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工首道——張德銘大師聊石雕創作的意境內蘊

工首道——張德銘大師聊石雕創作的意境內蘊

原石是僵硬的,冰冷的,沒有生命的,但原石在藝術家眼裡,尤其是石雕大師眼裡,卻是通透的,鮮活的,他們從石頭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大智慧,於尺山寸水之間感受宇宙天地的廣闊,體會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精髓。

石雕藝術屬中國藝術門類之一,在表現形式上追求超越形似之外的神韻。石雕藝術與中國的書畫是分不開的,在創作的過程中畫稿幾乎決定了作品最終的形態。無論是人物動物還是山石花草,在描述的過程中,畫的出神,如詩一般含不盡之意於言外具有意外之韻在石雕作品之中表現出不似似之, 既不具象, 又不抽象, 徘徊於有無之間, 斟酌於形神之際。 以神統形, 以意融形, 形神結合乃至神超形越, 這是當代石雕人在藝術創作中應該做的。

一件形神兼備的石雕作品,才有巨大的穿透力,才有打動人心的力量,石雕藝術要重視形似之外的神韻,這不單是一個雕琢技巧的問題,重要的是,它和雕刻者內在的心靈境界是密不可分的,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是簡單的運用原料的特色或是精湛的工藝,而是表現出一種生命的境界,一種形神兼備的意境。

在中國藝術的發展中,靈動之趣穿透了藝術的寂寞世界,讓生命靈動起來, 成為天地的強音。藝術家的精神躍動,通過具有飛動靈魂的作品表現出來,在雕刻藝術中,更是有重視線條的傾向,靈動之趣即重在於線條的韻律。

石雕作品是靜止的,一味靜,則獃滯,獃滯則無生氣,無生氣則無韻味,靜不是藝術追求的目標,藝術形式需要有動的韻味。在玉雕創作中,寧靜中追求靈動的韻律,變化不已,運轉不息。石雕人在啟動自己蟄伏的心靈,活躍自己的創作工具,進而形超神越。

 

石雕的設計由於在多方面借鑒了中國書畫的元素,所以便受到書畫文化內涵的影響,在一些題材內容上設計追求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濃的原則。如枯樹、 怪石之類,一些枯朽的形象,用來展示深刻的道理。在丑中求美,在怪中求理,在荒誕中求平常的道理,追求生命的意義。枯朽的形象並不具有美的形式,沒有美的造型,但它內在是豐滿的、充實的、活潑的,通過自身的衰朽,隱含著活力;通過自身的怪異,隱含著一種生機;通過自己的醜陋;隱含著無邊的美貌,以喚起人們對生命活力的嚮往,開始一段新的生命歷程。這裡隱含了深刻的哲學道理:稚拙才是巧妙,巧妙反成稚拙,平淡才是真實,生命的低點孕育著希望。

在石雕藝術家眼裡,吸納傳統文化的精髓,已枯木見春、以怪石見美、於迷離中聞清香,以巧追巧,並不能見巧,拙中見巧,方是大巧。

欣賞中國的雕刻藝術品,不要看雕刻的是什麼,要看不在畫面上的東西,通過畫面的有限的形式,想像到無形的空間,這是中國雕刻所追求的。雕刻作品的空靈,並不是設計簡潔,畫面空空,而是有靈氣往來的空靈,關鍵問題是不在於雕琢的畫面多少,而在於藝術家的靈心獨運。設計雕琢的好,就是在密處也能見出空靈,設計雕琢的不好,就是再清空,也難有高詣。在動中求動,不如靜中求動,實中求景,不如空中求景,在虛實結合之處,構建一個令人想像的空間,使得景中有景,象外有象,欣賞優秀的雕刻作品,猶如身臨其境,慢慢的融入這個虛實結合的妙境中,你會發現其中有一種勾魂攝魄的美。

和諧之美在石雕作品上體現在構圖上,合理的布局,匠心獨具的設計,就會呈現一件具有和諧之美的作品。而真正的和諧之美是由有表象的形式落入到創作者深入心中的和諧。雕刻作品通過藝術的形式,將和諧之美展現,即情景交融。中國傳統美學認為,情景的統一便是和諧。在雕刻藝術中簡單的表述就是造型比例的適中,遠景近景的呼應,繁複工藝與留白處結合的合理等等,反映到雕刻作品上,就是使鑒賞者看的舒服,看的美,便是和諧,於是就有美的出現。

中國藝術強調人與天地宇宙的和諧,在與自然的親和中感受到無限的快樂。在石雕創作中完成人與自然的親和,利用自然界一切可利用的元素,展現在石雕作品上,忘卻知識,忘掉利益,掙脫束縛,使自身進入到一個全新的世界中,產生強烈的靈魂震撼,感覺到未有過的經驗,體驗到一種深及心脾的愉悅,這樣的一種狀態,方能出現上佳的作品,而不是一味的模仿、重複,心平氣和的創作,就能展現和諧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聖槿設計 的精彩文章:

TAG:聖槿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