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曾國藩:為人處世,從來不沾這兩個字

曾國藩:為人處世,從來不沾這兩個字

授權圖片 | 陳卓 攝

清代名臣曾國藩曾說:敗人兩字,非傲即惰。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惰和傲,為人處世沾上這兩個字,容易庸碌一生。

庸人敗以惰

每個人的資質不一,有人天資奇高,更多的人是一般的資質。

平庸之人,都是敗在「惰」字上:安於現狀,懶於改變,最終只能庸碌一生。

一個人天生的資質是無法改變的,但天資並非決定性因素,通過後天之力可以「力挽狂瀾」。

曾國藩本人就是一位資質平庸、勤奮用功的典型。

他自言「吾生平短於才」、「秉志愚柔」,梁啟超也曾評價「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愚鈍」,可見曾國藩在天資上並未得上天眷顧。

但他得到了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美譽,與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並稱為「四大名臣」。皆因勤能補拙,天道酬勤。

在曾國藩的家鄉湘鄉,流傳著一則趣聞:一天晚上,曾國藩正在背誦一篇很短的文章,有一個小偷潛入其家,想等他睡下後再行竊。可是誦讀了很多遍後,就是背不下來。小偷最後都等得不耐煩了,跳出來說:「這種笨腦袋,還讀什麼書?」

就是這樣的「笨腦袋」,憑著用功苦讀,以寒士布衣的出身躋身翰林院,讀到庶吉士,實現了天下讀書人的夢想。

曾國藩主張「居家以不晏起為本」。晏起,即晚起。在這些日常之事上磨鍊自我,自我約束,克勤克儉。在日漸累積中,成為不平庸之人。

就天分而言,文正公自己就是庸人,但他用後天勤奮使自己不再平庸。在人生境界和修為上俯瞰常人。

才人敗以傲

有才之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天資是條捷徑,天才可以憑此快人一步,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順暢。

資質不出彩但用功刻苦、能出成績的人被稱為「學霸」;天資聰穎的則被稱為「學神」,他們領悟力高,可省卻一些苦功,比「學霸」更輕鬆省力,令人羨慕。

但很多天才最終沾上一個「傲」字,優勢反而會成為劣勢。

有個詞叫「恃才傲物」,一旦沾上「傲」字,不僅難以成事,人也會多了傲氣,變得浮躁輕率,難堪重任;不能令人信服,失卻人心。

傲氣會令自我膨脹,不能理性地認清事物,難以有精微的體察,最終難成事。

因才而生傲,由傲而事敗,令人惋惜。

西楚霸王項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項羽出身楚國貴族,頗有幹才。24歲領導巨鹿之戰,破釜沉舟,以少勝多,大勝秦軍,威名立揚。後多次征戰,表現神勇,稱西楚霸王。

但是他目空無人、驕傲自大,沒有真正把劉邦放在眼裡。對劉邦姑息縱容,沒把他看成大的威脅,為自己埋下隱患。

項羽的反面事例給我們的啟示,正如毛主席詩中所寫的:「不可沽名學霸王」。

有才之人,能力本來超乎常人,但沾一「傲」字,反而弄巧成拙。

若資質一般,須克服懶惰,勤能補拙;若天資聰慧,則須戒驕戒躁,將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那段膾炙人口的名言,並不陌生: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我們不一定要在青史上留下印記,至少能不愧這一生。

不沾「惰」與「傲」,常存「勤」與「謙」,會遇見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聽楊鵬老師精講《道德經》81章

戳此報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史記》經典20句,讀史使人明智!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