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讀書的那些事,你盡可與民國大師來一場對談

關於讀書的那些事,你盡可與民國大師來一場對談

杜威說,讀書是一種探險,如探新大陸,如征新土壤。

佛蘭西也說,讀書是「魂靈的壯遊」,隨時可以發現名山巨川,古迹名勝,深林幽谷,奇花異卉。

我們不能不承認,讀書是接受前人文化,溝通當時消息的最有效的工具。

讀書好比和名人對談,不但可以和活人對談,還能和安徒生、愛因斯坦等死人對談;不但可以和中國人對談,還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對談。

讀書是人人認為重要的工作,但未必人人肯讀,人人能讀,更非人人會讀。能讀而不肯讀,固然不好,肯讀而不會讀,也是無用。

最近在書架上翻到一本非常低調的民國版《怎樣讀書》,該書初版於1935年,1936年再版,時隔將近八十年,2012年由三聯書店再版。

該書彙集了胡適、蔡元培、王雲五、林語堂、豐子愷、朱光潛、馬寅初等當時就令人矚目、現代更令人追懷的學者、文化人士的讀書方法和經驗。

這本書是為當時全國掀起讀書識字的熱情而出版的,希望大家在閱覽了這本小書後,各取所需,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也找到各自讀書治學的門徑。

雖然我們所處的時代和民國時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從這本書里卻讓我們吸收這些大學者讀書的經驗和方法。

我們讀書是為了什麼?為書中的顏如玉?黃金屋?亦或是千鍾粟?讀書都有些什麼方法和經驗?

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和民國的諸位學者、大師來一場對談。

GIF

讀書目的:做人、做事

GIF

關於做人

歐洲一位哲學家曾說:「我寧願做一個終身窮苦的蘇格拉底,不願做一個快樂的豬」

人和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我們是有思想的高級動物,能夠知道求做人的方法。想要把人做得更高級點,需要具有優良的品質、豐富的知識和應變的才能。

書本是古人經曆數千年來之學問、智識、經驗的結晶,讀一本書,等於經歷了古人所經歷的數千百年的經驗。

通過讀書獲取信息,還可以培養我們成熟的思想,可以說凡是無思想的人,必是不愛讀書的人。

關於做事

佛說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人的一生會面對很多的問題和困難,怎麼解決?讀書就是要解決這些困難的,讀書多,主意自然會多,解決困難也就比較容易。

據說從前有個學生,晚上看小說,正看到興頭,油燈滅了,怎麼辦?

他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是燈油少了,燈芯吊在上面碰不到油了,他突然想起烏鴉喝水的故事,於是想往裡投銅錢,可是瓶口太小。後來他又想,油比水輕,水和油還不相混合,於是往裡灌了些水,油上來了,燈也亮了。

當然,也不是讀了書就一定會做人和做事,還得掌握好的方法。

GIF

讀書方法:多讀、多做、多懷疑

GIF

談讀書的方法前,我們先解決一個時間問題。身處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大家都是步履匆匆很是忙碌,許多人都說沒時間讀書。

可你有哪來的時間刷朋友圈和玩抖音呢?所以解決時間問題靠的是培養興趣

興趣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條件,所謂「努力」、「向上」、「進取」、「奮鬥」、「勤勉」等等,都需要興趣做基礎。

從自己喜歡的書開始讀,這樣就會擠出時間來讀,就像上面那個學生,即便燈滅了也要想著法子來讀,時間自然也就解決了。

多讀

胡適對於讀書的要求時達到精和博靠的是眼到、口到、心到和手到,而靠的就是讀書要多,什麼書都讀。

「讀經而已,則不足以知經」,就是告訴我們只是讀《詩經》,而不去讀其他與詩經相關的音韻學、文字學、社會學,你對詩經的了解是很有限的。

書讀得多了,則相關聯的信息就會多,看一本書就有許多暗示從書外來,也就是王安石所謂「致其知而後讀」

日本暢銷作家大澤在昌讀書最多的時候,一年讀了一千多本,每天三本。他說作家就像杯里的水—讀書量越來越多,最後才會溢出。

多做

這要求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多動手,多做筆記多應用。

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作者奧野宣之推薦大家手寫筆記。

當我們把書中精髓進行抄寫時,書中的文字、作者的語氣和思想等,會隨著抄寫時的身體感覺被深深地刻印在頭腦和身體里,融入你的身心,從而變成你無形的財富。

我在閱讀本書時,面對二十幾位大師的讀書方法,乍一看,有相同點也有不同的地方,第一遍看下來時暈乎乎的。

後來通過筆記把每位大師的的主要觀點進行梳理,就提煉出讀書的主要觀點和普遍方法。

多懷疑

胡適說,「學原于思,思起於疑」。

他還說,「我們讀古人的書,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聰明到什麼程度,也要知道他們傻到什麼程度」。

呆讀書是書獃子乾的事,「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讀書時一定要保持好奇和懷疑,懷疑不是說對於任何事都要懷疑,而是說腦子要多想。

以上是各位大師在讀書時的一些共同觀點和方法。在這本書里,有一個豐子愷學外語的方法特別想和諸位分享。

豐子愷說,想把外語學好,必得熟讀,每天上一課新書,規定自己讀十遍。而記錄遍數的方法,不是簡單寫「正」,而是寫繁體字的「讀」

第一天讀了十遍,在旁邊寫上「言」「士」,第二天讀五遍,寫上「四」,第三天再讀五遍寫下「目」,第四天讀兩遍寫下「八」,至此才最終寫完「讀」。一課新書讀過二十二遍,自然就熟了。

這個方法把枯燥無味的讀書變成了玩遊戲,而且還完全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原理,只有不斷複習,才能將其記牢。

書中還有很多關於讀書的方法和經驗,因為篇幅有限,在此只能簡單給大家分享這些,其餘部分有待大家親自去閱讀。

GIF

讀書之藝術美

GIF

你們讀書時須開放心胸,仰視浮雲,無酒且過,有煙更佳。

或在暮春之夕,與你們的愛人攜手同行,共到野外讀《離騷》經。

或者風雪之夜,靠爐圍坐,家茗一壺,淡巴菰一合,哲學、經濟、詩文、史籍十數本,狼藉橫陳於沙發之上,然後隨意所之,取而讀之,這才是讀書的興味。

這是林語堂所賦予讀書之藝術美,希望也是您讀書的理想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很容易 的精彩文章:

TAG:幸福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