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中英國的帝國主義心態,對中國鄙視心態和恐懼心態

二戰中英國的帝國主義心態,對中國鄙視心態和恐懼心態

1943年12月1 口,美、蘇、英德黑蘭會議結束後,羅斯福與丘吉爾又聯 袂返回開羅。出人意料的是,丘吉爾居然向羅斯福正式提出取消在孟加拉灣 部署海軍艦艇的作戰計劃,理由是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上,已初步同意戰敗 德國半年後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既然如此,中國戰場對於英國的重要性已 不如前,更重要的是,登陸法國北部諾曼底的「霸王」作戰計劃需要使用大 批英軍登陸艦艇。

然而,羅斯福堅持登陸緬甸的兩棲作戰行動與中國方面已有成約,不容隨意反悔,況且估計登陸緬甸所需艦艇尚不足20艘,無論如何總能設法解 決。理屈詞窮的丘吉爾辯解說,他與蔣介石並無成約,蔣若因此不悅可任其 自便。他還反唇相譏說,倒是美國不妨以增加空運量等其他方式援華。各方 就是否取消「海盜」作戰計劃問題爭論不休,最後羅斯福還是不得不同意 「取消海盜作戰計劃」,丘吉爾恬然稱讚羅斯福做出了一個「值得歡迎的決定。

英國當局之所以對收復緬甸三心二意,主要原因一是,日軍人侵緬甸後, 許多緬甸人親日反英,英國在緬甸數十年的殖民統治潰於一旦,英國當局眼 看著緬甸戰後很可能脫離英國獨立。二是,丘吉爾先歐後亞的心態已昭然於 世,投人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收復緬甸,間接地支援中國抗日戰爭,對 於英國來說是不值得的。三是,英國當局擔心戰後中國如果強盛起來,將是 英帝國在亞洲厄運的開端。

此外,在丘吉爾的心目中,中國並非世界強國之一,1944年8月23日, 丘吉爾在給艾登的信中寫道:「把中國當作世界四強之一完全是個笑話,我曾 經對總統說過。美國既對這一點很堅持,我當對這事表示適度的尊重,但是 我不同意我們對於這件事採取一種積極的態度。」因此,丘吉爾及其部分僚屬 對中國政府和人民是輕蔑的、抱有偏見的,這充分暴露了帝國主義的固有 習性。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英國拖延收復緬甸達兩年之久。在此期間,日軍在 滇西松山、高黎貢山、騰衝、芒市等戰略要衝構築了許多永久性的工事,揚 言「中國軍隊要反攻,就拿十萬人頭來!」

1944年1月14日,羅斯福再次要求中國派遣經整訓和重新裝備的遠征軍 人緬,強調重開滇緬公路是美、中兩國當前最重要的工作。

中國駐印軍制定了一個代號為「安納吉姆」反攻緬北的作戰方案,計劃 從印緬邊境小鎮利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首先佔領新平洋等塔奈河以東地 區,建立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供應基地;而後翻越野人山,以強大的火力和 包抄迂迴戰術,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奪占緬北要地密支那,最終連通 雲南境內的滇緬公路。

1944年3月,卧薪嘗膽近兩年的中國遠征軍開始從滇西和緬北對日軍發 動反攻。我駐印軍佔領孟關,消滅日本最精銳的第18師團的主力,繳獲其軍旗、關防、大量文件及各種武器。繼而又乘勝進軍,一鼓作氣,攻佔緬北重鎮孟拱,再次告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濛歷史堂 的精彩文章:

隆美爾發動奪取開羅的陰謀並且即將成功,然而因為一個人最終失敗

TAG:迷濛歷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