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穆公救助晉國大旱,為什麼晉惠公還要以怨報德在秦國大旱時攻打秦國?

秦穆公救助晉國大旱,為什麼晉惠公還要以怨報德在秦國大旱時攻打秦國?

原標題:秦穆公救助晉國大旱,為什麼晉惠公還要以怨報德在秦國大旱時攻打秦國?


這個問題不能這樣單純的這樣來看。答案不會這麼簡單。還原其歷史背景要素非常重要。


先來看《史記》對這段歷史的記載。


《秦本紀》:

「九年,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晉獻公卒。立驪姬子奚齊,其臣里克殺奚齊。荀息立卓子,克又殺卓子及荀息。夷吾使人請秦,求入晉。於是繆公許之,使百里傒將兵送夷吾。夷吾謂曰:「誠得立,請割晉之河西八城與秦。」及至,已立,而使丕鄭謝秦,背約不與河西城,而殺裏克。丕鄭聞之,恐,因與繆公謀曰:「晉人不欲夷吾,實欲重耳。今背秦約而殺裏克,皆呂甥、郤芮之計也。願君以利急召呂、郤,呂、郤至,則更入重耳便。」繆公許之,使人與丕鄭歸,召呂、郤。呂、郤等疑丕鄭有閒,乃言夷吾殺丕鄭。丕鄭子丕豹奔秦,說繆公曰:「晉君無道,百姓不親,可伐也。」繆公曰:「百姓茍不便,何故能誅其大臣?能誅其大臣,此其調也。」不聽,而陰用豹。十二年,齊管仲、隰朋死。晉旱,來請粟。丕豹說繆公勿與,因其饑而伐之。繆公問公孫支,支曰:「饑穰更事耳,不可不與。」問百里傒,傒曰:「夷吾得罪於君,其百姓何罪?」於是用百里傒、公孫支言,卒與之粟。以船漕車轉,自雍相望至絳。十四年,秦饑,請粟於晉。晉君謀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饑伐之,可有大功。」晉君從之。十五年,興兵將攻秦。繆公發兵,使丕豹將,自往擊之。」


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有:

1、夷吾是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得以回國即位;


2、秦穆公以割讓河西為條件支持夷吾即位;


3、夷吾即位後以大臣反對割地為由拒絕割讓河西;


4、被派往秦國的丕鄭因為夷吾殺大臣里克,害怕回去被殺,鼓動秦穆公推翻夷吾;


5、丕鄭被夷吾處死後,其子丕豹逃亡秦國,繼續鼓動秦穆公攻打晉國,秦穆公不聽;

6、秦穆公12年,晉國大旱,向秦國要糧食,丕豹鼓動秦穆公趁機攻打,但公孫支認為饑荒是正常的事情(即因為饑荒是正常的事情,因此晉國雖然饑荒,但並沒有亂,不是攻打時機),百里奚認為秦國在晉國饑荒時攻打損壞秦國的形象,在公孫支、百里奚的反對下,秦穆公決定不攻打晉國,借糧食給晉國。



7、秦穆公14年,在晉國大臣的建議下,夷吾趁秦國饑荒攻打秦國。


《晉世家》的記載:

「乃使郤芮厚賂秦,約曰:「即得入,請以晉河西之地與秦。」及遺裏克書曰:「誠得立,請遂封子於汾陽之邑。」秦繆公乃發兵送夷吾於晉。齊桓公聞晉內亂,亦率諸侯如晉。秦兵與夷吾亦至晉,齊乃使隰朋會秦俱入夷吾,立為晉君,是為惠公。齊桓公至晉之高梁而還歸。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鄭謝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許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許秦者?』寡人爭之弗能得,故謝秦。」亦不與裏克汾陽邑,而奪之權。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會齊、秦大夫共禮晉惠公。惠公以重耳在外,畏裏克為變,賜裏剋死。謂曰:「微裏子寡人不得立。雖然,子亦殺二君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裏克對曰:「不有所廢,君何以興?欲誅之,其無辭乎?乃言為此!臣聞命矣。」遂伏劍而死。於是邳鄭使謝秦未還,故不及難。晉君改葬恭太子申生。秋,狐突之下國,遇申生,申生與載而告之曰:「夷吾無禮,余得請於帝,將以晉與秦,秦將祀余。」狐突對曰:「臣聞神不食非其宗,君其祀毋乃絕乎?君其圖之。」申生曰:「諾,吾將復請帝。後十日,新城西偏將有巫者見我焉。」許之,遂不見。及期而往,復見,申生告之曰:「帝許罰有罪矣,弊於韓。」兒乃謠曰:「恭太子更葬矣,後十四年,晉亦不昌,昌乃在兄。」邳鄭使秦,聞裏克誅,乃說秦繆公曰:「呂省、郤稱、冀芮實為不從。若重賂與謀,出晉君,入重耳,事必就。」秦繆公許之,使人與歸報晉,厚賂三子。三子曰:「幣厚言甘,此必邳鄭賣我於秦。」遂殺邳鄭及裏克、邳鄭之黨七輿大夫。邳鄭子豹奔秦,言伐晉,繆公弗聽。惠公之立,倍秦地及裏克,誅七輿大夫,國人不附。二年,周使召公過禮晉惠公,惠公禮倨,召公譏之。四年,晉饑,乞糴於秦。繆公問百里奚,百里奚曰:「天菑流行,國家代有,救菑恤鄰,國之道也。與之。」邳鄭子豹曰:「伐之。」繆公曰:「其君是惡,其民何罪!」卒與粟,自雍屬絳。五年,秦饑,請糴於晉。晉君謀之,慶鄭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約。晉饑而秦貸我,今秦饑請糴,與之何疑?而謀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晉賜秦,秦弗知取而貸我。今天以秦賜晉,晉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謀,不與秦粟,而發兵且伐秦。秦大怒,亦發兵伐晉。」

上文的主要信息有:


1、夷吾即位是得到秦國和齊國的共同支持,並非僅僅秦國;


2、夷吾以大臣反對為由拒絕割讓河西給秦國;


3、邳鄭、邳豹父子鼓動秦國攻打晉國,秦穆公拒絕;

4、四年,晉國因旱災向秦國借糧,百里奚以救災乃天道支持給糧;


5、五年,秦國因旱災向晉國借糧,晉國大臣虢射認為秦國旱災乃攻打秦國的天示,於是晉國攻打秦國。


綜合上面的兩段史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


1、夷吾的即位是秦、齊兩國共同支持的,如果夷吾割讓河西給秦穆公,那麼該割讓什麼地方作為感謝齊桓公的禮物呢?這才是晉國大臣所謂的「擅許秦」的真正意思:不能擅自決定割讓,也不能只割讓給秦,而不割讓給齊。


2、邳鄭、邳豹父子為了復仇,極力鼓動秦國攻打晉國;加上夷吾不割讓河西給秦國。正是這兩個原因讓晉國失去了對秦國的信任。


3、秦國借糧食給晉國的原因有兩條:A、晉國雖然有饑荒,但國家不亂,不是攻打時機。B、秦國長期被各諸侯國視作西戎,秦國要積極融合東方諸侯國,就要提升自身形象,打造符合東方價值觀形象的國家。這就是百里奚「救菑恤鄰,國之道也」的含義。


4、晉國不借糧食給秦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秦國在秦穆公時成為西戎霸主,又在東出時和晉國發生利益衝突和軍事衝突。資助秦國,等於讓敵人更強大。趁你病,拿你命——這是每一個人對待敵人的想法,沒有任何卑鄙的說法。



總的來說,秦國借糧食給晉國,原因有二:一、打不過晉國;二、改善秦國以往野蠻的西戎形象,做個公關。晉國不借糧食給秦國,是因為秦國的崛起,威脅到晉國的利益,削弱秦國是晉國最大的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秦一統七國時一場硬仗:秦軍死傷超五十萬,殺神白起也因此戰而死
秦始皇為什麼廢除了歷代都沿用的謚號制度?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