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區塊鏈中的Token 一

區塊鏈中的Token 一

一、Token與區塊鏈的關係及其定義

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來不可篡改的保存兩類信息:一是描述、定義各類資源(資產)狀態的信息。例如一個人的信用記錄、一件商品、一個房產、一篇文學作品等;另一種是描述資產交易過程的信息*。總的來說:

1、Token必然存在且僅存在於有交易的區塊鏈項目中,並作為交易的基本單位。

2、擁有Token等同於擁有對區塊鏈上某類資源的索取權。例如擁有btc token等同於擁有轉出btc的權利。擁有eth token等同於擁有轉出eth 或支付交易費用或創建智能合約的權利。擁有eos token等同於擁有投票權,使用一定量計算、存儲、帶寬資源的權利。

3、從個案分析的角度,存在只保存第一類信息的項目,例如傳統互聯網、銀行、政府在國際貿易、商品溯源、公證中的應用。雖然在此類項目中可以不使用,也沒有必要使用Token,但從加密經濟整體來看,兩類信息缺一不可。因此加密經濟與Token是共生的關係

註:Bitcoin的UTXO模型使得在具體實現層面只有交易歷史沒有賬戶餘額,但從抽象的去看,Bitcoin仍然是有餘額和交易記錄兩類信息。

二、Token的形成

在涉及交易(或稱價值轉移)的區塊鏈項目中,交易信息因為不可篡改性和公開性,使得信息本身就可以在不需要第三方監督的條件下擁有價值傳遞的含義。案例說明如下:

「Alice給Bob一支花」,是一條文本信息。在非區塊鏈環境中,只有在面對面交易中這句話才有價值傳遞含義,因為交易雙方可對這句話的執行情況進行當面澄清。但在沒有中介監督的情況下,Alice非面對面的向Bob說這句話,因為ALICE 可以隨時否認或篡改說話的內容,所以這句話並不具備價值轉移的作用。

在公開不可篡改的加密網路中,所有參與者首先達成兩點共識:1、對信息代表意義的共識,例如上述文本信息中,花的種類,送花的時限等等(因舉例涉及鏈下實體,所以為討論簡便,假設鏈上和鏈下數據具有完全可信的預言機支持,均為不可篡改的真實信息)。2、如果違背了第一條後的懲罰措施是,例如扣減信用、金錢懲罰、甚至永遠將不誠實者排除在外。

在這個共識基礎上,Alice簽名發送上述文本後,如果Alice 並沒有真的行動,那麼在不可篡改信息證實下,所有參與者在無限的未來中,都會知道Alice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並採用懲罰機制懲罰她。

本文作者:

Lawrence Liu:

現任國有四大行網路金融部產品經理(6年工作經驗),移動設備公司軟體開發(1年);

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在讀);

澳門大學MBA經濟方向。

中國地質大學工學學士。

區塊鏈相關經歷:

微信公眾號「悟道區塊鏈」主作者。悟道區塊鏈社區管理員。對EOS、DPos機制及加密經濟學多有研究。

2017年下半年加入矽谷密探區塊鏈研究社區,為早期核心成員。U贊愛好者社區聯合發起人。

2013年起接觸加密網路,區塊鏈項目早期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國際足聯還不考慮在中國辦一屆世界盃嗎?
「韓國以太坊」ICON爆代碼漏洞,所有交易暫停

TAG:矽谷密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