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盜賊挖開同治陵墓,卻發現合葬皇后栩栩如生,專家稱與其死因有關

盜賊挖開同治陵墓,卻發現合葬皇后栩栩如生,專家稱與其死因有關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華大地還未來得及休養生息,便又陷入新的動蕩之中。在此期間,由於國家無力顧及文物古迹,結果無數歹人見財起意,鑽空子湧進清東陵,將自康熙以來的歷代皇帝及皇后、妃嬪墓地悉數盜掘一空,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巨大損失。

清惠陵隆恩殿及東西配殿

時局穩定後,國家開始抓捕這些猖獗的盜墓團伙,審訊過程中還有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全程參與,以提供技術指導並搜集相關信息。當審訊到第三天時,盜墓團伙主犯楊某交代了盜掘同治皇帝惠陵的詳細過程,結果引發了考古專家的高度關注。

當盜墓賊打開惠陵地宮時,發現墓室已經被地下水倒灌,部分地方甚至有齊腰深。當他們打開棺槨時,發現同治皇帝的骨骸已經化為烏泥,然而在旁邊的墓中,卻有一位穿戴整齊的女子面目栩栩如生,如同剛剛下葬一般,絲毫沒有腐爛痕迹。在猶豫恐懼了片刻之後,眾人一哄而上,撲上去搶奪她身上佩戴的珠寶飾品,甚至連衣物也撕開搜尋,確認無一遺漏後才離開地宮。由於沒能經過及時保護,等到半月後文物部門趕至現場時,發現已經高度腐化了。

被炸毀的焚帛爐

對於這位女子的身份,盜墓賊也說不上來。不過專家們通過翻閱查證史料,最終確定她就是嘉順皇后阿魯特氏。按照史籍中的說法,這位皇后在同治帝去世兩個多月後也香消玉殞,隨後就與其合葬。那麼為何幾乎同時下葬在同一個陵寢中的兩人如今一個只剩下骨骸,另一個還能夠栩栩如生? 就常理而言,遺骸想要不腐敗就得像埃及木乃伊一樣將內臟全部處理乾淨,然後填上防腐藥材,或者就得擁有一個近似真空的特殊防腐環境。這兩點,安葬於惠陵中的阿魯特氏是否具備呢?

嘉順皇后阿魯特氏畫像

據《清史稿》記載,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乃是鄭親王端華的外孫女、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端華是咸豐帝臨終前欽點的顧命大臣,與想要垂簾聽政的慈禧是死對頭,所以慈禧是極力反對的,然而慈安太后卻極力贊成這樁婚事。於是這位皇后剛一進門就成了慈禧太后的眼中釘,從來不給她好臉色,雖然同治帝平時待她不錯,但是這更激起了慈禧的厭煩,就故意找茬說皇帝不思進取只知道享樂,本就對慈禧懼怕不已的皇帝從此不問世事,對皇后也冷淡了下來。

慈禧、慈安垂簾聽政劇照

由於不幸得了天花,同治皇帝在19歲的時候就夭亡了。失去依靠的阿魯特氏此時已經懷有身孕,還指望著生下孩子母憑子貴,卻不料慈禧卻徹底斷了她的希望,直接過繼自己妹妹的兒子載湉繼承咸豐皇帝宗祧,這就是後來的光緒帝。如此一來,阿魯特氏就成了地位尷尬的皇嫂,她寫信回娘家向父親崇綺尋求幫助,結果得到的回信只有一個「死」字。無奈之下,這位悲劇皇后在丈夫死後75天,就 「崩逝」於儲秀宮,年僅22歲。

慈禧太后舊照

關於嘉順皇后的死因,歷來有兩種說法。《李鴻藻先生年譜》和《清代后妃傳稿》認為她是絕食而亡,另一種說法是吞金而亡。不過這都是能夠保持遺體不腐的重要原因。如果是長期絕食,腸道里沒有任何食物,自然就會延緩了內臟腐爛的速度,就和木乃伊的製作原理類似。如果是吞金自殺,體內的重金屬足以殺滅細菌,而嘉順皇后棺內陪葬的300餘件各類玉器和金器,以及內外兩層的棺槨結構,則是形成了一個類似於真空的環境,避免了遺體氧化,從而成就了百年不腐的傳奇。

參考文獻:

《清史稿》《清代后妃傳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山村農民修建化糞池,結果挖出開國皇帝陵,墓中真相實在令人唏噓
十三爺臨終提出三個遺願,雍正帝:前兩個好說,最後一個我不答應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