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封神榜,能看出啥啟發

封神榜,能看出啥啟發

在古代,當人遇到了盤根錯節的問題時,就往往會脫口而出,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說到歷史,我腦海里,第一浮現出來的,每每總是武王伐紂。

小時候,看封神榜電視,太過入迷。我記得,那時,跟小夥伴玩角色扮演時,我總是第一個跳起來喊,我當楊晉。而且始終沒改。

直到大學,對這段歷史,還是興味盎然。只是跟小時候已有所不同,不再局限於人物,而開始去撥開小說雲霧,想知道,歷史源頭。

我還真懷疑,舊時商賈,現在商人,這個商字,跟商朝的商意義相近。

因為商朝,實在是有些像商人。

印象最深的,就是不斷在遷都。

商湯時,定都在現在的河南商丘,後輩人開始遷都史,河南鄭州,河南內黃,山西河津。

直到盤庚,定遷到殷,也就是沬邑。

我開始看史記時,把它都成沫,後來發現是沬。

沬邑就是後來的朝歌。紂王上位後,把都城闊修,因城西有朝歌山,所以,把這裡改成了朝歌。其實,就是現在的河南鶴壁。

遷來遷去,也確實有些像商人做生意,今天在這裡經營,明天去那裡販賣。

為何商朝,喜歡遷都呢?當然跟生存地有關係。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

我們得把視角,放眼到古時中國地盤上。那時,有兩股核心勢力,在這片土地上生活。

一是商朝所領導的幾百諸侯。每個諸侯,自建國度。他們的城民,耕種在自己城郭的土地上。這就是華夏民族。

除了華夏族外,還有一股勢力,他們騎馬射箭,吃野味,穿獸皮,過著風一般的日子。他們是游牧民族。他們生存在華夏族國與國之間。沒吃的了,還時不時,搶奪華夏耕種民族的食物。

那時,商湯帶領華夏族,與他們征戰。

所以,這兩股勢力的征戰,成了當時社會,最大的核心矛盾。

紂王時,黎族和東夷勢力崛起。

紂王,不敢掉以輕心,先是打黎族,後又派出自己精銳軍隊,征伐東夷。

在兩股核心勢力,正打得難解難分之時。在華夏族內部,各諸侯國,開始強大起來。

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九侯、鄂侯,還有西伯侯。其中西伯侯實力最強。

司馬遷說,紂王,資辨捷疾,聞見甚敏。同時,紂王也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對於內憂之患,他是有所覺察的。

所以,他對商朝三藩,出手。一出手,真的殘暴。

九侯被做成肉醬,鄂侯勸諫,被做成肉乾。西伯侯私下感嘆,遭囚禁。

如此殘暴,把紂王定為暴君,也確不為過。

幸運的是,西伯侯未死,史記說,是他的臣子閎夭出馬,賄賂紂王寵臣費仲,又把美女,寶馬獻給紂王。西伯侯才得以生還。

但實際情況是,西伯侯的實力,就在那裡。紂王還是有所顧忌,殺了他,到時候,真的內憂外患,紂王在宮廷里,怕也生不安寧。

西伯侯的實力,為什麼讓紂王有所顧忌。

這還得說說西岐,也是商朝搬遷的第二重要因素。那就是土地。

在商朝,他們耕種土地,是實行拋荒制。

什麼是拋荒制?

那就是,一塊土地,耕種幾年,土質不好了,就拋下,重新換個地方,換塊土地,再行耕種。

商朝糧食,還是得依賴土地,依賴商人,當然也就會遷地。

可到西岐,土地制,已有變化徵兆。井田制苗頭,已現。

大家對井田制,肯定熟悉。

一塊大田,分為九塊,中間為官田,圍外八塊地,是私田。

農民,先把官田種好後,私田所得糧食就是自己的了。

這大大穩固了百姓生活,也大大激發了百姓幹活激情。

同時當然充實了西岐糧食,增強了西岐經濟實力。

經濟實力增強,人才也紛紛而至,姜尚,周公旦,散宜生,南宮适,都是當時人才。

除此,還有一個軍事變化,那就是西岐的戰車。

史記稱,戎車。

什麼是戎,就是西北的游牧民族。

戎車,就是受戎民族戰車啟發,改進了的戰車。因戎民族啟發,所以稱為戎車。

那時,商朝戰車,還只是將領所駕,用來作戰指揮。而西岐,已開始用於車兵作戰。

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在那擺著,紂王,不得不有所顧忌。

西伯侯不僅沒死,還得到賞賜。這是紂王安撫之策。

就實力比,那時,西岐還沒法與商朝爭。畢竟六百年基業也在那裡,不是擺設。所以,西伯侯在世,只是私下積累有形實力和無形實力,沒再跟紂王有直接衝突。

有形實力,自然是經濟,軍事,結盟諸侯,及用兵游牧民族。

無形實力,也有意思,就是專門針對紂王來的。

紂王殘暴,西岐就行德。還割自己的地給紂王,只為廢除炮烙之刑。就德行,西岐完勝商朝。

紂王宣天命,西岐就宣稱,天命無親,惟德是輔。就思想上,西岐也足已破商朝。

直到武王繼位,西岐更為強盛。

這時,武王來了個孟津渡觀兵,卻沒有攻城。

有歷史說,是武王發現了天命。我看地圖時,發現孟津渡,其實離朝歌不遠。反而離西安,更遠。

師都祭了,令也發了,兵也千里迢迢到了孟津了,諸侯也「不期而遇」了,結果卻是沒進攻商都。

我不由得想問,武王,你那時,是在想啥呢?

從後來資料了解,武王是對的。武王退回西岐後,商朝發生了幾件大事。

商都幾個重要臣子死的死,逃的逃,比干被殺,箕子被囚,微子逃來西岐。

微子來,透露了紂王的重要軍事情報。

那就是,紂王重兵都去了山東,安徽,正與東夷作戰。朝歌空虛。

武王得到這個重要情報,如獲至寶。馬上通告諸侯,殷有重罪,不可不伐。

率著戎車三百,虎賁三千,步兵四萬多人,1月26日出發,2月21日抵達孟津。

聯合諸侯聯軍,27日,誓師伐殷,冒雨前進。28日,軍進牧野。不能不說,真是火速。牧野,就是現在河南新鄉附近,從地圖上,可看到,離朝歌近在咫尺。

紂王,一聽,周聯軍已打近,自己重兵,又遠在東南,遠水不救近火。

朝歌城內空虛,情急之下,想到了奴隸。

組織奴隸,反擊周聯軍。這就是牧野之戰。

他沒想到,這些奴隸,其實就是游牧民族人,戰敗才為奴。

而周聯軍主力,除了西岐兵外,主要就是游牧民族兵。自己人見到自己人,當然,倒戈相擊了。

紂王敗,自焚鹿台。

周氏由偏安一隅,在兩股勢力間,經營自己,抓住時機,終有天下。

封神不封神,已是小說的事。

更讓我關心的是,商業間,現在市場逐漸集中於商帝公司。

而在大對大開戰時,小公司也可以在某個產業鏈環節,理出優勢,累積資本,抓住時機,突圍而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Grandista海賊王MONKEY?D?LUFFY
海豹怕攝影師餓死,每天送上一隻企鵝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