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物質不是由更細微的物質構成的

物質不是由更細微的物質構成的

非物質的證據

Immaterial evidence

作者:艾倫·華萊士

B. Alan Wallace

物質不是由更細微的物質構成的

所有偉大的科學革命,都來自於對自然現象的精密觀察。在十六和十七世紀中,第谷?布拉赫和伽利略對天體和地球物理現象幾十年的實驗觀測研究,為牛頓發現經典力學定律奠定了基礎。到了十九世紀,達爾文經過幾十年對生物現象不辭辛苦的實證觀察,使他成功建立了進化論。二十世紀初,物理學以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建立完成了第二次革命,這場革命也是基於對物理現象越來越精確和精密的觀察。

對精神的科學研究始於一個多世紀以前,但是,在這一領域中,堪與物理學和生物學革命相媲美的變革,卻一次也沒有經歷過。如今,在很大程度上,認知科學家對精神現象的基本假設,完全相同於十九世紀末普遍持有的基於當時物理學的認識。包括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在內的主流認知科學家都信心滿滿地認為:意識是物理性的,所有的心理過程原則上都完全可以解釋為大腦內部的生物學過程。

這是一種具有壓倒性的共識,儘管在事實上:

(1)對意識還沒有科學的定義,

(2)沒有客觀的科學手段能夠檢測其存在,

(3)尚無有關意識與神經系統之間的關聯性的科學認識,及

(4)科學也沒搞明白,大腦中的電化事件,如何能夠產生,甚或是影響主觀感受性的心理狀態。

很明顯,科學家們堅持認為意念是物質性的,是基於另外某些依據。其中,主要是相信意識是大腦的一種突現屬性(譯註:emergent property;或譯為「湧現性質」,系統整體所具有、而系統的元素或組分並不具備的特性,且它們無法直接依據系統的元素或組分的行為加以預測或推導出來),就像生命是無機化合物的突現屬性一樣。

要明確地把握意識的物理主義派理論的意義,我們必須對「物理」一詞的含義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它僅指物質嗎?如果是這樣,物質又是如何定義的?

在十九世紀末,對精神的科學研究剛剛起步之時,物理學家們把物質看成是可以被分割成小微粒的東西,具有質量和空間位置。但20世紀的物理學,特別是量子力學,從根本上撼動了這一概念,物質是由離散小微粒組成的這一觀點,被一種新理論所取代。這一理論認為,一切具有質量-能量形態的東西,都是由真空中非物質抽象量的振動所構成。在最基本的層次,物質不是由(更細微的)物質構成的。

時空以因果的方式影響物質

另外,經典物理學還認為,在物質世界中,時空不擔當因或果的角色,但廣義相對論則表明,時空能以因果關係的方式影響物質,正如物質能夠影響時空一樣。當代物理學家還將信息納入了現實世界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中,它就像時空一樣,具有因果效用,且是無形體的。

既然自然界不僅把質-能,而且將時空和信息都包括在它的基本組成成分之中,那麼,為什麼不把意識也作為宇宙的一種基本構成元素呢?著名的主流物理學家,如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羅傑·彭羅斯,安德烈·林德,以及數學家喬治F·R·埃利斯,正在認真考慮這個激動人心的問題,而主流認知科學家則仍然在繼續信賴十九世紀的物理學。

量子力學與精神

認知科學家對精神的探索,是通過研究精神行為與神經系統所發生的物理現象之間的關聯這種方式進行的,假如真的能夠證明,量子力學與精神-大腦問題的研究無關,認知科學家們的工作就會輕鬆多了。但是,安東·蔡林格,這位在量子力學基礎的研究方面處於最前沿的實驗者之一宣稱,量子力學的影響是如此之深遠,以至於我們需要以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現實世界以及我們在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大腦」這一器官中,很難將量子效應排除在外。因為,按照蔡林格的觀點,從原則上說,量子效應的顯示,是不受系統的內在複雜性、尺度,或溫度制約的。

當我們直接觀察精神現象,如思想、意象和情緒時,它們似乎並不具備任何可以歸因於物質,例如質量和空間位置的特徵。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作為特定精神現象的生成之因的特定神經過程,將其局限於大腦之中是必要的。但是沒有經驗證據表明,任何大腦活動過程都等同於某一精神活動過程。許多認知科學家認為,精神現象相當於突現的、高層次的大腦活動,但到目前為止,這仍是一個未經驗證的假說。沒有人知道,精神現象是否等同於自身之外的其它任何東西,除了唯物主義意識形態的許諾之外,沒有實證依據表明,精神現象可以被還原為任何「物理性的」東西,不管那些東西意味著什麼。

不斷發展的神經可塑性研究領域表明,無論精神現象的本質是什麼,在它們會對大腦產生影響這一點上,幾乎無可置疑。而且,正如喬治·埃利斯所指出的,確定無疑的是,抽象性的對象對大腦的運轉具有因果性影響,如金錢的價值,國際象棋的規則和激光理論。這些抽象概念都不是物理性的,尤其是,當所有對精神現象的觀察都在暗示著它們的非物質性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堅持它們是物質的呢?

第一手觀察——內省

對於直接觀察精神現象,認知科學家還沒有發展出任何精密的方法。這個領域中的「第一手觀察」模式被以其僅僅是「內省」為理由而遭到摒棄,或者至少被邊緣化。人們普遍認為,內省法在十九世紀末就被嘗試過,並以失敗而告終,所以,沒有理由再去試一次。如果一開始沒有成功,就放棄吧!

然而,拒絕將內省做為研究精神的主要方法帶來的問題是,如同美國心理學先驅威廉?詹姆斯所指出的,我們只有通過第一人稱經歷,或內省,才能掌握精神現象,包括意識存在的直接證據。機器人可以在不存在意識的情況下完成複雜的行為,計算機也可在不具備意識的情況下存儲信息和解決問題。因此,當涉及到對精神的科學研究,探索意識狀態的獨特品質時,有意義的做法,是將我們的關注點集中於精神狀態和過程本身,而不是僅僅集中於與之相關聯的物理過程。

因此,儘管認知科學家們對內省法疑心重重,他們還是不得不將第一人稱觀察和主觀感受報告納入他們的研究中,否則,就會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精神現象的存在。

然而,作這些觀察和感受的「苦差事」,通常留給了那些未經訓練的人,這些人會以他們無需任何技能的工作獲得微薄的報酬。雖然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需要在就讀本科生和研究生期間,花費數年的時間用於學習精神現象與物理現象之間的關聯性,但他們卻將對精神現象的觀察這一最首要的工作留給了非專業者。想像一下吧,這就如同天文學家把觀察天體現象的任務留給了那些依靠裸眼觀察的天文愛好者們,而把自己局限於數據分析中!

這種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的所有分支都格格不入,我懷疑,對精神的科學研究這一領域之所以沒有發生重大性突破,這種疏忽是一個主要原因。

佛教對於精神學科的研究貢獻

精神科學領域中沒有異議的主要假設之一就是:所有的精神行為,從原則上說,都可以以神經生物學來解釋。這種信念被植入到更大的還原論思想體系中,這種思想體系認為,生物學可以被還原為物理學,物理學可以被還原為數學。但是,單單數學理論並不能定義、預測或解釋物理世界的突現。物理定律只有在嚴密觀察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才能被發現。單單物理理論並不能定義、預測或解釋宇宙中有機生命體的突現。物理學本身解釋不了生命體形形色色的行為對環境的適應和依賴關係,如海狸的築壩和蜜蜂的舞蹈。

同樣,生物理論本身並不能定義、預測或解釋有機生命體中精神現象的突現。科學史告訴我們,精神現象的規律,只有通過對類別廣泛的精神現象進行深入透徹的研究,才能被發現。

儘管在整個認知科學之中,充滿了眾多帶有經驗缺欠和理論錯覺的知識,但許多人認為,除此之外,還沒有其他學科能夠對精神的科學研究做出貢獻——尤其當這些學科可能被視為宗教時。

然而,有幾種傑出的冥想傳承,佛教是其中之一,它們開發出了能夠直接觀察精神現象的嚴密方法,這些方法首先是建造一種「心靈望遠鏡」,即,通過三摩地的修鍊,培育出高度集中、精細的注意力。訓練注意力的可能性只有最近才被科學界所認可;能否將精細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用於對心識狀態的嚴密測試尚有待研究——從最普通、日常的狀態,直至最不易覺察、只有通過多年的嚴格訓練才能體驗到的層次。這可能會為認知科學第一次革命的實現提供其目前依然缺失的要素。

一個理論能夠被認為是「科學的」,其標準之一,就是可以對它進行實證性檢驗,以判定它應當被承認還是被拒絕。目前對精神的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大部分是基於對行為和大腦活動中顯現出來的,與精神現象相關聯的物理效應的考察。只要認知科學家將自己局限於這類研究,那麼,很難想像他們如何才能對他們自己有關精神的物理主義假設進行檢驗,因為他們所有的研究都是基於並符合「精神是物理性」的這一假設!因此,認為「精神現象的『真正』本質(與它們『誤導性的表現』相反)是物理性的」這一理論,無法通過檢驗被確認為是「科學的」。

這就像宗教原教旨主義者試圖將他們的「智能創始說」這種神創主義理論作為一種科學理論,以及新達爾文主義者試圖將他們的「精神的生物學本質」這一物理主義理論作為一種科學理論。但這兩種理論都不適合於使用當今的科學探究方法來進行實證檢驗,以判定是承認還是拒絕它們,因此,兩者都不是科學的。當一個理論擺出一副科學的樣子,但又不是科學的,那麼,它就是偽科學。

奧卡姆剃刀原理說,「以少量的設想就能辦成的事,引入過多的設想是徒勞而無功的。」想像一下,拋棄所有關於精神和意識本質的物理主義假設,讓科學家們僅專註於他們真正了解的「精神-行為」以及「精神-大腦」相互作用。這種所謂「剃光鬍鬚」的方式,能夠為其與以冥想為手段研究意識進行相互合作打開一扇大門嗎?這會不會使科學有點更為乏力呢?還是應該鼓勵認知科學家和冥想者都去擴展他們實證探究方法,同時幫助他們挑戰自己的未經檢測的理論假設?唯有實踐會告訴我們答案。

文章來源:First published in Tricycle: The Buddhist Review, Spring 2006, Vol. 15, No. 3.

智悲翻譯中心 譯竟於2018.05.31

翻譯:圓往、顏修誠

一校:利仕雲

二校:黃沛一、圓新

終審:圓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索達吉堪布教言彙集 的精彩文章:

TAG:索達吉堪布教言彙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