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歐米茄為什麼叫歐米茄?關於這個品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10件事!

歐米茄為什麼叫歐米茄?關於這個品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10件事!

作為一個在人類探索太空歷史裡寫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鐘錶品牌,歐米茄的名氣早已家喻戶曉。今年3月,某花有幸受歐米茄之邀,前往參觀其位於比爾的新工廠,以及與新工廠僅一街之隔的歐米茄博物館

其實,前有@schen、@朱磊 這樣的歐米茄大神,讓我再來介紹品牌歷史是惶恐的。好在博物館裡的製表師大衛做深入講解時,我做了足夠多的筆記,接下來,就挑10個知識點與大家分享。

1. 歐米茄博物館於1983年建館,是首個有關單一品牌的鐘錶博物館,它記錄了品牌從1848年創立至今的歷史與發展進程,也收錄了許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2. 「歐米茄」品牌的名字是如何來的呢?創始人的名字?可是創始人叫路易斯·勃蘭特(Louis Brandt);和浪琴一樣來自建廠的地域名?可是勃蘭特先生最早在拉紹德封辦裝鑲懷錶的小工坊,而他的兩個兒子(Louis Brandt & Frère)在1880年到製表條件更優越的比爾,挑了個靠河的區域建新廠。

那到底為什麼叫歐米茄?因為勃蘭特兄弟在1894年製造出了精準的一款懷錶機芯,19令(即法分,1令等於2.256毫米),不僅僅因為質量太好而聞名遐邇,也因為它的理念格外超前:它的各個組件廠里都準備好了備件,售出後哪裡出了問題,購買者只需要將有問題的部分送回來,拿一個好的回去換上就是了。

勃蘭特兄弟在那個年代就有進軍全球的雄心,所以為了適應各地不同的產品需求,這個機芯也做了好多個不同的版本,從A到DD-R,A表示「affordable」,每日走時誤差在30~40秒,而DD-R能保證日差在5秒之內(已經比COSC強悍咯)。價格自然也隨走時精準度與打磨修飾度而定,豐儉由人

DD-R機芯的裝飾風基本都是國范。因為當年這些高精準度的機芯的確是美國市場的需求,後者正大造鐵路,準度關於安全。不止美國市場,中國市場也購買來自歐米茄的鐵路表,請見下圖。

扯遠了。說回這款優質機芯,一開始它沒名字,也不可能就叫19令(這尺寸在那年代蠻常見的),於是用「Ω」命名——希臘文最後一個字母,象徵著無窮力量的太陽之子,進而表示完美與卓越。自1896年起,歐米茄機芯在市場上大獲好評,到最後,勃蘭特兄弟決定用它直接命名品牌。

3. 勃蘭特兄弟在1892年的9月,公布了世界上首枚報時、報刻、報分的三問腕錶。機芯購自愛彼,後者用一個13法分的基礎機芯改裝成三問芯。而這個基礎機芯,又是愛彼從LeCoultre & Cie(積家前身)處買來的。

世界首枚三問腕錶,三問啟動鍵在3時位,和現在不同

4. Seamaster海馬,是歐米茄最早有名字的系列,自1948年以來,品牌生產的專業潛水錶都以「海馬」命名,給人以強烈的專業運動表系列之感。

但是,對,但是,海馬在誕生之初雖有強大的(對那個年代而言)防水功能,外形卻是斯斯文文的正裝表。今年是系列誕生60周年,巴展時各位已被正裝表模樣的一對復刻海馬刷屏,了解了歷史就不意外了吧?

第一塊潛水錶

5.去年11月,一枚正面看只是普通小三針,翻到背面才能發現是陀飛輪的不鏽鋼殼歐米茄,在富藝斯拍出約人民幣956萬的高價,當時成為歐米茄歷史上最貴的產品。

其實那塊古董歐米茄陀飛輪一點也不普通,是品牌史上第一塊陀飛輪腕錶,也是史上第一塊瑞士製造陀飛輪腕錶。1947年,歐米茄為參加天文台競賽,專門做了12塊陀飛輪機芯(也有說是13塊)。拼的是機芯走時精準度,所以那批機芯根本不需要裝進錶殼,當時僅有一塊機芯被組裝成手錶,就是破紀錄這塊。

拍賣後一度有傳言是歐米茄博物館買了回去,當然也有內部人士告訴我,「博物館只遞了個40多萬瑞郎的書面標」。

而走進博物館,看到了從拍賣場上購回的肯尼迪的歐米茄,卻看不到破紀錄的陀飛輪表。只見到一枚當年的陀飛輪芯,被裝進錶殼作展示,答案已經明了。

6. Speedmaster超霸計時腕錶作為人類歷史上首枚,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枚人類在月球上佩戴過的表,充滿了傳奇色彩。但是1957年,超霸誕生之初,可不是為了什麼上太空而發明的。它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賽車運動。

其實我在博物館拍攝了海量的圖片,還有好多故事來不及這次與大家分享。當時翻拍攝記錄,發現博物館的藏品如此之多,卻沒有一隻表在走,那麼作為博物館常駐製表師的大衛到底在忙什麼? 大衛答曰:我們的工作不是為了讓表重新工作,而是為了讓它們永遠保持現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time表態網 的精彩文章:

幾十塊一瓶的礦泉水到底高級在哪裡?
「粽」情端午父愛如山 雙節快樂

TAG:ctime表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