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焚屍人》—死亡賦格:黑暗與死亡的詩

《焚屍人》—死亡賦格:黑暗與死亡的詩

在opllx觀看評寫《超人總動員2》之前,今天先用一篇讀者投稿來「熱熱場」,儘管這篇評論的題材《焚屍人》實在有些冰冷。

熱情又勤奮的讀者「浮生若夢」最近都在上海電影節看片,不光看得過癮,碼字興緻也很高,而且近來越寫越好了,值得予以鼓勵~

第二部SIFF電影,果然給了我做夢也沒想到的驚喜。直到現在在宿舍里碼著這篇影評,我依然難以忘懷這部充滿著死亡與黑色氣息的電影給我心靈的巨大震撼。

這部電影最大的敘事主線,就是二戰前期捷克的一位普通火葬場員工卡爾是如何被納粹思想給逐步洗腦,並最終願意用他的特長來為納粹黨派制定更高效地焚化猶太人屍體的計劃。

卡爾便是絕對主角,他身邊的一切其他人物在銀幕上出現時都圍繞著他轉,這部影片還出現了大量卡爾對自己或者對他人不斷地闡述自己的理念的鏡頭,更別提鏡頭經常被卡爾的圓臉給填滿,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來說,這與其說是一部客觀記錄一個納粹分子誕生的紀錄片,不如說是一部探究卡爾心理發展與變化的「日記本」

影片由於是捷克名導演喬拉·赫茲執導,那麼不可避免地由於捷克和德國兩國歷史上的一些原因,對納粹思想的展現和批判異常的徹底

為了給觀眾更加真實的感覺,喬拉·赫茲不經意地讓主角念出報紙上「德國士兵陳兵於邊境」「慕尼黑會議召開」「德國侵佔了蘇台德區」的新聞,讓略有歷史知識的觀眾反應過來當時影片時間是1938年9月,離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打響的時間已經不遠。

同樣的,印著「快來加入我們的黨派」的納粹宣傳單更加強化了時代背景。選擇捷克這個國家作為故事的發生地也是很有深意的。捷克和奧地利一樣,曾是歷史上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自脫離後,依然有很多德意志人在那裡居住,故希特勒在二戰爆發前先行吞併了這兩個德意志人聚集地妄圖達到「建立大德意志圈」的目的。但是,在捷克的猶太人便受到了強烈的壓迫與屠戮,所以捷克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可以說真的受納粹影響頗深,由於被德國幾乎最先吞併而創傷累累。

知道了歷史背景,也就明白影片中歷史細節的展示不是空穴來風,也就更能理解與同情捷克這個不幸的弱國所遭受的不幸命運,對影片的理解也會更深入一層。

影片的主要人物便是之前提到的卡爾,表面上他是個雖然不是很光鮮亮麗但至少家庭和睦的普通中年男士,硬要說有什麼特別的話就是在火葬場這個常人不寒而慄之地工作,以及對西藏的宗教特別感興趣了。

影片一開始就是他帶著妻子兒子和女兒遊玩時的自白:「親愛的拉克美(他妻子的名字),這個豹籠就是我們初次相遇的地方」 「我要為家庭奉獻更多,我們是正派完美的家庭」「我總是談論仁慈的自然,溫和的命運,上帝的同情,我們評判其他人,為這些和那些責怪他們,但是我們自己怎麼樣?」

看上去多麼和諧,然而很快鏡頭裡就出現了這一家人扭曲的臉,之所以扭曲是因為他們的臉被映射在了反射鏡里,專業的術語應是「超廣角鏡頭」。

(看似和睦的一家人,卻扭曲至斯)

片頭更是恐怖,人臉不斷地被一分為二地撕裂,露出了製片人的名字,還有各種人的肢體疊加的展現,死亡和怪誕的氣息就這麼開始瀰漫,直到末尾達到高潮。

卡爾到底為什麼由一個普通人變為納粹的走狗呢?是他的本性使然

首先,他是個表裡不一、性格多變的人,明明說著令人感動的讓家庭和睦的話,腦海中浮現的卻是裸女畫像,每個月必逛妓院的習慣更是戳穿了他偽善的謊言;

對火葬場他麾下的員工和親人朋友異常強勢,明明答應給一名毒癮員工嗎啡,事後卻不斷地打幌子,最後煩躁到直接威脅舉報,雖然答應給嗎啡本身就不對,但他收了別人的好處還做了承諾,「兩個錯誤並不能達到一個正確」,這樣強勢蠻橫的人,在更強勢蠻橫的納粹軍官面前卻很快服軟地把手下的猶太員工交了出去,面對納粹朋友瓦爾特的「誠心勸誡」也毫無招架之力;

再有便是同時迷戀死亡和注重健康了,對發病的人體模型和死亡的宗教觀異常感興趣的他卻異常地關心自身健康,打梅毒模型並詢問醫生屍體的病毒傳染性,實在不像一個迷戀死亡的人能幹出來的事。

總之,卡爾的表裡不一雖說未讓他成為惡人,也不是正常人應該有的狀態。

卡爾的死亡觀也讓人不寒而慄,他沉迷於焚化爐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加速人的轉世重生。他在末尾殺妻殺子之後也念叨著:「我妻子是不是已經轉世了呢?」然而這是對西藏喇嘛教的一知半解,火葬並非西藏的一般處理屍體的方式,天葬才是。

卡爾迷戀於死亡是因為火葬場的工作讓他部分的對生者的世界的脆弱性有了清晰的認識。

影片中一句教導新來的火葬場員工德沃夏克先生的台詞讓我記憶猶新:「可以說,我們所在的是死者的世界,而上面是生者的世界。」這可以理解為對於火葬場的客觀描述,但結合卡爾對死亡病態的迷戀來看,也許這就是在點出卡爾的境態–他是一個死亡世界裡的活人,是「黑天使」(Angel of Death),是致力於讓死亡降臨於世人身上的使者

卡爾對待本片中其他人的態度又如何呢?

對待妻子不必說了,表面上的和諧和私底下無數次的背叛,卡爾同時想必也是算準了妻子絕對不可能忤逆自己;

對於兒子和女兒,在經受了納粹朋友瓦爾特再三的勸誡之後,卡爾也把屠刀伸向了他們–兒子的情況更為特殊,卡爾原本還打算送他到德意志學校去改造改造,但是由於他的「懶散」以及猶太人血統,卡爾用偽善的「拯救他並幫他轉世」的謊言說服自己克服道德上的阻礙並用鐵棒致兒子於死地;

女兒則因為不像兒子一樣是近視,能看清父親的一舉一動,所以躲避了父親的殘酷追殺;

代理人施特勞斯先生和專屬醫生都對卡爾有恩,卻也因為是猶太人而遭到了他的恩將仇報。對待他人的冷酷無情,使卡爾更加走向了邪惡的納粹道路。

本片的隱喻(有些甚至是明喻)也數量眾多,尤其是配合鏡頭視角的精心選用以及BGM的烘托,不寒而慄的氣息也撲面而來。

最有代表性的幾個暗喻是動物,具體來說,本片中一開始動物園中的幾個動物都給了面部特寫,鏡頭馬上切換到卡爾的臉上,觀眾立刻聯想到了人類身上依然存在動物性這個事實,實際上確實是這樣的,無論是貓貪婪地吸食牛奶,還是代表捕食者的豹子的花紋展示,都是動物捕食天性的展現;

然而卡爾隨後在火葬場獵殺兒子和女兒,和這些原始的動物沒有任何區別,人類的墮落可見一斑;黑衣美女可以做不用理解,也許有人認為是死亡女神,但無法解釋影片最後她追逐著卡爾的車;

我傾向於認為這是卡爾作為人的良知,每當卡爾有惡的念頭時,黑衣美女便會及時出現,但沒有任何效力,黑衣女子連和卡爾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出面阻止他的瘋狂,最後只得徒勞地試圖追上那不可能追上的車子;

卡爾的另一個穿僧侶服裝的自己,是他為了給自己的行為正名而擬出來的一個人格,他從西藏的書上得到了啟示,便幻想自己能是達賴喇嘛的轉世,以此獲得克服道德愧疚感的精神力量。

(代表良心的黑衣女子,卻對卡爾的墮落無能為力)

除了上述隱喻之外,鏡頭和BGM也頗為講究。

除了已提到的超廣角鏡頭,還有一些很是怪異的鏡頭:妻子被卡爾引誘著上吊時,出現了卡爾臉的仰角鏡頭,明顯是妻子的視角–這意味著妻子明明知道卡爾的真實嘴臉,卻依舊被他玩弄以及幾乎毫無抵抗地殺害,軟弱的性格可見一斑。

當卡爾的另一個僧侶人格出現時,也給了這個僧侶仰角鏡頭–我想意義可能是展現他的內心糾結。

(仰視著卡爾的另一個自己)

BGM很詭異和契合,猶太集會上的BGM烘託了猶太人的團結,最後獵殺兒子女兒場景的BGM放大了恐懼氣氛,中間與納粹軍官的會面時的BGM萎靡而怪異,音調不停地由高轉低,卡爾的內心也迅速地從小惡變成了大惡,納粹的腐敗也由此而現。

這個畫面出現在了88分鐘左右,後面那副畫出自於荷蘭中世紀怪誕畫家Hieronymus Bosch之手。為其最著名的畫作《The Garden of Early Delights》。

最後附上德國作家保羅·策蘭最負盛名的詩《死亡賦格》,主題也是猶太人二戰時間所受的苦難。此詩語言極為怪異,充滿了死亡的氣息,詩如其名。

死亡賦格

清晨的黑牛奶我們在傍晚喝它

我們在中午喝它早上喝它我們夜裡喝

我們喝它,我們喝它

我們在天空挖一個墓,躺在裡面不擁擠

一個男人在房子里玩蛇,他寫信

夜幕降臨,他寫信回德國,你金髮的瑪格麗特

他寫信,他走出房子,群星閃爍

他打口哨喚來他的狗

他打口哨喚來他的猶太人叫他們在地上挖個墓

他命令我們奏舞曲

清晨的黑牛奶我們在傍晚喝它

我們在早上喝它中午喝它我們夜裡喝

我們喝它,我們喝它

一個男人在房子里玩蛇,他寫信

夜幕降臨,他寫信回德國,你金髮的瑪格麗特

你灰發的舒拉密茲,我們在空中挖一個墓,躺在裡面不擁擠

他叫:這邊的,挖深點,那邊的,你們唱歌,你們伴奏

他抓著腰中的槍,他揮動,他的雙眼是藍的

這邊的,挖深點,那邊的,曲子繼續奏

清晨的黑牛奶我們在傍晚喝它

我們在中午喝它早上喝它我們夜裡喝

我們喝它,我們喝它

一個男人在房子里,你金髮的瑪格麗特

你灰發的舒拉密茲,他在玩蛇

他叫著讓死曲奏的更動聽,死是來自德國的大師

他叫著讓琴拉的更黑暗,你們會化了煙升天

你們會在雲里有個墓,躺在裡面不擁擠

清晨的黑牛奶我們在傍晚喝它

我們在中午喝它,死是來自德國的大師

我們夜裡喝它,我們早上喝

我們喝它,我們喝它

死是來自德國的大師,眼是藍的

他用鉛彈打你,他打得很准

一個男人在房子里,你金髮的瑪格麗特

他叫狗咬我們,在天空,他送我們一個墓

他玩蛇,做夢,死是來自德國的大師

你金髮的瑪格麗特

你灰發的舒拉密茲

願世界從此和平。

有愛評論區

每一個劇情的背後,都是一本故事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愛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有愛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