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易經和牛頓的科學原理哪個對人類的貢獻更大?

易經和牛頓的科學原理哪個對人類的貢獻更大?

易經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令中國思想兩千年徘徊不前,牛頓物理學直接使工業革命得以騰飛。二者的貢獻(假如說易經也有貢獻的話)是無法同日而語的。

當然,這種區別是基於二者所處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是社會共識,它們既是環境的產物,也更深刻地塑造了環境。

楊振寧先生認為,易經是阻礙中國古代產生科學思想的重要因素,這一見解是非常深刻的。李零先生指出,易經的本質是一本占卜書,是古人決疑之用的,不是為了討論自然問題的(當然不可避免會討論一點兒),因此它提出了問題——變化(易就變化),但八卦都是自然物,卜辭里的「道理」實際上跟卦象並沒有本質關聯,因此它同時又取消了問題(把所謂道局限於變化的表現本身,所謂生生之謂易)。

因此,易經只是古人在自然認識水平低下時的一種粗淺解釋,是占卜師的飯碗,不具備深刻的哲學精神。

《周易》同時受到儒、道兩家的追捧,這種「數術」之學迎合了先秦諸子以為「道可道,非常道」,注重表現而忽視終極追問的普遍共識。中國傳統哲學,注重的是從自然現象總結出的道理來說明倫理政治的合理性,而不注重追問自然現象背後的終極規律。即使是墨子這樣對自然現象有所關注的人,也認為「奇技淫巧」不值得提倡。

因此,屈原《天問》提出的關於自然的問題長期以來不受重視,被當做了單純的文學著作而不是「提問」,屈原提出的古代神話里的疑問也理所當然的被忽視。《周易》則因為孔子的肯定而大行其道。可以說,周易所代表的思想,抹殺了中國古人追問深層問題的動力。因為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在「聖人之道」里,而「道」只有聖人才能掌握,普通人是無法掌握的,只能跪拜仰望聖人遙遠的背影……

牛頓科學生長於完全不一樣的哲學背景,是古希臘哲學傳統和培根實驗哲學的產物。古希臘哲學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葩(這裡「奇葩」是本義),首先破除神話,開始從自然原因去探討問題,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提問本身的重要性,任何時代的答案都不是最終答案,真理(我更願意把truth翻譯為「真相」)在進一步地追求里,而且真相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亞里士多德說,「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古希臘哲學對於理性精神、對於邏輯求證的追求,在人類文明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比如早在2500年前,畢達哥拉斯就證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係,據說他還殺了一百頭牛來慶祝,因此畢達哥拉斯定理又被稱為百牛定理(我們稱為勾股定理,直到公元3世紀才給出證明)。幾何學成為希臘數學的主流,《幾何原本》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公理化的學術系統,成為後世其他學科的樣板。

牛頓在大學期間才學到了數學,並發展出了微積分;更重要的是,牛頓深受伽利略建立的歐陸科學和培根的實驗哲學影響,他說過「我不相信任何假設」,就是說,古人的思想都需要經過檢驗之後才能確定是否可信,決不能盲從古人的思想——這是真正的古希臘哲學精神。

所以,牛頓科學一舉推翻了古代的許多錯誤認識,包括古希臘哲學家們的一些錯誤認識,從而在科學上得以「統一天地」,建立了經典物理學體系。

對於我們中國來說,這也是有非常重要影響的。牛頓物理學促成了英國工業革命的騰飛,實現了實力迅速增長,於是到了1840年,我們就知道了……自然科學的規律,是沒法糊弄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