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乍著微棉強自勝,

古台荒檻一憑陵。

波飛太液心無著,

雲起摩崖夢欲騰。

偶向遠林聞怨笛,

獨臨明室轉明燈。

絕憐高處多風雨,

莫到瓊樓最上層。


號稱"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

他就是民國四公子之一,素有民國時期「天津青幫幫主」之稱,民國總統袁世凱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於朝鮮漢城,長兄袁克定。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喜好詩詞歌賦,還極喜收藏書畫、古玩。

後因反對袁世凱稱帝,生活放浪不羈,妻妾成群,觸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幫,並在上海、天津等地開香堂廣收門徒。

1931年病逝於天津,葬於楊村,方地山為其撰寫碑文:才華橫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隨分衾裯,無端醒醉。銀床曾是留人睡。枕函一晌滯餘溫,煙絲夢縷都成億。依舊房櫳,乍寒情味。更誰肯替花憔悴。珠簾不卷畫屏空,眼前疑有天花墜。

可想當年情致的婉轉,袁克文納妾十五人,多是名妓,兩情相悅則暫結琴瑟,厭煩則者流分釵,甚至為友來往。

當年的觀念:娶妻重德,納妾重貌,他的正妻是劉梅真德貌雙全,生子家嘏,家彰。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他的嵌字聯深得「聯聖方地山」的真傳,妙造自然,絕不穿鑿,幾乎立等可得。

贈秋芳的是「秋蘭為佩,芳草如茵」,在勾欄中贏得了名聲,再有,他精書法詞章,旁及金石考訂,卓然獨到,收藏金石玉瓷,秘戲書畫,不一不好。

袁克文參與政治活動不多,而長於詩文,工於書法,致力古錢幣研究,能演唱崑曲,他收購文物揮金如土,但興盡後就轉讓。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袁世凱死後,他長期客居上海,以變賣字畫為生。

撰有《寒雲手寫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種》、《古錢隨筆》、《寒雲詞集》、《寒雲詩集》、《圭塘唱和詩》。

所寫掌故、筆記,如《辛丙秘苑》、《洹上私乘》等諸多一手資料。袁克文收藏文物種類頗多,晚年因生計窘迫,大部分變賣。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出身/

袁克文是袁世凱的次子,他的生母金氏是朝鮮人,袁世凱在清末年間曾任駐朝商務代表,在那裡娶了出身貴族的金氏,陪金氏出嫁的兩個姑娘後來也一併被袁世凱納為妾。

袁克文生下不久,被過繼給袁世凱寵愛的大姨太沈氏。沈氏無子女,對袁克文溺愛有加,幾乎到了百依百順的地步,所以袁克文天性頑劣、放蕩不羈,從不正經讀書。

但他十分聰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喜唱崑曲,好玩古錢,好結文人,自言「志在做一名士」。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幼年/

袁克文是袁世凱的三姨太朝鮮人金氏所生,因為大姨太未生子女,所以克文從小便被過繼給大姨太收養。

大姨太對這個兒子十分疼愛,他提出任何要求都會得到滿足。

袁克文自幼聰明過人,據說他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所以儘管他像呆霸王薛蟠那樣不好好讀書,可他作詩、填詞、寫文章卻件件皆精,寫的字也風流瀟洒。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因此袁世凱對他有些偏愛,甚至一度想立他為「太子」。

大姨太的驕縱,袁世凱的偏愛,造就了袁克文的揮霍、任性、驕奢的花花公子性格,吃、喝、嫖、賭、抽(鴉片)樣樣都干。

他還花錢加入「青幫」,當上了「大字輩」的「老頭子」。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除原配妻子劉梅真外,他還娶了5個姨太太。

她們是:情韻樓、小桃紅、唐志君、於佩文、亞仙。

沒有名分或「一度春風」的情婦那就更多了,據知情人講有七八十個。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青年/

袁克文除擅長書法、作詩、填詞、寫文章外,還愛唱崑曲,小生,丑都扮演得很好,他的拿手好戲是《長生殿》、《遊園驚夢》。

袁世凱死後,他沒了管束,開始「票戲」,即當票友。

有一年,他在北京新民大戲院與陳德林合演《遊園驚夢》,他大哥袁克定(袁世凱死後袁克定成了「家長」)知道了,認為他這種當「戲子」的行為「玷辱家風」。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於是便通知北京警察總監薛松坪,要薛把他抓起來。

薛不便推託,可又覺得這是他們袁家的「內部矛盾」,便去找袁克文,如此這般把「令兄的意思」一談。

袁克文笑著說:「明天還有一場,唱完了,我就不唱了!」票友借台唱戲是要自備費用的,袁克文唱這兩場戲,據說他花費了三四千銀元。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因為袁克文花錢如流水,所以他從他父親那裡分得的十幾萬銀元的遺產,很快就用光了,可他又放不下架子來,因此不得不靠賣字、賣文來維持生活。

他的字寫得很好,三杯酒下肚,寫起字來縱橫馳騁,豪情奔放,大有蘇東坡之風,山東督辦「狗肉將軍」張宗昌請他寫了一幅中堂,價碼是1000元銀洋。

求他寫字的人之所以這樣多,有人說這是因為他的字寫得的確好;但也有人說,這是因為他是袁皇帝兒子的緣故。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少時神童/

自幼聰慧異常,六歲學識字,七歲讀經史,十歲習為文章,一十有五能詩賦,少有神童之稱。

年十八以蔭生授法部員外郎,這是他一生中惟一任過的官職。

以其早熟,富有才華,在1906至1908年隨父居津沽時,便從老輩羅癭公、吳彥復、方地山諸名士游。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復以家教熏染,自少時就與古器物、詞翰結下不了緣,及至宣統即帝位,世凱被罷官歸河南鄉居,寒雲隨之棄官回洹上。

其後,寒雲棄絕仕途,以貴公子蹉跎放蕩著稱,要以詩文酒會終其後半生。

實則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固有消極的一面,而勤於著述乃是更為主要者,留下大量著作,內中不乏文情並茂之作,尤以對古物著錄及其研究文章。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皇二子/

對袁寒云為人為學影響之大的,無如他的老師方地山了,方地山才氣橫溢,素有江都才子之稱。

舉凡詩詞書畫和鑒古諸事無所不通,晚來以善作對聯名重一時,寒雲直承師學,敏學強記,大有出藍之譽。

在他出仕之前,便以文采華贍、擅長聲律見稱於父執輩。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1914年,由易實甫選定其少作,刊為《寒雲詩集》三卷行世,倚聲之作不少,但不自愛惜,生前未能印出。

直至歿後多年,始由張伯駒等人輯為《洹上詞》付諸油印。地山善制聯語,有聯聖之稱。

寒雲亦長於此道,所作甚多,有聯賢之謂。寒雲又雅嗜京劇、崑曲,為京津名票,不但精通戲劇理論,寫過評戲文章,又能粉墨登場。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不愛惜錢財/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他一生花錢如流水,從未愛惜過錢財。

1918年,袁克文到上海遊玩,據說一次花去60萬大洋。

袁世凱臨死前曾經託孤給徐世昌,所以袁克文回來後,任大總統的徐世昌要拿拐杖敲斷他的腿。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賣字療飢/

袁克文自小師從碩儒嚴修等人,深得他們的指教和熏陶,加之他刻苦用功,所以詩詞歌賦無一不精、琴棋書畫俱是行家。

嚴修在天津被譽為近代津門四大書家之一(即華世奎、孟廣慧、嚴范孫、趙元禮),克文作為他的入室弟子,得其真傳,真、草、隸、篆全都精妙,信手揮灑,盡至臻境。

袁克文曾在臨帖上面花費不少工夫,尤其是《蘭亭集序》碑,更為他所鍾愛,為此他曾搜集了許多《蘭亭集序》碑的拓片。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在他錢袋最緊的時候,從不向那些政壇上的過客們伸手、張嘴,「打抽豐」。(意思是憑著某種關係向官府或富戶分潤財物。)

當時的「東北王」張作霖和山東督軍張宗昌都曾經聘他做高級參議或顧問之類的官員。

當然,不過借重他的資格和名氣,並非要他做什麼事,但都被他一一回絕——二爺不伺候!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一般人可能不相信,袁克文哪裡會窮到這個地步,需要賣字維持生活呢?

說起來也是,袁世凱死後由其盟兄徐世昌主持分家,每個兒子各分十二萬元,除了現金之外,還有十根金條、若干股票、房產。

袁克文因從小過繼給沈氏,所以一人分得雙份的遺產,大可優哉游哉。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其實不然,袁克文的家產大部分掌握在其妻劉梅真手裡,劉怕他揮霍成性,錢財到手不花光不甘心,所以為了以後子孫的生計起見,把持著錢財,不給他花。

袁克文不過有名無實而已,只好做點兒「副業」使手頭寬裕一些。

1922年,他的書興甚豪,登報減潤鬻書,一天寫了四十副對聯,全部售罄,乃購胡開文古墨,寫一百副對聯以酬謝友人。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賑災善舉/

民國十一年,潮汕大風成災,死亡十幾萬人。

面對嚴重的災情,袁克文將自己心愛的字帖賣了賑災。

一幅為宋朝宣和年間的玉版《蘭亭帖》精拓本,克文親筆在上面題籤和引首跋尾,還有一摺扇,一面拓有古金銀貨幣,並親筆題識,一面是唐志君所繪的紅梅。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袁克文寫字有其獨到之處,就是可以不用桌子,把紙懸空,由人拉住兩端,他揮毫淋漓,筆筆有力,而紙無損,為一般的書家所難做到。

寫小字更為奇妙,因他終日吞吐煙霞,懶於起身,他便仰卧在床上,一手拿紙,一手執筆,憑空書寫。

寫完再看,字體娟秀,絕無歪斜走樣之弊。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朋友們看了,無不驚嘆,當時上海的各種小報紛紛請他寫報頭,有些小說也請他題籤。

一次,一個叫陶寒翠的以其《民國艷史》請他題寫封面,他一揮而就。

後來小說出版送給他一冊,他一覽之餘,才大為懊悔,原來書中大罵其父袁世凱,從此他再也不敢輕易應酬了。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藝術成就/

袁克文生活在從皇權政治到民權政治過渡的政治劇烈變動時期,其思想觀念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很不協調,造就了他個性鮮明的處世風格,而這種個性鮮明的處世風格,直接影響了他的書法藝術風格。

人們常說「詩言志」「歌抒懷」,又說「書如其人」。

這說明了一個規律性的東西,那就是文化產品反映創作者的性格特點,文化產品的藝術內涵往往反映創作者的思想內涵,袁克文的書法藝術也能說明這一點。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其章法取勢開張,結體則是內宮寬博,用筆恣肆,給人以豁達大度的感覺。

二是為名坤伶章遏雲所書「醉醒悲樂」四字,其篆法無意雕飾,樸實無華,給人以曠達率真的樂趣。

袁克文寫字喜歡美女抬紙侍候,懸空寫字,以致於香墨淋漓,筆畫流淌串連,讓在場人開懷大笑。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成就藝術,七分天賦三分勤奮。袁克文生於權臣官宦之家,其文化氛圍為其藝術的成長造就了難得的條件,而他天生聰穎,勤奮好學,藝術天賦很高,從小就打下了良好的詩詞書畫藝術基礎。

18歲時書法已臻成熟,享譽京、津、滬。

袁克文主張書法要從篆書練起,他的書如畫意,留白亦十分巧妙,求根溯源的意味很濃,頗有學者的風範。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他的篆法取法於鐘鼎文字,楷法從顏體入手,不但真、草、隸、篆四種字體均能書寫,而且出手不俗,深得書法真諦。

他的四體屏書法,楷書圓潤柔情的捺腳,寫成了似刀如切的直捺腳,連筆圓轉的草書,變成了寬博涌動的圖畫,隸書之柔性美,在他的筆下變成了「折金釵」型的剛性美,篆書更是金石之圓勁蒼朴。

寧丑不媚,寧拙不巧是其書法的原則,也是他處世風格的體現,比較經典的書法作品,如《獨艷》紙本座屏,恰是袁克文一生特立獨行如流星般划過漆黑的夜空,閃亮而短暫的寫照。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袁世凱死後,袁家一落千丈,袁克文雖然分得不菲家產,但生活一貫奢靡的他不善開源節流,而且還養著眾多的青幫子弟和妻妾,消耗巨大,最致命的是染上毒癮。

後來又得了猩紅熱,沒錢醫治,與情人一夕纏綿後,回家不久便病逝,終年42歲。

家裡為他辦不起喪事,還是「幫」里的徒子徒孫鼎力相助的。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出殯時,幫中子弟、和尚、喇嘛排了整整一條長街,葬禮隊伍多達四千餘人,上千妓女帶著袁克文頭像的徽章自發來為其送行,頭系白繩,哭聲不絕。

歷史上的眠花宿柳之徒蔚為大觀,但像袁克文這樣的奇人奇遇,想必空前絕後。

張學良曾自詡「平生無憾事,惟一愛女人。」但他的諸多艷遇只是作為其政治與軍事生涯的花邊點綴而已。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而袁克文一生厭惡政治,遠離權力,醉卧「花叢」,才華冠絕。

雖不是功勛卓著的豪傑,但用「溫柔鄉便是英雄冢」來歸納亦不為過。

所以,在他那裡,軟香滿懷遠勝攻城拔寨。

民國四公子之一,「天津青幫幫主」之稱,一生放浪形骸仍瑕不掩瑜

最落魄的時候,有人欽慕他的書法,想重金求其墨寶,但只因鄙薄買字人的德行,堅拒之。

袁公子雖一生好色,但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即便賣字典畫度日,也不肯屈膝折節。

人在窮途末路時難有操守,但袁克文顯然是個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