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玄宗為什麼願意放棄自己的皇位?這三個理由能說明一切

唐玄宗為什麼願意放棄自己的皇位?這三個理由能說明一切

唐玄宗李隆基在最後敗國之時,帶著一眾親戚和大臣一起逃出可長安。潼關也失守了之後楊國忠被殺,貴妃也被白綾賜死。隨後,唐玄宗帶著士兵繼續往前走的時候,很多老百姓出來當著不讓走。唐玄宗最後沒有辦法,就只好留下了太子李亨,他含恨而離去,後來,李亨在此地稱帝,也是後來的唐肅宗。

李隆基繼續前行,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稱帝了,還一直當自己是唯一的皇帝,還發布了很多招詔令。後來有人從唐肅宗哪裡得到消息,告訴了李隆基你兒子已經稱皇帝了。李隆基只好說:"我兒子已經稱皇帝了,我就沒什麼好愁憂的了"。過了幾天,李隆基決定讓出自己的皇位,承認了自己兒子的皇帝地位,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一代帝王既然願意讓出皇位,到底是為什麼呢?

李隆基在安史之亂之後,已經沒有什麼威望了,雖然不能不說李隆基在唐朝的時候又盛世的局面,但是戰爭爆發之後,很多沒有發生的問題都顯露出來。首都失守之後,所有的官員都不想再追隨李隆基。當時李隆基想要親自打勝戰,可是已經沒有人會相信了。在逃跑的路上,隨著李隆基的人都先後離開,普通老百姓也出來指責李隆基。這個時候的李隆基已經失去了軍心和民心。

第二, 在當時非常混亂的局面下,李隆基已經沒有什麼號召力,他現在急迫的需要另外一個人集結團結的力量,這個時候最合適的人選當然是皇太子李亨。所以當時李隆基知道自己不行了,想清楚了這些事情後,他就決定退位。所以當天下人都要殺楊國忠的時候,他沒有在留下他,而是殺死楊國忠,籠絡人心。

當了這麼多年的李隆基,當然是知道當皇帝的,並且他並不笨,有高超的政治手腕,他非常明白,這個時候是需要軍民一起團結的,敵人在前他必須得下決斷。所以當得知自己兒子李亨稱帝的時候,心裡哪怕非常的不願意,也沒有辦法,還是頒布了詔令,一個是讓位的詔令,一個是李亨即位的詔令。這就相當於給李亨一個名正言順的皇位,表面上也給世人一個印象,我兒子與我李隆基並沒有爭奪這個皇帝的寶座。如果當時李隆基不願意放棄皇位的話,其實遲早會被他兒子逼下去的,內憂外患,李隆基看得還是很明白的。

李隆基讓位之後,心裡還是很不舒服,鬱鬱寡歡,自己皇位沒有了,自己的女人也沒有了,最後自己的皇位還是自己兒子逼下去的,其實後人作為對李隆基的評價,還有功過相抵了,他的功在於重用有用之臣,在位期間也是非常的努力,勤奮刻苦的,社會經濟也空前的發展起來,有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但是同樣他還是有過得地方,在他即位的後期,他貪念女色,整日與貴妃廝混,重要逆臣,沉迷酒色,荒淫無度,政治腐敗,所有爆發戰爭是必然的。這麼說來其實唐玄宗是一位功過都很出色的皇帝。所有由此可論,李隆基讓出皇位是在沒辦法的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玄宗 的精彩文章:

他的妻子是四大美人之一,開創極盛王朝,卻被千夫所指,幽居冷殿
李隆基為何甘願將皇位拱手相讓?看完算是知道了原因

TAG:唐玄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