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簡體字,蔣介石是這樣做的…

關於簡體字,蔣介石是這樣做的…

其實,漢字簡化改革是從近代開始的。語言學家周有光在《漢字改革概論》中介紹了這段歷史:

1909年《教育雜誌》創刊號上一篇論文中就開始提倡簡體字書寫。論文中寫道:「最便而易行者,莫如採用俗體字。此種字筆畫簡單…易習易記,其便利一也。…若採用於普通教育,事順而易行,其便利二也」,簡體字運動拉開序幕。

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由陸基、黎錦熙、楊樹達連署。這樣響亮的號召提出後,接連有人出來提倡簡體字,並出版了幾種系統地整理簡體字資料的書籍。比如「孟津」展示的1930年出版的《宋元以來俗字譜》。

在這種形勢下,1935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324字)。這個簡體字表實際上就是錢玄同等所編《簡體字譜》草稿中的一小部分。

但是這批簡體字公布以後,立刻遭到很多保守學者的反對,比如戴季陶。據說他曾經向蔣介石下跪「為漢字請命」,反對提倡簡體字改革,最後蔣介石不得不下令教育部停止推行。於是,第一批簡體字在公布不到半年後,就被迫收回了。

事實上,蔣介石還是提倡簡體字的。周有光在一本書中提到,蔣介石到台灣後,依然在提倡簡體字。蔣介石關於簡體字的提倡與實踐,對台灣影響很大。

1980年,台灣教育部門頒布了《標準行書範本》(如下圖),這本官方指導書收了4000多個行書字,其中發布了600多個簡體字。由於簡體字多數是古代傳下來的,台灣跟大陸的簡體字大都相同或相近。所以台灣群眾對於大陸的簡體字並不陌生。

這個範本的推行,使台灣知識分子都能認識簡體字。不過,台灣仍把繁體字作為「正體字」用於印刷,簡體字只用於手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家 的精彩文章:

TAG:書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