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死後,全靠這4個人讓蜀國挺了30年,他們一死蜀國立馬亡了

諸葛亮死後,全靠這4個人讓蜀國挺了30年,他們一死蜀國立馬亡了

《虎嘯龍吟》迎來最悲傷的一幕,諸葛亮死掉了,他為蜀國熬盡了心血,終於去世了,讓人不由得非常悲傷。諸葛亮死以後,蜀國並沒有隨著滅掉,而是存在了30年這麼久,那麼是誰在支撐呢?諸葛亮為蜀國,安排了四個人,正是由於這四個人,蜀國才能安安生生地存在那麼久。這四個人像諸葛亮一樣,為國家付出所有的心血,可見諸葛亮看人識人能力的高明。

蔣琬是諸葛亮給自己的接班人,他有一次對劉禪說:臣要是什麼時候,死了,以後就讓蔣琬接著干吧!蔣琬是零陵湘鄉人,是當年跟著劉備進蜀地的那撥人。剛開始,他被劉備安排到廣都縣做縣令。劉備有一次偷偷到基層視察工作。發現蔣琬不好好做管理工作,每天喝得醉醺醺的。劉備被氣得不得了,甚至要殺掉他。諸葛亮趕緊勸他:蔣琬是一個做大事的人,並不是做這小縣令的,他做官是讓百姓安樂排第一,希望您能好好考察他!

諸葛亮死後,全靠這4個人讓蜀國挺了30年,他們一死蜀國立馬亡了

諸葛亮發現了蔣琬的才能,並且提拔了他。劉備死以後,諸葛亮為了收復中原,做了6次北伐。每次都是蔣琬在後方,準備糧食喝兵器,不斷補充兵力,讓諸葛亮不為這種事煩惱。諸葛亮死後,蔣琬成了劉禪最看重和依靠的人。蔣琬在諸葛亮死後,朝政上,依然沿用諸葛亮定下的規矩。在外面依然堅持多次北伐,諸葛亮那麼厲害,卻依然沒有結果,何況是蔣琬呢?

諸葛亮死後,全靠這4個人讓蜀國挺了30年,他們一死蜀國立馬亡了

費禕是江夏鄳縣人,蔣琬的接班人,不僅能把內政處理得僅僅有條,還是一把外交的好手,而且還有帶兵打仗的膽魄。當年,諸葛亮帶兵回國時,很多官員都出來迎接他,只有費禕被諸葛亮請上車一起走,可見諸葛亮對他的看重。費禕的外交能力很強,當年,他面對孫權的無理刁難,依然能夠說話不緊不慢,邏輯嚴密,條理清晰,不卑不亢。孫權都誇他,以後肯定是蜀國的頂樑柱。當年,曹爽帶大軍進攻,費禕依然不慌不忙,鎮定自如地帶領部隊將他打敗。

姜維原本是曹魏陣營的人,但因為不斷被排擠,還不得重用,於是,他投靠了諸葛亮。諸葛亮並不介意他曾經是曹魏的人,十分信任他,屢屢提拔他,唯才是用。

諸葛亮死後,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不斷北伐。在蜀國不斷衰弱的過程中,依然多次成功,失敗的次數很少。在董允死後,黃皓為非作歹,也是董允在震懾他,讓黃皓有所收斂。

諸葛亮死後,全靠這4個人讓蜀國挺了30年,他們一死蜀國立馬亡了

後來,劉禪投降,姜維卻不願意投降。他先假裝投降,並且利用曹魏的將軍鍾會反叛。結果兩人都被曹魏殺掉。姜維最終也沒有像曹魏投降,甚至說服鍾會和他一起反叛,也算是魏國盡忠,可見諸葛亮的好眼光。姜維最後想詐降復國,結果也沒實現他的夙願,悲慘地死了。

董允是一個正直的,剛正不阿,絕不媚上的人。他負責皇宮裡的事情。劉禪喜歡美女,想要從民間挑選美女。但是他堅決不同意說:從古自今,皇上的妃子都不應該超過12個,您現在已經夠了,不要再增加了。劉禪也很無奈,只好放棄了。董允是一個不愛錢財,非常淡薄的人。由於他的工作做的很好,好多人都請求為他封賞,但他都拒絕了。有一次,劉禪聽了一個當官的建議。把一個鎮分給他,讓他和他的後代享用。但他聽到以後,立馬趕回去,把地契全部燒掉,把地分給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

諸葛亮死後,全靠這4個人讓蜀國挺了30年,他們一死蜀國立馬亡了

劉禪喜歡自己身邊的太監黃皓,董允總是提醒劉禪讓他不要太寵信宦官,還多次罵黃皓。他在世的時候,劉禪和黃皓都不敢過分,但他死以後,他們就開始肆無忌憚,胡作非為,蜀漢的政權,一天不如一天了。最後滅亡了。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為蜀國耗盡所有的心血,在世的時候,就給他安排好了輔佐劉禪的人。這四個人對以後的蜀國有很大的意義。他們對蜀國的安定和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也從側面肯定了諸葛亮看人眼光的精準。

從劉備攻佔益州到諸葛亮去世,有二十年的時候是蜀國最好的日子,如果劉備諸葛亮再活30年,曹魏想滅掉蜀國難於上青天。

諸葛亮死後,全靠這4個人讓蜀國挺了30年,他們一死蜀國立馬亡了

夷陵之戰是蜀國興盛到衰亡的轉折點,在這次戰役不久劉備就死了,留下消耗嚴重的蜀國,是諸葛亮和他的繼任者們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才延緩了蜀國的滅亡。

不過後來也由於諸葛亮推薦的這幾個人,又推薦了其他的人,比如費禕提拔了一個人陳秖,為蜀國滅亡埋下禍根,蜀國一下子完蛋了。

當然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劉禪昏庸,崇信宦官,宦官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才導致蜀國的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白刃戰中,大刀能幹得過鬼子的刺刀?90歲的抗戰老兵告訴你真相
此人是明朝頭號奸臣,但有一長處乾隆都自愧不如,至今無人能及

TAG:靜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