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陀十大弟子傳-頭陀第一大迦葉(上)

佛陀十大弟子傳-頭陀第一大迦葉(上)

外離相即禪 · 內不亂即定

歡迎關注江西黃龍禪寺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連,本是外道的學者或領袖;迦旃延、大迦葉,也是婆羅門的權威和長老,但他們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從沒有對佛陀有過批評。對佛陀沒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氣和地踏著這些先賢的足跡,在佛陀的法海中來完成自己的修學。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阿那律、阿難陀,本是王子的出身;富樓那、須菩提,也是大富之家的種姓,但他們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侍奉、服從,從沒有對佛陀表示過不滿。末法時代我們慧根淺薄的眾生,可以從他們的事迹中,來長養我們的信心。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尊為佛子的羅喉羅,固然能完成他的密行;就是賤如首陀羅族的剃頭匠優波離,在僧團中也有崇高的地位。歡迎大家一起學習,共沾法喜。

佛陀十大弟子傳 - 頭陀第一大迦葉 (上)

樹下生偉人

不同床的夫妻

守約十二年

出家去修道

做了佛陀的弟子

為美麗悲哀的女子

舍利弗訪問

度貧婆生天


樹下生偉人

假若有人從兩千五百年前到現在肉體還活在世上的話,那就是佛陀弟子中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

不久之前,法國的柏林森博士在印度的雞足山上,還見過尊者大迦葉,並且皈依了他。這位富傳奇性聖者的生涯,介紹起來實在是一段很美麗的故事。

我們還是從尊者的出生說起吧!

兩千五百年前,在離中印度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不遠的摩訶娑羅陀村裡,住著一位婆羅門望族的大富豪尼拘盧陀竭波長者,據說他擁有比當時的國王頻婆娑羅王還更多的財產。

尊者大迦葉,就是出生在這個家庭。

說起大迦葉的出生,也有著奇異的瑞相,可以說和佛陀差不多。據說他母親臨產的那天,正在庭院里散步,忽然覺得睏倦,坐在大畢缽羅樹的樹蔭下休息的時候,不知是從哪裡來的天衣,突然飄落在樹枝上,也就在這時,大迦葉便發出哇哇的聲音來到了人間。

大迦葉,父母為他取的名字本來叫做畢缽羅耶那,就是樹下生的意思。他長得白凈肥胖,和佛陀的三十二相差不多。大富豪家中的獨生子,父母對他的養育和疼愛更不用說。光是乳母,就請了四個人,在他身旁陪著玩的,人數更多。

大迦葉在八歲的時候,照例受了婆羅門的戒條,並且延師學習各種學問,從祭祀法學起,書畫、算術、文學、五明、四吠陀,以及星宿運行、陰陽吉凶、地震雷鳴、音樂歌舞等,由於他的聰明,沒有一樣不研究得徹底。

最奇怪的是,大迦葉從小就和其他小孩不同,他討厭世間上的歡樂,鄙視情慾,厭惡不凈,常常希望離群獨居,就是父母,他離開了也不會想念。

不同床的夫妻

日月過得很快,大迦葉已長成一個英俊瀟洒的青年了,父母很歡喜,告訴他希望最近為他討娶一個妙齡美貌的少女為妻。

大迦葉慌忙的推辭道:「這是萬萬不能的,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修道,有了妻子會障礙我的修行。」

父母當然不答應他的要求,他在沒有辦法可推辭的時候,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馬上請了一位有名的藝術家,為他用黃金雕塑一個美女的金像,他拿去對父母說:「你們一定要我娶親的話,請找一個和這個金像一樣的女人,否則,我立志終身不娶。」

父母對於這樣的要求,覺得非常傷腦筋,後來終於採用了常常在他家出入的一個婆羅門的建議,決定為他找一個如金像一般的女郎。因此,那個婆羅門就製作一個大傘蓋,將金像女郎安置在裡面當女神供奉,從這村莊到那村莊,從這城市到那城市,這樣來回不停的巡迴,向那些集合看熱鬧的人宣說:「有所希求的少女們!你們都來供養這尊女神吧!一定可以如妳們的願望和所求。」   從王舍城出發,渡過恆河,漸漸的到了北方的毗舍離城。

在毗舍離城外的迦羅毗迦村上,住著一位也是大富豪的婆羅門迦毗羅,他有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兒叫妙賢,天姿國色,是有名的美人。

這一天正是燃火節,青年男女瘋狂的取樂。妙賢受了朋友之約,一同去參拜那尊黃金女神。妙賢花容月貌的面孔,在參拜的時候使那尊黃金女神都黯然失色了。管金像的婆羅門一見大喜,就去訪問她的家庭,把來意一五一十的告訴妙賢的父親迦毗羅,迦毗羅知道大迦葉家中的名望和財富,也很歡喜的允諾這門親事。

訂婚手續完成以後,選擇了吉祥的日子,把新娘迎接到大迦葉的家中來,你看那妙賢,穿錦衣,佩瓔珞,恐怕天上的天女也沒有她的美貌。

奇怪的,新娘雖然有傾國傾城的美麗,但她總是深鎖眉頭,像是有什麼不快樂的事情掛在心上。

鼓樂歌舞,參拜過天地,大迦葉和妙賢,被雙雙的送進洞房。新婚夫婦,沒有一點笑顏,誰也不看誰,各自都愁眉不展,懷著心事,只是沉默的坐著。這樣的洞房花燭夜,反而使人感到陰森嚴肅得可怕!

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以後,黎明漸漸到來,新婚夫婦還沒有說一句話。天漸漸的亮了,大迦葉終於開口問道:「請問你心中有什麼心事?」

妙賢皺皺眉,沉默著,沒有回答。

「有話可講,什麼事都可以商量。」

妙賢流下了眼淚,仍然沒有回話。

「究竟是什麼事使妳這麼傷心?」大迦葉鼓著嘴,像是要生氣的樣子。

禁不住大迦葉再三的盤問,妙賢終於輕聲哀怨的說道:「你破壞我的志願,我本來厭惡五欲,希望修行清凈的梵行,我父親受你家中財富的誘惑,把我的願望毀了!」

大迦葉一聽大喜,即刻告訴妙賢,他也是厭惡愛染,樂於清凈修行,這是天意的巧合,他們可以照著自己的志願來做。

因此,新婚的夫婦,約定在房中鋪設兩張床,名義上是夫妻,但決不同床而眠。


守約十二年

既然做了夫妻,兩個人又不同床而卧,他們的父母隱約間知道此事,有一天特地到新房中察看,見到兩張床鋪時,父母就很不高興的說道:「你們是剛結婚不久的夫妻,房中陳設兩張床真不吉利,我叫人來拆了一張!」

大迦葉不敢反對父母,但更加堅定了他們的約言和誓願。

大迦葉對妙賢說:「我們不必灰心,房中這一張床我們可以輪流睡,初夜中夜妳睡的時候,我可以在室內踱來踱去或是修行,後夜你起來讓我睡,妳可以經行或打坐。」

妙賢很歡喜大迦葉的建議,但她卻說道:「我們最好能早一點出家,免得五欲世間,處處都埋伏危機,誘惑人墮落!」

「我也這樣想,但父母雙親尚在,他們就我一個獨生子。忍耐著,我們的理想和志願終有實現的一天!」大迦葉安慰著妙賢。

這對新婚夫婦身雖在紅塵,而心樂清凈道業,彼此河水不犯井水,安安穩穩的度著時光。

有一天夜裡,妙賢睡在床上,大迦葉在室內來回的走著,忽然一條黑色毒蛇,正橫過妙賢的床下。大迦葉注意一看,妙賢的右手正垂在床下與毒蛇距離不遠,他很焦急的想,萬一她的手被毒蛇咬了怎麼辦?

就在十分危急的時候,大迦葉趕快用衣服先包裹了自己的手,然後再輕輕的將妙賢的手放到床上去。睡得很甜的妙賢,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驚醒,她非常驚訝,一個起身連忙坐起來,像是慍怒的樣子問道:「出了什麼事?為什麼要這樣?」後來經過大迦葉的解釋,她才放下心,並且很感激大迦葉。

悠悠的歲月,如此清凈的生活,他們繼續度過了十二年。


出家去修道

會者必離,生者必死,這是世間一定的道理,疼愛大迦葉的父母終於壽盡往生了。

在父母往生不久的一天,妙賢叫僕役去榨胡麻油,胡麻油里有很多的小蟲在蠕動,妙賢聽到僕役們私下在說:「壓死這麼多的生物,不知將會受到如何可怕的果報?不過,這不是我們的罪過,而是主人的命令!」

妙賢一聽,頓時觸目驚心,叫他們停止榨油,一個人獨自的走進房中,把房門關起來,靜靜的思維。

這一天,大迦葉正好到田莊巡視,見到耕牛的辛苦,見到農人拚命的工作,田裡很多小蟲,被鋤傷腳踏,死的死,傷的傷,其狀甚慘。他看到這情形,越加厭惡起世間的生活。他想:「為了一己的生活,難道一定要讓這些人畜都受這種種苦嗎?不管什麼人,無論怎樣吃,也吃不了一升多的東西;無論怎樣睡,也睡不了六尺以上的床鋪。其他日用,只不過是一些多餘的浪費。現在就是為了那些無用的浪費奢侈,而摧殘這許多的人畜,殺害這許多的生命,這實在太不公平、太不合理了!」

大迦葉這麼想著,回到家裡見到妻子妙賢,也像有什麼懊悔的事情正在不高興。後來他們互說出自己的心事,彼此更加感嘆世間的凄慘、人生的無聊。大迦葉就向妙賢說道:「無論怎樣,我是決意放棄家庭去修道,因為在家好比被關在牢獄一般,有種種系縛、種種苦惱。在家庭里造業是沒有終了的時候,所以我要棄家去尋求人生的真理。到山林里去修道,好像在虛空行走,沒有一點障礙。我要先去求師訪道,妳暫且留在家中,等我遇到賢明的老師時,再回來接妳一同出家,妳等著,我一定有好消息帶給妳。」

妙賢聽了,很敬佩丈夫的志願和感激丈夫的關懷。出家修道本是他們夫婦倆的宿願,為了父母,一等就是十多年的時光。

現在,大迦葉離家去修道了,他內心的歡喜,自不待言。


做了佛陀的弟子

大迦葉,現在正是三十多歲的年齡,據傳說,當他離家修道的那天,正是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覺的時候。

大迦葉東南西北四處訪師求道,諸師所說,大都不能滿足他的所願。兩年後,他在鴛伽國時才有人告訴他說,釋迦牟尼佛是當今的大覺者,現在正帶領著舍利弗、目犍連、優樓頻羅迦葉等千餘人住在竹林精舍。他一聽很歡喜,便取道折返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是佛陀組織教團最初住的道場,在王舍城北門外不遠的地方。大迦葉到了王舍城,他不直接去訪問佛陀,只跟隨王舍城佛陀的信眾,每天去聽佛陀說法。他心裡想,如果不是真正的佛陀,一定不能拜他為師。在他認為,即使不能遇到佛陀,沒有老師,自己也可以修證到二乘獨覺的果位。

佛陀的說法,佛陀的德慧,漸漸打動他的心,有一天,他聽完佛陀說法後,想回城中,走近城門不遠的地方,多子塔邊,在一棵大樹枝葉交錯的下面,佛陀正在那兒靜坐。他臨走的時候,還見到佛陀坐在竹林精舍的法王座上,怎麼現在又會逢到佛陀?他看了又看佛陀肅靜和威嚴之相,好像一座金山,終於覺得應該向前禮拜。他在佛陀的座前合掌頂禮之後,非常感動懇切的說道:「佛陀!請接受大迦葉的皈依,從此大迦葉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知道大迦葉此刻的信念,說道:「大迦葉!你真是我的弟子,我真是你的老師。在這個世間上,如果沒有證得正覺的人,是受不起你做弟子。你跟我來吧!」

佛陀靜靜的站起來,往竹林精舍的方向走去,大迦葉跟在佛陀的身後,他恭敬、感動、歡喜,不知不覺的流下了眼淚。

佛陀回過頭來看看大迦葉,然後說道:「我很早就聽說過你,我知道你最後會到我這裡求道的,今天是你得度的日子,未來佛法的流傳,需要你的地方很多,為眾生以及為你自己,都要珍重!」

回到竹林精舍,佛陀為大迦葉剃度,又為他講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法,佛陀的威德相好,佛陀的親切慈音,可以說,證悟的氣氛包圍了大迦葉。佛陀的教化,使大迦葉如同乾田遇到豪雨一般,在他剃度的第八日,他就開悟了。


為美麗悲哀的女子

大迦葉出家後一年,那是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佛陀接受父王之請與弟子一同回到故鄉毗羅衛城的時候,他也跟在裡面。後來佛陀回到舍衛國祇園精舍的時候,在許多追慕佛陀出家的釋迦族裡,佛陀的養母憍曇彌夫人(摩訶波闍波提),也被准許出家而成立了比丘尼教團。

因此,大迦葉想起了與妙賢曾經約定的事,從前女眾不準出家,這是沒有辦法向佛陀進言的,現在比丘尼教團成立,正可以了結當初和妻子的約定。大迦葉自從離家,已經過了三、四年的風霜和寒暑,三、四年來,不知妙賢是怎麼樣的情形?他靜靜的入定觀察,知道妙賢在恆河畔已做了外道的弟子。

原來大迦葉的妻子妙賢,自從丈夫去修道以後,她就獨自留在家裡等待丈夫的消息,歲月似流水般的過去,一月二月,一年二年,大迦葉的音訊杳然,她終於決意不再等待而出家了。她立定志願後,即刻把管倉庫的人叫來,將所有的珍珠衣寶,悉數分給親族、鄰里、家人,自己則走到恆河畔,禮拜在那裡修道的裸形外道為師。

妙賢做了裸形外道的弟子後,由於她的美貌,受了很多的凌辱,大迦葉知道她很殷切的等著他去迎接,他的確也急著想要把佛陀的真實之教,早點告訴他敬愛的妻子。所以他就把這個理由告訴一位比丘尼,拜託他去迎接妙賢,那位比丘尼很同情妙賢,不久就把妙賢迎來。

妙賢加入比丘尼的教團以後,因為她那天仙般的美麗,又成為人們捏造謠言的材料。她自己覺得很慚愧,悲嘆生為女身的缺憾,她從此就停止托缽,遠離大眾,不在人多的地方露面。

大迦葉很憐愍她,就求得佛陀的允許,每天將自己乞回來的飯食分一半給她吃。這件事讓比丘尼中,搬弄是非有名的偷蘭難陀比丘尼知道後,說出很多的壞話。她說:「那兩個人,據說在家中十二年間不曾共過床,但現在每天看他們那樣親蜜的分飯吃,我想一定有什麼私情在裡面。」   大迦葉聽後,在闊達的聖者的心海中本無所謂,但為了要激勵妙賢發憤修行,從此就不再理她。

是非罪惡充滿的世間,這麼一位清凈自守的聖者大迦葉,居然也有人為他造出桃色新聞,真是令人為他要大呼不平!

妙賢經此刺激,格外認真嚴厲的修行,整夜不睡,正意誠心,發露懺悔,終於開悟。她開悟後說:「斷除系縛,完成凈行,該做的我已做完。」

佛陀後來還讚歎他說:「在比丘尼中,沒有一個能比妙賢比丘尼更通宿命的!」

大迦葉很歡喜,對於世俗的恩情,在他心中是絲毫的掛礙都沒有了。


舍利弗訪問

大迦葉從此以被人尊敬的聖者身分,出現在僧團中。

有一段時間,他和舍利弗同在王舍城附近的耆闍崛山修道。那時,有很多的外道向舍利弗尊者問難,他們提出種種的質問中,有問如來以後有沒有生死問題,要說以後有生死?還是以後沒有生死?或者以後既不是有生死,也不是沒有生死?

關於外道用四問方式來問難佛陀生死的問題,舍利弗尊者便回答他們,唯有這個問題,不能說如來怎樣。

外道不滿意舍利弗的回答,就譏諷道:「這幾個問題都回答不出來的人,怎麼敢稱是佛教教團的上座?所謂智慧第一者,恰如嬰兒一般。」

外道嘲笑著蜂擁的走後,舍利弗徐徐的站起來,穿過滿是綠色的森林,到不遠的石窟中訪問入定的尊者大迦葉。

舍利弗先把外道所問的問題,告訴大迦葉,隨後就問道:「尊者大迦葉!佛陀為什麼對於外道所問的問題,不曾給過解答?」

大迦葉即刻回答道:「如來的愛執已盡,心無煩惱,永遠解脫,他的證悟甚深廣大,是不能以迷情的四句所能問,也不能以言詞回答。唯有這個問題不應問,故如來不給解釋。」

舍利弗聽後很高興,便告辭回到自己修行的地方。

在諸大弟子中,常常互訴互督,互問互審,往複問答的切磋琢磨,所以,他倆的問答本不足奇,但對於大智舍利弗尊者所提的這個大問題,大迦葉能夠隨時答覆出來,由此可見,大迦葉的修道是何等的深遠!

度貧婆生天

有一次,佛陀和諸弟子在舍衛國的時候,王舍城的教區就由大迦葉主持,他經常出入王舍城布施福祉。他托缽的時候,是遠 避富豪而選擇貧窮之家。尊者的心中以為,富人雖該憐愍,但總不如每日都要為生活憂愁的人可憐。

那些貧苦的人,因為貧窮而不能享受到五欲的快樂,雖然聞到正法很高興,但究竟不能獲得行布施的幸福。尊者大迦葉,那慈悲的心如流水一般,流注到這些可憐的人們身上。

在王舍城中,有位很貧窮的老婆婆,既無親戚,也無家可歸。白天,東街流浪到西街;晚上,隨便睡在小巷的角落。她身上穿的是以竹葉編織而成的衣服,只能掩蔽她那難看的裸體,當身體生起嚴重的病症時,她只能躺在塵埃中等死。有時,富家的傭人,將洗米的水汁倒在老婆婆的身旁,被飢餓所迫的老婆婆,趕快用破瓦片去接受那骯髒的米汁來充饑。

大迦葉知道這位可憐被貧病所纏的老婆婆後,特別前去訪問。老婆婆自從貧病加諸身上以後,從來就不曾有人訪問過她。尊者到時,她挺起病身一看,原來是一位很莊嚴的乞食比丘,難道比丘比老婆婆還貧窮?所以她就說道:「我的身體被貧病所煎迫,塵埃草堆就是我的家,你看我沒有穿衣服就這樣躺著。在這國中,沒有比我再貧窮苦惱的人。唉!難道世上沒有一個仁慈的人供養你們沙門嗎?你為什麼要來訪問我?你應該先來設法救濟救濟我的貧苦!」

大迦葉回答道:「在這個世上最尊貴最仁慈的人莫過於佛陀,或者是沐浴著佛陀教化的人!今天,我就是為了救濟你的貧窮, 才特地來向你乞食。我也想用物質來幫助你,雖然這樣可以免你一時之苦,但那會更增加你的貧窮。不如你隨便把身邊的一點東西布施我,你以此功德,來世一定可以生在富豪的人家,或是生到天上,享受比較久的快樂。」

老婆婆雖為尊者的說教與慈悲所感動,但找不到一樣東西可以布施。老婆婆就傷心的哭泣著說道:「偉大的沙門!你尊貴的教示深深的銘刻在我的心底,不過,你也知道我是一個貧窮下賤的人,我的身邊既沒有食物供養你,也沒有衣服可以布施你。」

「老婆婆!有意布施的,即非窮人;知道慚愧的人也就是穿著法衣的人。你既擁有這兩種稀世之寶,所以你決不是貧窮的人。看那些世上佔有金銀財寶的人,不知道布施,不懂得慚愧,才是極愚痴極貧窮的人。」

老婆婆聽到這樣的教示,歡喜得幾乎跳起來,法喜洋溢在她的胸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她忘記了自己污穢的身體,竟將瓦片里剩下的米汁,從竹籬上捧給大迦葉尊者,尊者也恭恭敬敬的把它接過來,為了避免她的疑惑,尊者立即把米汁喝乾,老婆婆內心歡喜無比。

沒有多久,老婆婆終於離開人世,往生忉利天宮,由於布施供養米汁的功德,她做了美麗的天女。有一次她念起前生的福業,想起大迦葉尊者的恩惠,曾下降人間將天華散在尊者的身上。


佛陀十大弟子傳 - 頭陀第一大迦葉(上)完

助建寺廟 功德無量

期待您的支持與參與

三寶門中福好求,一文付出萬文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龍禪寺 的精彩文章:

TAG:黃龍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