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七十歲生日大赦天下 為何唯獨不赦免這三人?

慈禧七十歲生日大赦天下 為何唯獨不赦免這三人?

在清末時,民間有一種迷信的說法,認為慈禧的命格與大清相衝。因為不知是巧合還是其他原因,慈禧每過一次大壽,清朝的國運就會衰落一分。

晚清的章太炎曾撰聯嘲諷慈禧,中有一句為「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壽祝疆無。」意思是慈禧每次過大壽,中國就要給洋人割地賠款。

就慈禧本人而言,她自己的五旬和六旬大壽,的確是花了心思,用很鋪張的形式來過的。但到了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七旬萬壽」,場面要比以前冷清許多。

第一,當時日俄戰爭正在東三省爆發,清政府無力阻止,只能宣布中立,讓東北民眾大失所望;第二,經歷了庚子拳亂,東南互保,清廷對地方的掌控力大大削弱;第三,十年前的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慘敗,有心人指出是慈禧為了過生日太過鋪張浪費,挪用了本應作為軍費的國帑的緣故。

慈禧七十歲生日大赦天下 為何唯獨不赦免這三人?

因這種種原因,慈禧既不敢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大肆操辦自己的「萬壽慶典」。

為了收買人心,慈禧還借自己七十歲生日的機會,採取了多項舉措,試圖維護已經搖搖欲墜的大清政權。

首先,在慈禧七旬大壽的前一年,就下諭旨規定:「現在時事艱難,物力凋敝,來年慶典,不許鋪張。」一方面,慈禧禁止臣下在她大壽之際給她上徽號,不準為她歌功頌德。另一方面,有些阿諛之臣如奕劻、張之洞、袁世凱等請求地方官員為太后「報效廉俸」,也被慈禧所否決。

其次,對一些品秩比較高的官員,如果家中父母有超過70歲的,都有所賞賜。或贈御書扁額,或贈紫檀玉如意,有些康乾年間「千叟宴」的意思,其目的也在於拉攏這些高官。

慈禧七十歲生日大赦天下 為何唯獨不赦免這三人?

另外,為了傳達一種普天同慶的信號,清廷還搞了個針對犯罪官員的「大赦天下」。所有被開革的官員,只要為慈禧七十大壽「隨班祝嘏」,就可以開復任內處分,恢復原來的官銜。

其實,在當時被免職或流放的官員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戊戌變法中站錯了隊,被慈禧打擊清算的人。這些官員中,慈禧覺得該殺的,已經被殺得差不多了。活下來的人,基本上已難再成氣候,所以慈禧特別對這部分人進行了寬赦:

「戊戌案內各員,均著寬其既往,予以自新。曾經革職者俱著開復原銜。其通飭緝拏並現在監禁,及交地方管束者,著即一體開釋。」

不過有三個人,卻不在這次大赦的名單之中。這三人,分別是康有為、梁啟超和孫文。

慈禧七十歲生日大赦天下 為何唯獨不赦免這三人?

康、梁師徒,兩人都是戊戌變法時維新派的幹將,因為戊戌變法後期的「圍園殺後」計劃,慈禧早已對這二人恨之入骨。因為康有為事先收到風聲逃跑,慈禧還把他的弟弟康廣仁殺害泄憤。

而康、梁逃亡海外後,又假借光緒衣帶詔的名義,成立「保皇會」,打著龍旗反龍旗,在海外製造了許多不利於清政府的輿論。而孫文自十年前開始,就成立了「興中會」,一直試圖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朝,一直以來都被清政府所通緝,還曾經在倫敦被清政府駐英公使館所綁架。

自古以來,封建王朝所謂「大赦天下」,根本目的在於鞏固自身的統治,不可能去赦免加劇動亂的犯人。所以康有為、梁啟超和孫文三人因「謀逆立會」的罪名,不在大赦名單之列,也是情理之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李蓮英在宮裡貪污受賄 為何一出宮門 別人送錢卻不敢要?
南京總統府中 有5位清朝官員的畫像 他們分別都是誰?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