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站賣身快手,土妞真成了土妞

A站賣身快手,土妞真成了土妞

今天早上,A站被發現賣給快手了。

這是它第六次被踢皮球。A站就像個沒人疼的孩子,從未被父母珍惜:創始人xilin、陳少傑、蔡東青、楊鑫淼、優酷土豆……今年二月,經歷了一次10天的宕機後,A站再次復活。當時有傳言,阿里要接盤。但如今看來,阿里在盡調環節就退出了。

Acer們大概也習慣了寄人籬下。每次易手,A站都是為他人導流,幾乎從沒從主站發展角度考慮。沒錢買番的它,內容產出全靠「自娛自樂」。去年6月,A站又被清理掉70%的UGC內容,幾乎沒內容可看,日活從800萬掉到160萬。加上文章區無人管理,大量原創者出走。很難說除了一句「土妞」,A站還剩下什麼。

被A站捧紅的鬥魚主播陳一發,提起A站惋惜不止,也會恨鐵不成鋼地說一句:這破站還沒完吶?

A站不值得關注了,有意思的是快手。易觀報告稱,今年2月,快手的月活用戶超過2億,月均日活用戶超過1億人。作為對比,抖音的日活是4397萬人,西瓜視頻是2915萬人。

換言之,快手已經成了當之無愧的「短視頻第一」,也是國內唯一月活破2億的短視頻APP。

更可怕的是,沒人知道快手能成為什麼。國內互聯網增長見頂,下沉用戶被認為是未來,而他們正是快手的大本營。對比抖音,快手的內容產出更自發、去中心化,更貼近日常生活,有社交潛力。在社區化方面,快手也遠超抖音,阻礙它的只是演算法還不夠先進。

社區化,可能是快手看上A站的原因。

A站是國內最早的二次元聖地,相當於耶魯撒冷,幾經滄桑仍有死忠粉。快手有內容產出,正需要一個社區,能讓人們在內部分享內容、產生互動,而不是分享到微信上。用戶粘性和歸屬感,正是A站僅剩的資源。

遊戲變現,是快手看中的第二點。

在易觀的二月榜單中,「快手小遊戲」月活增幅名列第2,僅在騰訊微視之後。相比信息流廣告、不成功的電商引流,遊戲是快手為數不多的變現路徑。二次元網站的用戶則與遊戲十分重合,以B站為例,今年Q1的營收79%來自遊戲。A站曾孵化遊戲直播「鬥魚」,並有「將遊戲收入佔比提高到30%」的規劃。可以說,A站是最適合給遊戲導流,甚至聯運的載體之一。

至於快手能給A站什麼,答案可能是:錢和運營。A站缺錢已不只是買番,而是連員工工資、租伺服器都難以為繼,一點救命錢就能幫助不少。在A站歷史上,認真運營社區、鼓勵內容創作的高管寥寥無幾,反而是「最不懂二次元」的莫然效果最好。如今主導權交到同以UGC起家的快手手中,希望它能有些惺惺相惜吧。

至於A站,這個國內曾經最大的二次元社區,何以淪落至此?新芽NewSeed曾在文章A站復活!Acer開出五張續命藥方》中做了復盤

作為中國最早的彈幕網站、二次元社區,ACFUN留下了許多人的青春。有人說:當年AC娘一聲「土妞」,戳中了多少ACer最柔軟的地方;甚至還有ACer寧願辭職進京,也要幫助「小土妞」渡過難關。

兩周里,那條「我還想再活500年……」的微博下刷了數萬條評論:回來吧,我們給你充100年會員。其中有up主A站起家,在鬥魚功成名就。有友商平台摒棄前嫌,一樣搖旗吶喊。更多人則在刷梗,這些梗因A站誕生,隨一代人長大,已成為他們互相辨認的暗號。

但人們興奮之際,疑慮並未消除:A站能實現商業化嗎?能找到懂二次元的領袖嗎?面對日活相差26倍的bilibili,A站還來得及再起嗎?

除了商業化,A站在其他方面也面臨挑戰:重整社區、激勵原創、爭奪版權內容……每一個的嚴峻性,似乎都不亞於賺錢。

為了更好的明天,我們總結了數位老Acer的看法。他們有人相伴始終,有人受傷離去,有人發了數百小時視頻,和數十萬字文章。

如今A站新生,他們開出5張藥方,等待A站再起,回歸之日到來。

一、尊重原創和 up 主,停止和稀泥

對AB站來說,原創即生命。然而在評論中,越是資深原創者,對A站的原創保護愈寒心。@JoJo王頎是一個15年之前的老粉。在他看來,A站不尊重原創,也沒有給up主相應的扶持。「我寫的再好,都懟不過複製粘貼的UP主。他的粉絲增長比我快了百倍都是少的。」

長期以往,結果是「評論才是本體」的泛濫。「評論超過文章,就是文章質量不合格的時候,大家只能圍著外圍的東西嘻嘻哈哈了。」

這次A站復活,@JoJo王頎也開出了藥方:應該是UGC平台討好up主,up主生產內容討好用戶。而不是像過去一樣,用一把統一的尺子衡量一切。

比起文章區,視頻區需要的改革更大。Up主每次寫台詞、錄製視頻、剪素材和壓制,動輒花費數小時。如何小心翼翼對待這些up主,將是A站接下來最大的挑戰。

@田耕粟說,自己因A站曾經的粗暴很受傷。他09年註冊帳號,八年發視頻43部,點擊480萬,每部花費20+小時。但後來,視頻+留言彈幕一朝消失。「八年青春全給我扔了。」如果要回來,A站必須給原創者信心,讓他們對自己的心血存續有安全感。

@馬克潮爺作為一位多次被媒體引用的up主,提出的改進則聚焦「操作體驗」方面。此類大量UGC內容的社區,需要「專門的PC端上傳工具,批量傳、刪改比網頁版方便,審核也要快。」

此外,A站對彈幕、評論的粗范管理也需改進。2014年,「刷屏黑塊」曾泛濫成災,即使程序員也無能為力。越早精細化運營,這些評論才越有價值。

作為一個強調用戶聯結的社區,A站需要提供更精確、方便的操作工具,讓up主能經營自己的內容和粉絲圈。

二、正視女性用戶,重新解釋「宅文化」

對UGC社區來說,乾淨友善的討論氛圍是重中之重。舉例來說,如果強調社交,就要重點防範男性用戶騷擾女性。如果做原創,就要給足生產者滿足感,推崇價值本身。

復活的A站,很有必要建立明確公開的社區指導原則,走出以往「三大痛」。

用戶總結說,這「三大痛」是:綠化、政治化和仇視女性。它們曾傷了無數用戶的心。

@箴言是09年的用戶,他表示A站的綠化令人費解。「2011年後,文章區清一色綠帽子,對三觀影響至深。」

最初,這種綠化只是宅們的自我調侃,常見於reddit、4chan等宅文化社區。但因缺乏管理,它在A站卻泛濫成「午夜情感社區」:故事真假難辨、評論推波助瀾。當一個「梗」成了政治正確,呼喚正面情感的人就會自覺離開。

在這一角度上,A站非常有必要重新定義「宅文化」。時隔多年,我們已經理解了它是一種處世方式,而非頹廢和失敗的象徵。人們觀念做好了準備,A站必須扭轉這種頹廢比慘的局面。

@ Yifan是一名女性用戶。曾讓她傷心的是,A站對女性用戶真的不友好。Acer並不掩飾物化女性和騷擾,舉報的凈化能力遠遠不夠。「如果留在A站,我就只能向黃話臟段子妥協,催眠自己這只是少數,並不是性騷擾。」

當二次元社區從小眾成為主流,均衡的男女比例(和互相尊重)必不可少。最近,今日頭條剛收購了「半次元」,很大原因就是看中其超多的cosplay女性用戶。微博上最大的動漫MCN「中動愛盟」,創始人劉博文也說過,他們曾著重鼓勵互動,解決某一性別用戶不活躍的問題。

除了單純的「缺乏尊重」,宅文化的「畸形自我保護」也是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Yifan抗議說,「女性真的是看不起阿宅的代表嗎?」時至今日,宅已不局限於男性,而成為了新生代的普遍標籤。A站也需扭轉用戶對「宅」的偏見了。

@house則提出了可能最大的隱患:放任政治討論。他指出,A站為了抱上宣傳大腿,曾放任「自干菟」入駐互噴。他們一路噴到科技區、動畫區,直至污染整站。而行業跑通的做法是:不管粉紅還是黑,一律刪除,莫談國是。

在這點上,A站需要學習的是:不想興趣社區變成「鐵血論壇」,就要極度自律和強力干涉。

三、尊重用戶帳號,別再隨便封人

在A站犯過的錯中,「隨意封號」可能是最受詬病的。很多用戶表示,管理員缺乏「身懷利器」的自覺,輕易封禁與自己不同的聲音。

未來,A站非常有必要建立公開透明的社區指導原則,重建用戶信心。

歷史上,A站最糟糕時,曾被人質疑「是在養蠱嗎?」@林曉依提到,「價值觀與管理員不同的封號,提出建議不同的封號,大批高粘度老用戶因此離開。劣幣驅逐良幣,形成了圍繞管理層的價值統一用戶群,開始排外。」

如何公開透明地處理違規賬號,B站很有經驗可談。其在首頁開闢了「小黑屋」入口,示所有被封禁言論、用戶、原因,並通過「人工點評」加以調侃,淡化矛盾。長此以往,用戶對封禁的公正並不懷疑,也不會因一次被封就與社區反目。

在這件事上,新芽NewSeed聽過一個極好的建議。某做社交的創業者說:用戶辱罵他人、攻擊他人,可能只是一時衝動,它也是人的需求的一部分。你一棒子打死,不激進的用戶也會反抗。不如溫和關進小黑屋,讓他們互相傷害(或調侃安撫),以後就會感同身受了。

此外,尊重用戶的賬號,也會讓用戶尊重自己。A站在這件事上是有過教訓的:評論區惡意攻擊被威脅舉報時,對方常常說:反正賬號就5毛錢一個,我再買就是了。

相比之下,B站的適度封禁和友善氛圍,更容易讓用戶認同「賬號是自己的一部分,消除躲在屏幕背後的僥倖。

四、停止「用愛發電」,持續投入運營

A站炸鍋多少次?恐怕沒人能說清。從Bishi出走建立mikufans,到後來每一次陣亡,都有up主痛失記錄,觀眾去A島避難。A站就這樣一次次流失用戶。

在歷史上,A站領導並未給予重視,反而每次拋出「梗」調侃,下次繼續:DDos攻擊、雲備份硬碟滿了、管理員偷下小黃片……

@伊卡洛斯之翼對此深有體會。他在2015年入職A站,負責網頁和客戶端業務。A站的技術資源一直不寬裕,經常要團隊「一條心維持」。這種「熱情發電」,面對不穩定的公司經營十分脆弱。

2016年8月,A站迎來最大一次炸站,險些團滅(除了2018年這次)。原因說來好笑:新CEO將之前「把數據做上去的leader」架空了,無人打理伺服器。結果「A站的阿里雲備份滿了,沒擴容沒續費。聯通一拔線,直接GG」。

除了伺服器遭殃,新產品開發也因領導變動,十分不穩定。B站的移動客戶端2012年上線,A站晚了整整三年。「這麼長時間,夠多少創業公司死幾次了。」

在歷史上,領導矛盾一直是A站發展的最大阻礙。「賽門」就曾和知乎上一位自稱「誓死保衛A站數據」的運維對罵。劉炎焱則這樣運營公司:把人叫過去述職,對部門負責人說,你這個事情不用做了;或者我接手了。

知乎上,員工對領導們的評價是:不懂二次元,也不懂公司運營。情緒不夠穩定,引進番劇沒眼光,對財務數據不敏感。對「視聽許可證」、「優酷土豆訴訟」這些生死存亡的問題,A站竟當兒戲。

但好在,如今A站「沒爹媽疼」的歷史有望終結。如果傳言成真,A站被阿里控股,「最坑爹父母」奧飛動漫即將離場。未來,A站的資金和管理人才都將更加充裕。承載了「對抗B站」戰略意義的它,應該也不會被輕易拋棄。

在這一點上,Acer們還擔心阿里的文娛基因:缺乏社區、to C產品運營經驗,。天天動聽(阿里星球)和支付寶校園日記,都是前車之鑒。

此外,也有人擔心阿里投了不打錢(如對鎚子),或買了不管,只投大方向,發現要衝鋒陷陣了才拿起來運營。比起阿里,很多Acer還是羨慕騰訊對B站「無為而治,只給資源」的幫助。

五、明確社區定位,不認真你才會輸

A站的核心定位是什麼?經歷了版權劇、UGC內容和外鏈視頻的連番被砍,恐怕已很難有人能說清。當人們自稱「猴山」、「宅社區」時,自豪中也有無奈。

@匿名用戶認為,這種情況從2016年就愈發嚴重。當時,收看最多的內容是盜版日劇和美劇,這部分內容早已消亡。模糊定位的根源在領導層:經曆數次清洗,從社區、up主誕生的運營者都離職了。中層不懂二次元。

即使在莫然擔任CEO,A站最穩定的時期,他本人也不懂二次元,而是從三次元角度,想把A站做成「青少年版youtube」。後面的劉炎焱,雖內容出身,卻被認為「審美很復古,完全不懂00後想看什麼」。

前幾日,A站疑似陣亡。從A站發家的鬥魚TV主播陳一發說:只要美工在,AC就一直在。但這很大程度上變成一種無奈:只能以banner為豪。

未來,A站 slogan 「認真你就輸了」必須改變。@馬克潮爺看來,A站需要變得尊重認真,鼓勵專註。

@馬克潮爺在雙站投稿,他發現:A站往往直白的封面+標題更能吸引點擊。而B站則能孕育十分專業的內容。許多DOTA2、CSGO的技巧解說,只能在B站有用戶反響。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B站up主對自己努力的強烈認同感。他曾向一位up主諮詢素材,希望推薦對方的節目。對方則表現出很大的謙遜和進取心。「他那一個混剪,才310的播放量,但製作時間絕對超過6小時。」「誰不想跟這樣的人做朋友呢?」

@馬克潮爺認為,A站已經卡在了「吹水和八卦階段。」如果不能專業和新分化,up主不會持續創作,觀眾不能被吸引觀看和討論,UGC內容衰亡是很自然的事。不改變slogan,A站就不能前進。

*本文材料部分引述自知乎、貼吧和A島,Acer們的討論。具體見@人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芽NewSeed 的精彩文章:

他以AI大數據驅動銷售預測,服務200多個品牌,要讓中國的丈母娘們都認可銷售

TAG:新芽NewS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