的建立者)為交趾郡王。宋太宗趁著交趾內亂,打算收復這塊漢唐故地,結果大敗而回,不得不承認交趾的獨立地位。

趙匡胤為何主動放棄大渡河以西的領土?因為打不過大理國嗎?

大理國獨立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南詔是在唐朝的支持下逐漸做大的,先是滅了其餘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後來,唐朝又繼續扶植南詔,想用它來牽制吐蕃,但做大的南詔不再願意接受唐朝控制。天寶年間,雙方爆發了兩次大規模戰爭,但是唐朝敗得很慘,從此失去了對雲南的控制。

狼已經養大了。

趙匡胤為何主動放棄大渡河以西的領土?因為打不過大理國嗎?

趙匡胤建立北宋之後,曾經指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完成了中原地區的基本統一。王全斌在滅掉後蜀之後,曾經建議趙匡胤「乘勢取雲南」,而太祖皇帝「鑒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劃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趙匡胤心裡是非常清楚的——我們也許有能力消滅大理,但如果真的和大理撕破臉,大宋也就離亡國不遠了

趙匡胤為何主動放棄大渡河以西的領土?因為打不過大理國嗎?

首先,天寶戰爭發生在「安史之亂」之前,當時的唐朝是非常強盛的,卻兩次大規模出兵,兩次大敗,這也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生,唐朝從此一蹶不振。北宋立國不久,且中原戰爭已經持續了百十年,現在的國力自然無法與盛世唐朝相比。與大理用兵,勝算不大

趙匡胤為何主動放棄大渡河以西的領土?因為打不過大理國嗎?

其次,宋朝的國防,重在北方。當時,北漢及其靠山契丹才是宋朝最大的敵人。後世又有西夏獨立出來,與宋朝對峙,契丹和西夏成為伴隨宋朝一百多年的勁敵。由於沒有燕雲十六州以及河套地區的屏障,宋朝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北方邊防線,靠軍隊築成長城。此時如果再和南方鬧掰了,宋朝就受兩面夾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通論 的精彩文章:

韓信最得勢的時候,為什麼不肯背叛劉邦,三分天下?
趙匡胤制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卻為何沒有消滅大理國?

TAG:國史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