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佛教道教這樣拜的神佛多的宗教就是沒信仰嗎?

佛教道教這樣拜的神佛多的宗教就是沒信仰嗎?

引導語:

拜的神佛多就是沒信仰,佛教道教等多神教是低級宗教,這兩種說法對嗎?

當今之世有諸多抨擊傳統文化的文章,佛教道教作為傳統信仰也是靶子。但這些文章非常奇怪,他們既抨擊傳統信仰,同時也愛強調信仰,甚至為此論證中國的不是信仰,或是說你們的是低級信仰。

那麼為什麼這幫人又愛強調信仰, 卻又愛貶低中國傳統信仰了?這就是一種營銷方法而已。

信仰在絕大部分人心中都是對的,所以他們支持信仰,但不支持我們的傳統信仰,這是想傳播他們的信仰。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的說法到底對不對。

(儒釋道三教相親相愛好基友)

首先多神宗教是低級宗教嗎?

從天道的角度看多神、一神、無神、乃至於無信仰都無好壞之分,是我們從人道去看才有了區分。正因這個道理,一個信仰對人道來說高級不高級,絕對不是看他人去說,而是看當時人自己。畢竟君之佳肴,吾之毒藥這事從不少見。

如一神教比多神教高級,那麼一神教為主流的文明自然也更高級,但這是真的嗎?

為什麼中國是多神教為主流,不是一神教為主流了?這絕對不是一神教未傳入中國,很早之前一神教就傳入中國了,但我們祖先並未選擇一神教,這是為什麼了?

我們道教有一句話叫隨方設教,這種就精神源於《道德經》中的「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儒家對此的稱呼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不僅是要求人對別人幹什麼前問問自己願意不,更是希望他人不要把自己想的強加於人。

這種思想在中國根深蒂固,今天絕大部分中國人都知道換位思考的可貴。

正是因我們懂得換位思考,所以我們選擇了多神論。

如道教不僅是漢族的宗教,也是很多少數民族的宗教,信奉道教的少數民族也都保持了濃厚的民族特點,同時道教和所帶的華夏思想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的民族文化。

這一切都源於尊重和包容,就像如春風細雨潤物細無聲,但自然人心。

所以自古以來我們的華夏文明都是以海納百川聞名,因為我們懂得包容,懂得尊重。

這也是中國流行的是多神教,不是一神教的原因。一神教很早就進入中國了,至今西安碑林還有《大唐景教流行碑》,中國本土也不是沒有誕生過一神論思想,但我們祖先沒有選擇這種思想。

因為我們的文化更有包容性,也更懂得尊重他人,我們不極端,如同儒釋道三教在中國一樣,雖有爭論,但和諧是主流。這一切都源於華夏的包容,都源於我們祖先懂得尊重。不是我們的文明比信仰一神教的低級,多神教比一神教低級。

說佛教道教不算信仰,最常見的說法是佛教道教拜的神佛多,但拜得神佛多就是沒信仰嗎?

從邏輯上看這是非常簡單的問題。佛教再多佛,再多菩薩羅漢都是佛教信仰的子集,同屬於佛教這個集合。道教神仙再多,也都是道教信仰的子集,同屬於道教信仰這個集合。

很多普通的中國人雖然沒有明確的宗教信仰,但有時候會去拜神、拜佛、拜孔子、拜先賢、拜先烈,這些都是子集雖然分別屬於儒釋道,但都是華夏信仰!

這正是華夏文明的優勢!這種包容保證了華夏海納百川,從而壯大,也遏制了發生宗教戰爭的可能。

也因包容,故華夏的信仰沒有一個絕對的強勢的創教主,所以我們更平和,更不容易迷信。

你看關羽不信佛來不信道,但儒釋道三家都尊奉關羽。

除關羽外,還有很多先賢先烈,他們雖然不信道教,但我們道教尊稱他們。這種尊重最晚可見於陶弘景的《真靈業點陣圖》,在《真靈業點陣圖》中有孔子、墨子等他家先賢,有扁鵲弟子五人等先世名醫,還有孔融這種參加過剿滅黃巾軍的人,更有無數民族英雄位其中。

可見很早之前道教就是切切實實的以對華夏功德,對萬民之福來選擇尊崇對象,如是狹隘極端,那麼孔墨、孔融等都不可能出現在《真靈業點陣圖》中。

只要是對華夏有功,於萬民有德!我們道教就尊崇你,你死後就會成神。這是華夏文明的魅力,我們尊稱的神佛不是靠關係,靠天生,是靠實打實的慈悲功德,智慧修行而成,這不是很好嗎?

正因為信仰包容,所以我們拜的神佛才多,也正因此時,今日膜拜神佛之人,如生前為大丈夫,於華夏功德無量,讓萬民感懷,他日也為神佛膜拜,為華夏信仰之明燈,這怎麼說也不算是沒信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真道士梁興揚 的精彩文章:

TAG:全真道士梁興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