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按戰爭要塞設計的城市,4個機械化師拿不下,一個團進攻僅11人存活,用大炮轟平城市

按戰爭要塞設計的城市,4個機械化師拿不下,一個團進攻僅11人存活,用大炮轟平城市

二戰結束以來,越南戰爭被認為是最殘酷的戰爭,連美軍都付出了5.8萬人陣亡的代價。但有這麼一場戰役,它的規模沒有越戰這麼龐大,參戰雙方不過15萬人,但論殘酷、血腥程度絲毫不輸越戰,這就是格羅茲尼戰役。

車臣是一個小國,但它對俄羅斯來說至關重要,這個小地方是俄軍進出高加索地區的要道,此外俄羅斯到歐洲的石油管道也鋪設在這裡。如果車臣獨立,那麼俄羅斯對高加索地區的控制力將大減,同時作為命脈產業的石油出口也將受到影響,因此俄羅斯一直很看重車臣,早在俄國時期就將其控制在了手中,這也是為何後來車臣鬧獨立時,俄羅斯會悍然出擊的原因。

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俄軍派出了12萬大軍,其中4個機械化師負責攻打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車臣叛軍有3萬人,負責防守格羅茲尼的大概有1萬多人,此外他們還僱傭了3000名僱傭兵。這些僱傭兵不簡單,他們大多是西方國家的退役特種兵,包括海豹突擊隊、雷鳴特種部隊、第九大隊等,都是耳熟能詳的特種部隊。他們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以三人為一小組,機槍、狙擊槍、步槍、火箭彈相配合,照顧到了近中遠程火力。

格羅茲尼建於1918年,是一座以戰爭要塞為標準設計的城市。因為它是車臣的中心,所以蘇聯時代又對它進行了多次改造,使得城內遍布堡壘和地道。原本格羅茲尼應該是俄軍重要的城市及戰爭基地,結果戰爭爆發後,俄軍反而成了自食惡果的一方。

俄軍的戰鬥方案很簡單,以坦克、裝甲車為主力,步兵協同作戰,逐步深入格羅茲尼城內,遇到叛軍和僱傭兵就一炮轟掉。但他們低估了巷戰的威力,在狹窄的街道里,坦克根本施展不開,成了火箭彈的靶子。俄軍一個摩托化步兵團攻入市中心,結果誤入叛軍包圍圈,活著撤出格羅茲尼的只剩11人,而這只是俄軍在格羅茲尼戰役中慘重傷亡的一個縮影。

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因為經濟上的窘迫,俄軍的軍費一直處於不足狀態,師級單位的演習已經連續兩年沒有進行過了,城市訓練戰更是沒有。為了節省開支,坦克長期閑置,坦克兵都不熟悉坦克的操作了。這些問題都導致了車臣戰爭時的俄軍戰鬥力大降,面對經驗豐富的僱傭兵以及熟悉格羅茲尼地形的叛軍,俄軍沒有半點優勢,死傷達1.6萬人。

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格羅茲尼依然是雙方爭奪的焦點。90年代末俄軍的經濟稍有恢復,而且這一次俄軍改變了戰術,派出2000名特種兵進入格羅茲尼,與那些退役特種兵作戰。俄軍以特種兵對特種兵的戰術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戰鬥從5年前的一邊倒變成了雙方狙擊手的對抗,俄軍成功消滅了僱傭兵和大量叛軍,但仍未完全拿下格羅茲尼。連美軍在看了格羅茲尼戰役的戰損報告後,都認為經不起這樣的消耗,最終無奈之下,俄軍選擇了用大炮、飛機轟平格羅茲尼,才算終結了這場戰爭。

延伸閱讀

7萬輛坦克對2萬輛,200艘潛艇對100艘,1990年華約與北約軍力對比

裝備16架先進四代機,開戰兩天沒了7架,無還手之力,心疼到空軍全部停飛

15.6萬桶燃油、7.6萬升淡水,4.88萬噸的補給艦,可支持整支艦隊三個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 的精彩文章:

古代機械可以藝術到什麼程度?
用實力來詮釋,遊戲本品牌首款輕薄本機械革命S1輕體驗

TAG: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