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你無法成為孤立的「旅行青蛙」

你無法成為孤立的「旅行青蛙」

你從來不是孤立的個體。

養蛙小遊戲的熱度似乎在慢慢減退,有很多人說,這款遊戲之所以這麼火爆,是因為遊戲反映了當下部分年輕人的孤立狀態,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旅行,這不正是生活中的自己嗎?而現實是,我們永遠也無法成為真正孤立的「旅行青蛙」,那只是一個反函數曲線而已,無窮接近而不可能觸碰到坐標軸。

風靡一時的養蛙小遊戲(來源:kankuri-game)

青蛙的孤立源於「認知基模」

「旅行青蛙」的大火,畫風、體驗都不是終極決定因素,而是這個遊戲主角所反映的孤立、淡然的性格,有人說這種性格正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性格寫照。

遊戲截圖

在這個信息、數據、知識海量的現代社會,很多人能在保證維繫自己基本生存條件的前提下,保持看淡一切、遺世獨立的性格,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然而,當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引入「基模」(schema)這個詞的時候,一切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在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中,有一種叫作「認知基模」的東西,這個看似高深莫測的詞,實際上就是指人的認知行為的基本模式,即獲得或應用知識的基本模式,再說明白點就是人們獲得或應用信息的基本模式,畢竟知識是系統化的信息嘛。

認知基模模型(來源:《傳播學概論》郭慶光)

舉個例子,你人生中第一次看到並試吃蘋果,看到它紅紅(或青青、黃黃)的顏色、嘗到它酸酸(或甜甜)的味道,這就是獲得信息;在下一次再看到蘋果時主動從腦海中調出有關其顏色、味道的信息,並由這些信息判斷:這是蘋果,這就是應用信息,這個「獲取+應用」過程便是你對蘋果的認知基模。

下面這個例子會讓我們對「認知基模」理解得更透徹。

你第一次吃的是紅富士蘋果,你的認知便是「酸甜」、「紅色」、「脆的」。

紅富士(匯圖網)

如果下一次別人給你拿來一個黃元帥蘋果,你看到並試吃之後,你的認知便是「香甜」、「黃色」、「軟糯」。

黃元帥(來源:匯圖網)

這就與你之前對蘋果的認識發生了衝突,當你被告知這也是蘋果的時候,你對蘋果的認知便「擴大」了:原來蘋果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其下有很多品種,原來所儲存的紅紅、酸甜的才是蘋果的認知是錯的。所以,認知基模是一個隨著我們的成長不斷擴大、修正的過程。

話題並沒有跑偏,青蛙的孤立正源於認知基模及其發展過程。青蛙所代表的一群現代人,為什麼是看淡一切、遺世獨立的?我認為造成這種性格的原因有二:

1.周邊媒介不甚發達,根本就沒有接觸大量信息的機會。如生活在邊遠山區的同胞們。但那只是一種被動,一旦有機會接觸,很可能會被豐富多彩的世界吸引;

2.有些人的基模的修正、篩選機制特彆強大。只要出現有悖於以前認知的信息,就會自動將其判斷為自己不感興趣的信息,並在下次碰到這類信息時自動抵制,久而久之,對各種東西都不太感興趣,就會形成這種性格。

造成每個人基模不同的原因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當然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青蛙也難「不食人間煙火」——「基模」與「主客我互動」的關係

我們會發現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對一個事物的認知過程中,出現了「我」與被認知事物之間的信息交流。你對蘋果進行品嘗,蘋果便是一個「傳播者」,它將顏色、味道、質地等「信息」反饋給你,你便是接受者,通過視覺、嗅覺、味覺這些「媒介」來接受信息,這是基模的一種形成方式,即通過物理反應、化學信息素來實現個人與周邊環境的交流,交流的結果是個人對自然事物的認知。

基模還有另一種形成方式,那便是自己與自己交流,也稱為「人內傳播」過程。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米德提出的一種理論,即人總在進行「自我反省」活動,一方面,人是一個有自主意願和行為的主體,稱為「主我」(I),另一方面,人又是出於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中的「客我」(Me)。簡單來說:「I」就是自己內心的我,「Me」就是別人眼中的我

主我和客我之間是存在互動關係的,讓我們再通過一個事例來解讀。

例如,Sue是一個非常專業且有名氣的營養師,會給他的用戶做一些科學、有效的營養規劃。這被很多做保健產品的公司看中了,都想請Sue來為自己的保健產品做形象代言人。做廣告這個事經濟回報很豐富,逐利是人天生的心理,作為Sue也不例外,想接廣告賺錢。

但這不是一般的產品,而是保健產品,關係著消費者的健康,而且經過Sue的考察,這家公司的保健產品品質與廣告所述相差甚遠,自己是別人眼中優秀的、為用戶健康著想的營養師,做這樣的保健品廣告合適嗎?。最終,Sue決定恪守職業道德,不接廣告。

好,我們回過頭來看,

「想接保健品廣告賺錢」——Sue最初的「主我」;

「別人眼中為用戶健康著想的優秀營養師」——Sue在別人眼中的「客我」

「Sue經過心理鬥爭,最終決定不接廣告」——有自主行動的「主我」。

心理鬥爭。圖片來源:搜狐網

為什麼心理鬥爭前後會出現兩個不同的Sue(主我)呢?關鍵就在於別人眼中的Sue(客我)——別人對Sue的社會期待,Sue雖然沒有與任何人商量,卻調用了以往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預期,這就是一種以往的經驗,也就是一種認知基模。

只不過,這個例子反映的應用信息,而非獲取。如果Sue情商太低,察覺不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貿然接受廣告,而因此遭到差評,就能從中獲取到:啊,原來在別人眼中我是個XXX的人啊(客我)。

基模就是在主我與客我的互動中形成的,所得的結果是個人對自我的認知。

那麼,以上又和本文的主題有何關係呢?主題是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孤立的青蛙,也就是說,為什麼我們無法做到真正的孤立。剛才說了,Sue在考量要不要接廣告的過程中沒與任何人商量,這看似是一個人孤立地在決策。然而,在心理鬥爭的過程中,其「主我」和「客我」進行了互動,「客我」也就是別人對Sue的評價戰勝了Sue的逐利慾望,而別人對Sue的評價,不正是從以往Sue與用戶的不斷交流中獲得的嗎?

因此,表面上看是Sue一個人在孤立的決策,其實是Sue和用戶長期交流的結果,不接廣告的這個決策無法逃脫Sue的社會關係網路。

所以,人無法做到真正的孤立!

作者:北海潛深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萬歲」起初並不是皇帝的專用稱呼
《超感獵殺》:8個人終於沒羞沒臊在一起,這大結局看哭了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