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代人如何練書法?

現代人如何練書法?

過去我們了解的練習書法就是苦練。

智永老和尚,寫禿的筆頭就有幾十瓮。王羲之用來洗筆的池水都成了墨色,人稱墨池。你看看,這些故事都在告訴我們,寫好書法,是要下苦功夫的。但也正是這種所謂的苦,讓很多人退卻了。

現代人如何練書法。這個問題很好。我們要考慮當下練書法的目的是什麼。

過去練好字有功用目的。好字不僅是一個人的門面,而且關乎仕途。比如唐朝選人有四個框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書,四曰判。身是長像要俊美,玉樹臨風的那種,現在叫顏值擔當;言是要能說善論,嘴別和棉褲腰似的,事兒也說不清;三就是書了,叫做楷法遒美,得寫一筆好字呀。所以那個年代大家寫字都不錯。除了這層功用目的外,它還是一個人修養的體現。像王羲之把《蘭亭序》寫的飄若浮雲、蜿若蛟龍這種的,自然被世人仰之為聖為神,千百年來追捧不以。

現在人練字,功用目的漸漸遠去了。純從實用目的來講,可能練個簽名就夠用了。所以現代人練字更多的應該是功用之外的追求,所謂的無求之求。

簡言之有三,一則靜氣、二則意趣、三則審美。

靜氣是練心。褪去浮華之氣,練出無欲之心。三國時有個大書法家叫蔡邕,這位仁兄書字寫的好,對書法的理解也一級棒。他講「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

啥意思呢,大概是說寫字這種事,要先放開胸襟,放縱情性,不要為了寫去寫。具體到寫的時候呢大凡作書,先要靜靜地思考,任情適意,心氣平和,神情專註,有如面對長輩或領導,這樣就沒有寫不好字的了。

讀些無用書、做點有趣事!這是當下人缺少的一種生活情懷。每天忙忙乎乎的,好像在追遂幸福,但幸福的真義早都搞不清了。心亡為忙,現代人練書法,第一要務是心要靜下來。干這件事兒就別像其它事那樣了,急功近利,一定要成果。學會享受練字的寧靜和恬淡過程就對了。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大人是修身養性,孩子是修練定力。

第二是有意趣。找到裡面的快樂!別背包袱練字。不圖出名、不圖點贊,只圖一樂兒。這要有點酸文人的調調兒才行。首先文房四寶弄點好的。給孩子買一塊錢的毛筆練字,不如不練。練字的過程是孩子發現美的過程、提高審美的過程,一開始就要用好的東西、美的東西來感受和陶冶他,孩子的眼界和境界才能高。紙也一定是宣紙才行。中國書法之美,墨的濃淡焦干,線條的粗細方圓轉折變化,只有宣紙能體現出來。同時要有一些文人雅趣的東西。高山流水環繞,淡煙裊裊氤氳,一枝小花旁逸、半盞香茗淺斟!有這種意趣就對了。

第三個是領悟文化、提高審美。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書法更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兩者結合意義非凡。練字就是了解中華文化,練字就是提升我們的藝術欣賞和審美能力。所以,字寫成啥樣看的是悟性、是功力,但是最起碼分辯好壞香臭的能力你得有。當下,國人的審美真是不敢恭維,以丑為美、以怪為美、以奇為美,多走的是野路子,可惜了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盧俊易聊國學 的精彩文章:

TAG:盧俊易聊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