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政協連續幾年上演「連續劇」,內容是……

北京政協連續幾年上演「連續劇」,內容是……

去年年底的一場流感,讓兒童醫院這樣的「大醫院」幾乎被擠破門,北京兒童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劉小梅對這個場景印象深刻。「其實兒童醫院當初建院的設想更多的是承擔疑難雜症和重要科研項目的功能,很多兒科病症其他市級醫院完全可以承擔,患者為什麼不去?內在原因是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不信任。」

如何通過「有效就醫」把患者留在基層衛生機構,19日,北京市政協舉行本屆首次提案辦理協商會,就今年全會期間提交的8件有關分級診療的提案進行集中辦理協商。

數據顯示,北京市有1.1萬家醫療機構。委員們對此認為,北京不缺醫療資源,主要是如何合理充分發揮這些資源的作用。與劉小梅在現場反映的問題頗為相似,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黃宇光委員最大的感受是「太累」。儘管醫療改革後三甲醫院的整體門急診數量減少,但黃宇光發現,協和的醫院手術量卻逐年升高。「『全國人民奔協和』是患者信任協和的體現,但大量的常規手術患者需要『排隊』等待數周甚至數月,這樣的現象至少反映出分級診療制度應建立在充分的多點執醫基礎上,讓人民群眾基層首診的意願增強。」

在協商討論中,委員們認為推進分級診療有效實施的難點之一正是老百姓在基層首診的意願不強。

北京市石景山區中醫醫院院長李鴻泓委員參加了此前北京市政協組織的專題調研,在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他發現這家衛生服務中心同時還是一家一級甲等醫院,且在與世紀壇醫院的多年合作中保留了呼吸疾病學科特色、中醫診療優勢和內科病房,在解決百姓普通常見病的同時,還有效解決了患者的部分專科問題,這給了李鴻泓很大啟發,」基層醫療機構要獲得百姓的真正認可,防病、治病能力須同步提高,即使是治療常見病、多發病也要有顯著特色,可以以全科為核心,以適宜的專科或專病為紐帶,全科、專科協同發展。」

「要儘快建立雙向轉診實施方案的規範化流程和激勵機制。」據黃宇光了解,患者不願意在基層進行首診,就是怕耽誤病情,雙向轉診的意義就在於根據患者病情和治療情況,在適當時機能方便簡單地進行轉診。「現在當務之急是研究制定出一整套涵蓋各門類、各階段病症患者雙向轉診的程序和方案,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轉診過程中的溝通成本,明確相關醫療機構和患者之間相關的責權利問題。」

實行「差異化」醫保報銷政策,也是委員們提出的引導患者到基層就醫的方法之一。「進一步加強關於分級診療的醫保報銷比例政策的針對性,堅持上下級轉診合併起付標準,減輕參保人負擔,引導慢病患者選擇基層醫療機構就醫。」北京安貞醫院院長魏永祥委員說。

「從基層醫療機構自身而言,如果不能解決激勵不足、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分流到基層的患者可能會再度迴流到大醫院。」從充分調動基層積極性角度,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助理吳明呼籲要落實基層衛生機構人事、經營、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權,因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量增加以及簽約服務增加的業務收入,可以用於分配,不計入工資總額。

11位委員和北京市民主黨派成員基本都來自醫療衛生行業,很多委員更多次參加調研。此前,作為主辦單位,北京市衛計委主要負責同志專門與委員進行座談交流,並參加了市政協組織的分級診療工作調研,最終在辦理答覆中對8件提案39條建議中的37條,進行了完全採納。對於現場大家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到場聽取意見的北京市副市長盧彥進一步要求有關職能部門,針對委員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繼續加大分類研究,以此次提案辦理為契機,在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和大力支持下,推動形成各有關職能部門合力,在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上實現新的突破。

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表示,委員們對醫改的關注如同「連續劇」,一年連著一年,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正是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促進和推動,最終也一定會讓人民群眾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政協網 的精彩文章:

中醫世家第十五代傳人,如今做的一項重大工作就是要找回中醫的魂
這個曾風光一時的老行當開始復甦了,她又「出攤」了

TAG:人民政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