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傳奇盛京 | 奉天城韻之金國美女,難以自棄的傾城容貌

傳奇盛京 | 奉天城韻之金國美女,難以自棄的傾城容貌

原標題:傳奇盛京 | 奉天城韻之金國美女,難以自棄的傾城容貌


版權所有:瀋陽市旅遊委員會 未經協議授權 禁止轉載


金國美女,難以自棄的傾城容貌

北宋宣和五年,金天輔七年(1123),遼河東岸的瀋州城一躍而成為一座大城。在金國與遼國的戰爭當中,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輕鬆地戰勝了遼國的大軍,鐵騎橫掃而下,一直攻佔了中京(今寧城)與南京(今北京)。隨後,金國將剛剛降附的遷州(山海關)、潤州(秦皇島海陽村)、來州(綏中前衛)、隰州(興城東關驛等地的)百姓,悉數遷徙到瀋州(瀋陽)。


在這座驚魂未定、哀怨叢生的新興城市裡,遼國的降民們會傳唱著那個著名的民間樂舞——「臻蓬蓬歌」。「臻蓬蓬臻蓮蓬,外頭花花裡頭空。但看明年正二月,滿城不見主人翁。」這本是遼國民間最有代表性的樂舞,諷喻遼末統治者因政治腐敗而即將亡國的預言詩,起源於遼東京(遼陽)一帶,沒料到一語成讖,這首歌成為遷民們的思鄉之曲。


不過,這座城市酒宴上,很快流轉了更具美感、更有神秘魅力的新型舞蹈,由金國人帶來的薩滿銅鏡舞。銅鏡在遼、契丹人生活中,不僅是整容照面的器具,還是一種護身符。每逢高貴的酒宴上,會有女薩滿為尊貴客人祈福,數個女薩滿面施紅色的脂粉,穿著艷麗的服裝。立於百戲後,各持兩鏡,高下其手,鏡光閃爍,如祠廟所畫電母。


銅鏡成為了酒宴上的主角,給這個驚魂未定的城市帶來些安寧。薩滿雅德根的法衣前左右襟各釘小銅鏡30個,中間有一個大護心鏡,背部釘五個銅鏡,中間一個大的為護心鏡,以防妖怪從背後下毒手。而這一道道鏡光照到誰的臉上,誰就會因借光而消災得福。


或許因為銅鏡的降福,瀋州人度過了數年土地欠收的災亂。瀋州城剛剛興旺,便有了鑄造銅鏡的風潮。金代銅鏡的興盛,竟是源於缺銅。金國禁銅極嚴,不允許私人生產,鑄出銅鏡,須由官方檢驗鏡背邊緣的刻款和押記,銅鏡一時成為緊俏「升值」的硬通貨,百枚小銅錢即可鑄成10公分的銅鏡轉賣官府,因此造成民間私自「銷錢鑄鏡」之風流行。


或許,瀋州城內的銅鏡,更是因為金國美女那難以自棄的美麗。她們會捨不得銅鏡背面那些美麗的紋飾——龍紋、人物、禽獸、花草、秘戲等時尚紋樣;另一面,鏡子中能映照出女人們難以自棄的容顏,以往的金國人只能在河流邊、水井邊瞥見自己的身形,而如今她們可以隨時拿出銅鏡,細細端祥自己青春易逝的美顏。


金代瀋州人用過的銅鏡,有較為一致的特徵——有許多雙魚紋銅鏡。內區為主題紋飾,底紋為淺浮雕翻卷的波浪紋,畫面充溢著一種靈動的情趣,堪為金鏡中的代表作。

或者,經過太多的悲歡離亂以後,金國女人難以自棄的傾城容貌背後,是那曾經滄海的愛情。以魚紋入鏡,自唐代始歷代不絕,然而尤以金代銅鏡中的魚紋最稱佳作。在種種災難以後,那些驚魂未定人們,要用這種魚鏡祝福自己,祈禱新生活的富足、美滿與真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市旅遊局 的精彩文章:

傳奇盛京 | 奉天城韻之大遼丞相之鄉,說不盡的葉茂台

TAG:瀋陽市旅遊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