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進口額超2000億美元,晶元秒殺石油!投資人:只有真正的AI晶元才有機會

年進口額超2000億美元,晶元秒殺石油!投資人:只有真正的AI晶元才有機會

「首席投資官」旗下新媒體平台

每日分享PE/VC行業最權威新聞資訊

來源:創業資本匯

作者:證券時報 張國鋒

配圖來自pixabay

晶元,被認為是製造業和科技實力的象徵。而晶元早已超過石油,成為我國每年進口最大的物資,年進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據報道,高通在中國的晶元銷售和專利許可費收入占其全球總營收近六成。

長久以來,在一級市場上,因為投入成本高、門檻高、周期長等原因,晶元行業的投資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但據投資界的不完全統計,今年4月以來,已經有至少9家晶元企業獲得了融資。即便追溯過往,也有眾多VC/PE支持晶元企業,背後不乏深創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投創業、晨暉資本等一線機構。

中國市場機會很大

在晨興資本創始合伙人劉芹看來,以前的中國是以市場換技術,錯過了70年代的晶元大發展,90年代的PC大發展,在2000年的時候也是僅僅趕上了互聯網模式創新的窗口。

不過,在他看來,今天中國的時機到了,人才和資本有機會在同一起跑線上,依託中國強大的市場規模來創造原創的技術。在今天,作為投資人,要非常積極關注底層的科技創新。

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韓彥分享了自己投資晶元企業的小故事。他在2004年投了中微半導體,做的是半導體里的設備,如今創始人已經70歲。投資至今14年,企業的故事才剛剛露出水面,才有媒體報道華人如何抵禦各種壓力回國創業的故事。

他說,事實上,在中國晶元行業是很有機會的,中國流片(試生產)的成本是美國的一半,很多機會都會留給中國。

而學半導體出身的凱旋創投執行合伙人周志雄可能更有說服力。他直言,進入2001年之後,美國基本不投這個行業,整個資本市場也不支持高技術晶元行業。而在中國,晶元行業的投資回報長期以來處於所有類別中的末流,資本市場同樣也不支持高技術晶元行業發展。

不過,他表示,最近這個行業已經有很大的進展,中國有很多大基金希望投重要的、有戰略意義的行業,比如半導體。但是當中也會有很多問題,就是國有資產的投資是不能賠錢的,所以他們把國外成熟的公司拿回來,然後再拿到中國的資本市場圈一次錢。

「其實現在中國市場的機會很大,因為晶元的應用全都在中國,但是挑戰更大。如何踏實下來,建造自己的能力,耐心地好好投一個對行業有影響的技術公司,這在今天還是具有一定挑戰和困難的。」周志雄說。

晶元投資的難點

也有投資人喊冤,認為並非自己不投晶元,而是晶元讓他們「血本無歸」。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在一場公開論壇上就表示,實際上不是他們不投晶元,而是之前投了好幾個做晶元的公司都血本無歸。

在他看來,中國的晶元技術有幾個難點,首先中國的晶元公司大部分是單一產品公司,單一產品公司從長遠來看回報是有問題的,因為生命周期很短,很快就下降到平均水平。

因為前期投入很大,研發人員、流片都是很高的成本,公司的估值都不高,它不像騰訊、阿里市值四五千億美元,晶元最成功的上市公司也就是10-20億美元。對VC來說,投入和回報是不成比例的。

其次,從中期來看,任何大的行業都有周期性,先出來的肯定是做硬體的公司,比如說PC時代出來的是英特爾、IBM、思科,人工智慧領域英偉達先跑出來了,在人工智慧上,中國還有機會。

晶元的投入一旦形成平台,新公司很難做。尤其是晶元公司前期投入非常大,如果你的競爭對手靠先機佔據市場,把設備成本攤銷掉以後,你沒辦法與其競爭,成本曲線會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那你無法競爭,除非靠政府的大量補貼和支持。

火山石資本管理合伙人章蘇陽表示,中國真正標準的VC在國內做大規模的投資,也就是2004-2011年左右的事情,這期間投晶元的人很多。實際上,現在產生的基礎應用晶元的公司很多也是那個時候投資的。

但投晶元有幾個問題,第一,它要麼成功要麼失敗,不像有些模式創新的東西,這條路沒走通可以立馬改。

第二,早期VC並不大,90年代末一億美元的基金就算是大基金了。當年因為絕大部分的晶元即使投產成功,基本上也就是一個平均利潤,它不會帶來壟斷的利潤。因此2000年下半年以後,大家進入晶元這一領域,很難做成這樣一件事。

對VC來講,它喜歡投一些能產生更大需求、更快速把錢收回來的項目,你說是擊鼓傳花賺錢也好,通過實際利潤達到多少倍也行。

2000年下半年的時候,主流VC投晶元公司主要投第三輪,第一輪投進去基本上90%沒了,剩下的10%做到第二輪,把東西拿出來,第二輪和第三輪的估值不會相差很遠,所以大家投第三輪比較多。

「由於這樣的原因,我們基礎層相關的一些東西,基本上是靠國家來投入。因為資本是逐利的,這點無可非議。」

AI晶元是未來機會

在投資人看來,目前國內只有AI晶元才有真正的機會。

今日,智能晶元領域首個獨角獸寒武紀宣布完成數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後整體估值達25億美元。

本輪融資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國新啟迪、國投創業、國新資本聯合領投,中金資本、中信證券投資、金石投資、TCL資本、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跟投,原股東元禾原點、國科投資、阿里巴巴創新投、聯想創投、中科圖靈繼續跟投支持。

寒武紀創始人陳天石表示,目前,他們與國外同行都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希望寒武紀能在3年後佔據中國高性能智能晶元市場30% 的份額;在3年後,讓全球有10億台設備集成寒武紀處理器的智能終端。

關於寒武紀晶元的市場商業化,陳天石曾透露,一是終端,二是雲端。終端產品就是智能手機、智能眼鏡、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等,需要晶元去識別圖像、影音和文字。而在雲端,像科大訊飛、中科曙光等這樣知名的雲端客戶,都已經是寒武紀的客戶。

創東方董事長肖水龍表示,創投機構需要更加關注和投資真正的核心原創的東西,因為核心創新才有生命力和競爭力。他強調,模式創新這波可能已經過去了,但更大的機會在於技術創新,包括大家提到的生物、AI以及晶元行業。

可能LP不理解,但是投資人要堅守,只有這樣才能賺得更多。投資技術創新的企業雖然時間長,不像模式那麼快增長,但是堅守就能獲得回報。

朱嘯虎認為,在人工智慧晶元上還有機會,最近市場上很火的人工智慧晶元公司他們投了一兩家。「此外在我看來,在國內,先積累資金和實力然後走技術路線是比較靠譜的。

今天的互聯網巨頭,不管是阿里、騰訊還是滴滴,花很多錢到核心技術研發上。滴滴在美國建立了實驗室,招聘了很多優秀的工程師。這是我覺得比較現實的路徑。」

章蘇陽表示,除非是現在真正的AI晶元,能夠產生中短期的高額利潤,其它東西就算你做出來,也就是平均利潤,或者是零利潤狀態。

查看往期精彩新聞資訊,請按秘籍操作,版主是按照手機號碼的開頭數字模式排版的,有你的手機號碼前三位嗎?非常有趣哦(~0~)

【138】《某女VC暴強經歷:被騙2.3億一聲沒吭默默承受 最後平和的賺回來20億》

【180】《出身農村,做5年VC,他說買不起房,募資部門姑娘容易跟人跑》

【189】《徐小平:若只剩1美元做marketing 我會花在PR上》

【188】《想做金融?干投行?豆瓣高評分的13本書籍,你讀了嗎》

【187】《金融男的衣櫃,幾個基本款就足夠了》

【186】《如何混金融圈:若投投行的 請介紹給表妹》

【182】《全球融資市場將迎驚天巨變!美國SEC宣布JOBS法案Title II條例正式生效》

【158】《衛哲:別再呼籲新三板轉板,另一個板上有手銬腳鐐等著你》

【157】《創業給戶口!只要拿到A輪,創業者核心團隊可直接得到上海戶口》

【155】《VIE遭遇滅頂之災,中概股企業或將承受巨大衝擊》

【153】《國務院發布9號文:財稅政策支持天使投資、VC、以及創業服務平台發展》

【152】《一位創業者的血淚史:培養了嘀嘀打車CTO等一大幫牛人,但我卻在發傳單,只是因為貸款給女兒買了學區房》

【150】《劉強東:家庭的投資全部都交給太太 她投了Uber很不錯》

【139】《多彩人生!26歲中國前投行女孩,走56國,最愛印度,朝鮮》

【137】《投行系統的三類人:閑雜人等、逗逼們、螺絲釘》

【136】《用泡妞術解讀私募、併購、上市、風投、天使》

【135】《90後「很傻很天真」 VC只想套錢走人》

【134】《「推手PE」鼎暉:接回南孚,主導雙匯併購…超級交易一次次刷新歷史紀錄》

【133】《徐小平:斯坦福MBA畢業90%都在寫BP拉融資,只有10%做簡歷找工作》

本文來自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留學歸來卻賣盒飯,短短五年年售額突破千萬
有人用飛信創造價值,狂賺7個億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