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郭沫若去世後為何不葬京城葬山溝?背後的原因令人感動

郭沫若去世後為何不葬京城葬山溝?背後的原因令人感動

翻閱中國近代文化史,郭沫若的名字是絕對繞不開的,從新詩寫作到甲骨文研究,從歷史戲劇創作到考古實踐,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以他的名望與資歷,在他去世後,將骨灰安放於八寶山,是名正言順的事。

但是,他去世後,卻選擇將骨灰埋葬在山西的大山溝里,了解其中的原因後,讓人對他的最後選擇心生感動——他終於找到了靈魂的安歇地。

郭沫若不僅大文學與考古上取得巨大成就,在近代中國的科學界,他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郭沫若的一生,都是在為中國的文化科技事業在奮鬥。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因病去世,終年86歲。郭沫若去世後,他的骨灰並沒有保留,根據他的遺囑,骨灰灑在山西昔陽縣大寨村的梯田中。

那還是1965年的冬天,為了響應「農業學大寨」的號召,郭沫若親率中科院的專家們,奔赴大寨參觀訪問,學習「取經」。他來到大寨後,與全國勞動模範、大寨村的當家人陳永貴一起搬石造田,參加勞動,並與大寨人結下了很深的階級感情。

在大寨學習與勞動期間,郭老師詩興大發,寫下了許多歌頌大寨的詩篇。其中最著名的當數《頌大寨》——

全國學大寨,大寨學全國。

人是千里人,樂事天下樂。

狼窩戰良田,凶歲奪大熟。

紅旗毛澤東,紅遍天一角。

郭沫若離開大寨時,大寨人依依不捨,重情重義的郭沫若先生鄭重承諾:「等有空了,一定再到大寨來看看。」

後來,由於工務纏身,他一直沒能實現自己重返大寨的諾言。1978年6月12日,不幸與世長辭,他的人不能重反大寨了,就留下遺囑「將部分骨灰撒在大寨的大地上」,以實現他對大寨人的承諾。郭沫若逝世後,他的骨灰被灑在山西昔陽縣大寨村的梯田中。為此,大寨人專門為他建了紀念碑。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是真的嗎?已婚女人有一半都在守活寡!
號稱日本第一美男:與眾多女性有染,連天皇的老婆都沒放過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