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IP、內容、人才、硬體設施一個都不少,萬達「W+」戰略助力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

IP、內容、人才、硬體設施一個都不少,萬達「W+」戰略助力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

文|叩敏 編輯|夏添

各大影視公司放出「大招」,業內大咖輪番坐鎮,上影節已然成為了影視圈的狂歡節。

與去年一樣,萬達影視集團於6月19日舉辦了盛大的「萬達之夜」。在今年的「萬達之夜」盛典中,萬達的「W+」戰略(「IP+」、「菁英+」戰略)全面升級,重視IP在全產業鏈布局中的核心地位,深耕優質內容,進一步培養和扶持青年影視人才。

今年是萬達整體戰略落地最為突破的一年,2月新編劇計劃啟動,4月青島東方影都建成,都成為影響業內的事件。2018「萬達之夜」更像是對過去一年萬達戰略執行情況的回顧和總結,對上半年成果的展示,同時也為接下來萬達的發展謀篇布局。

備受矚目的萬達片單也在盛典中發布,《龍蝦刑警》、《快把我哥帶走》、《人間·喜劇》、《反貪風暴3》、《沉默的證人》、《巨齒鯊》等多部影片已經定檔,多類型、多題材、多元化的內容豐富了市場,令人期待。

通過加大「W+」戰略的布局,萬達似乎在向外界傳達一個訊息,即萬達將通過打通全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在IP、內容、人才、硬體等基礎設施上全力投入,繼續助力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

萬達如何布局「IP+」戰略?

衍生聯動+三位一體提供新思路

在整個「W+」戰略中,「IP+」戰略是重中之重。萬達把它放在集團戰略布局中的源頭位置,一是因為IP是內容商業化的基礎,二是IP比純原創更高效。

近年來,IP作為極具商業價值的資源,遭到市場的瘋搶,各大影視公司也瘋屯IP,期待有一天能將IP價值變現。但問題是,屯IP容易,開發IP難,實力不足的公司甚至容易把IP砸在自己手裡。

萬達作為影視行業領軍企業,更加重視IP的開發和孵化,連接各大超級IP平台,如騰訊閱文、網易文漫、中文在線、央視動畫,多角度、全方位、規模化360度打造超級IP。這意味著一個IP到萬達手裡,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也能將IP價值最大化。

在對動畫IP的開發上,萬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7年,萬達與騰訊、閱文建立合資公司,對超級IP《斗破蒼穹》進行了全方位的開發,經過一年的時間,兩季動畫片取得了超30億的播放成績,圍繞IP的電視劇、遊戲也在開發中。

在萬達的IP開發策略中,IP的前期孵化是一部分,後期的產品衍生、產業聯動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這也是體現萬達優勢的部分。如萬達投入開啟了以《西域列王紀》為代表的電視劇-系列電影-遊戲深度聯動開發的模式。

2018年,萬達攜手中文在線,引進血紅的小說《巫頌》,接下來會對這個超級IP進行系列影視作品開發,包括電影、衍生超級劇等,未來更會嫁接到萬達豐富的場景資源中,發展以影視產品為基底的實景娛樂。通過IP的衍生性和聯動效應,萬達實現更廣域的商業變現價值。

依託萬達豐富的資源和雄厚的實力,「IP+」戰略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新思路,即以IP為核心的內容、產品、場景的深度鏈接和相互轉化。

怎麼理解這個三位一體呢?其實很簡單,IP首先是內容,通過與IP平台和優秀創作者的合作,內容形成IP。要賦予它商業價值,則需要加工成產品,比如很多小說IP改編的電視劇。而產品的衍生最成功的是應用於場景中,如搭建主題公園等。

萬達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萬達重視好的內容,與其他優秀IP平台也保持著密切的合作,至於場景資源,萬達更是獨樹一幟,線下場景既有萬達院線這樣的輕場景,又有萬達廣場、萬達寶貝王的中場景,以及萬達主題樂園的重場景,可以滿足IP的不同屬性。

新導演、新編劇計劃層出不窮

「菁英+」戰略如何孵化最具潛力人才?

IP當然重要,而打造IP、創作內容的人才同樣是不可多得的。市場對優質內容的渴求,進一步刺激了行業的人才需求。

面對行業現狀,萬達在去年的「萬達之夜」盛典中就提出了「菁英+」戰略,致力於發掘、培養優秀青年影視人才,助力電影行業核心幕後人才的成長和創作。萬達提供足夠的資源和平台,砸下重金去培養,體現了萬達的決心和務實。

新導演、新編劇計劃層出不窮,可是能出來成果的卻又有幾個呢?願景是好的,執行起來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真正體現扶持計劃作用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作品。「菁英+」戰略首期簽約的三位青年導演,已有兩位拍攝完成,一部是白雪的《過春天》,現正積極申請參與國內外各大電影節選片;另一部是鄒鵬的《地球人都不知道》,目前處於後期製作階段。兩部新導演作品高效完成,人才扶持效果初顯。

「菁英+」戰略的新編劇計劃也被萬達列為重點,給予新編劇學員極其有用的培訓和鍛煉。今年2月該計劃就已啟動,經過960個小時,535份報名表中只有20位學員能進入到「未來大師工作坊」,接受好萊塢影片《雷神》編劇Zack Stentz、國內知名編劇王紅衛、郭俊立、延藝雲,華裔導演王水泊的現場授課,更有5名資深編劇老師全程輔導、33天劇本打磨,最終突圍四個最具潛力項目,孵化一個全概念IP。

2018年的「菁英+」計劃將不僅將人才範圍局限於導演和編劇,擴大人才服務範圍,萬達意欲打造一個全產業鏈的人才服務平台,為影視圈中導演、編劇、製片、藝人、攝影、美術等全產業鏈人才提供培訓認證、內容孵化、人才招募、職業提升等服務,致力於為中國電影工業化提供人才儲備,構建整套中國影視工會體系。

東方影都助力電影工業化

「W+」戰略完善電影產業鏈生態圈

萬達今年上半年最讓人矚目的莫過於東方影都的建成,不誇張的說,它的建成是中國工業化新的里程碑,填補了中國重工業電影產業的空白,從項目落地到硬體技術都對中國電影工業化製作有著深遠的意義。

「萬達之夜」是東方影都自落成來首次亮相,但已經有不少影視作品入駐產業園,即將上映的黃渤的《一出好戲》、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就在東方影都拍攝完成,而據悉投資規模達30億的《封神三部曲》也已經置景準備開拍了。

東方影都完備的硬體基礎設施是吸引行業的重要原因,有世界最大的1萬平方米的攝影棚、世界唯一室內外合一的水下攝影棚、大型影視外景地、世界先進的影視後期製作工廠,等等。

東方影都被很多人稱之為「東方好萊塢」,同樣是巨大的影視工業基地,洛杉磯郊外的好萊塢哺育了整個美國電影工業,而正式落地的東方影都,不僅將助力萬達打通中國電影工業化全產業鏈流程,也將給中國電影工業帶來全新的改變。

從「萬達之夜」發布的片單也可以看出,萬達正持續助力中國電影的發展,尤其是重工業電影的投入,萬達已經有《功夫機器人》、《石人》、《哥斯拉2》、《金剛大戰哥斯拉》等電影計劃,與國際接軌,拓展科幻類型。

萬達的「W+」戰略立足本土電影工業、著眼於國際和未來,從中不難看出萬達想要打造一個完整電影產業鏈生態圈、推動重工業電影發展的野心。

從IP、內容、人才到硬體基礎設施建設,萬達一個都不少。「IP+」戰略構建三位一體的內容製作和商業變現模式,「菁英+」戰略搭建全產業鏈人才服務平台,東方影都完善硬體基礎設施和工業體系,「W+」戰略的這一套「組合拳」將打出什麼效果?也許2019年的「萬達之夜」會有答案。

附:「萬達之夜」完整片單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犀牛娛樂官方 的精彩文章:

專訪《想看你微笑》製作人:以誠動人,彰顯娛樂圈向陽面

TAG:犀牛娛樂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