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屏南縣山藥麻沙1號豐產種植技術

屏南縣山藥麻沙1號豐產種植技術

屏南縣山藥麻沙1號豐產種植技術

麻沙1號山藥良種系是採用系統選擇方法,從山藥資源中選育而成的葯食兼用山藥品種,屬中晚熟葯食兼用褐苞薯蕷類福建山藥品種,為紫山藥系列。於2012年通過福建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選育單位為福建省農科院農業生物資源所、福建省種植業技術推廣總站和建陽市麻沙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該品種是從福建省建陽農家山藥品種建陽土薯中篩選育成。

屏南縣山藥麻沙1號豐產種植技術

2016年11月,福建省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2017年度科技推廣任務項目「淺生槽定向栽培技術示範與推廣」在屏南縣實施,麻沙1號山藥作為項目推廣主栽作物由屏南縣青峰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生產基地位於屏南縣熙嶺鄉大塅村山頭仔自然村)引進示範推廣栽培,栽培上採用建立淺生槽定向栽培山藥技術。通過近兩年試種,示範推廣栽培有效地提高了山藥的產量和商品率,據田間測算,淺生槽栽培667 m2產量可達萬斤左右,平均提高產量達45%左右,商品率達100%。通過近年在熙嶺鄉青峰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示範推廣田間栽培調查,現將麻沙1號山藥優質高產栽培各環節分述如下。

1 品種特徵特性

該品種為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中晚熟,生育期210~240 d。莖具棱,右旋,綠色帶紫。葉互生,少對生;葉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卵形、長8~12 cm,寬3~6.5 cm,戟形,葉緣微波狀,葉脈明顯,綠色,葉腋內無珠芽。花單性異株,穗狀花序,花黃色。塊莖長圓柱形,長55~90 cm,粗2.7~5.0 cm,單根鮮重500克左右,表皮黃棕色,具鬚根,斷面肉白、粉質、黏液多,折干率35.4%。

2 園地選擇

2.1 選地

麻沙1號山藥系深根植物,栽培應選擇耐肥力強、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pH值為5~7(呈微酸性),土體構型要均勻一致,地下水位在1 m以上、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土層內架、盡量不能有黏土與土沙粒等夾層,否則產品外觀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品質。同時,種植應盡量避免重茬,一般隔2~3年輪作一次,並忌種豆科、芋茬。有條件的地方可選擇排灌方便的田塊。

2.2 整地刨溝

在屏南縣中高海拔鄉鎮,每年整地宜在冬至前後(12月底)進行,適合單溝單行做壟種植。在播種前將已翻耕好的地,深耕40 cm以上並曬土,做成南北朝向、畦寬70 cm、長度不限的壟,在壟中部開溝,每667 m2施N、P、K含量各15%的複合肥15~20 kg。在上年冬季之前要把種植溝挖好,按110~125 cm帶劃線挖溝,溝寬25~30 cm,深130 cm。將挖出的土放在溝兩邊,經冬季凍融日晒風化,使土壤經過霜雪分化、疏鬆,於次年春天土壤解凍後回填溝內,並拾凈所有瓦礫雜物。回填時要分層踩實,每填20 cm耬平踩實1次,以防止夏季遇到大雨塌溝,使紫山藥的根莖折斷。種植前在晴天做好整地工作,畦寬120 cm,使溝居畦中,兩邊開寬20 cm的排水溝,用於截流和儲藏雨水,便於灌溉和防止土壤流失。一般都是先隔行開挖,待填平半條溝後,再開挖剩下的半條溝。栽培以南北方向為宜,個別地塊需東西種植時,可採取行距加寬,根據地形選擇單行種植或雙行種植並於種植前開好畦邊溝和畦面溝。

3 種薯前處理

3.1 以山藥段子作種薯播種

在屏南縣中高海拔鄉鎮,播種期為4月中下旬,播種前15~20 d進行種薯催芽,種植前進行切、曬、拌種等處理。採用分切山藥段子,切塊後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用300倍液多菌靈藥液泡1~2 min晾乾或兩端切口處黏一層草木灰和石灰。兩端蘸葯,可保護切口不受病菌侵染,起到消毒作用,以減少病菌的侵染。一般栽種時邊切邊種,做到在下種時大小一般大,有芽的一塊下以保證出芽會整齊。

3.2 鋪架好設淺生槽

麻沙1號山藥是垂直生長的作物,並且多只能適應在砂壤土中生長,在土裡紮根生長0.8~1.3 m。而屏南縣中高海拔鄉鎮土地土壤層薄,黏性高,山藥難以紮根,因此,可選用材質為聚丙烯的U型管作為淺生槽,淺生槽是一個長約1.2 m的半圓形塑料管,將穀殼鋪在槽內,並在頂端預留出放種子的空位,並將淺生槽順溝鋪設在開好的畦面溝內。採用這種淺生槽定向栽培技術,不僅提高了山藥的品質、產量,同時也解決了作物土壤生長空間問題。從外形上看,種植出來的山藥個頭更大、更直,品質更優。

3.3 放置填充料

因地制宜選用幾種基質與肥料進行混合,充分混勻作為淺生槽內的填充物,並依次放置於槽內。

3.4 畦面覆蓋

種植後的畦面進行覆蓋。以遮蔭保水限草。

4 做好田間管理

4.1 施肥

麻沙1號山藥是喜肥作物,需肥量大,—般每667 m2產量為1 800~2 200 kg,施肥管理上提倡淺追肥。當苗高達10 cm左右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第一次追肥,追施1次催苗肥,結合雨水每667 m2施用尿素15~20 kg或稀沼液500 kg或經過認證的有機肥50 kg;第2次追肥是在苗長至15 cm時施壯苗肥,每667 m2施稀沼液500 kg;在6月中旬莖葉旺盛生長和開花期,每667 m2施尿素10 kg、磷酸二銨15 kg,溝施後隨即澆水;8月到9月中旬是薯塊生長膨大的關鍵期,此時要施好裂縫肥,宜重施鉀肥,最好採取沖施的方法,以高鉀高鈣套餐肥為主,每667 m2用10 kg鉀肥撒施根部裂縫處,灌一次跑馬水,以滿足塊莖膨大對肥水的需求,注意塊莖生長旺期要始終保持土壤濕潤,不幹旱不灌水。總之,要施足基肥,並及時追肥,如果基肥施用較多,則少追肥或者不追肥,為確保山藥高產,全生育期需追肥兩三次。

4.2 灌水技術

麻沙1號山藥為耐旱作物,根據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及氣候條件、土壤水分狀況,適時、合理灌水。但為求豐產,也要適當澆水。一般在第1次追肥前後,如遇久旱不雨、土壤發白,應輕澆兩次次,澆水至土壤表層潤濕即可。8—9月如遇乾旱炎熱天氣持續多天,要清晨澆涼水抗旱。另外,由於紫山藥是以塊莖為產品的作物,更怕澇,積水易引起根系生長不良或塊莖腐爛,多雨季節開溝排水十分重要,要及時清溝排水,達到田無積水。

4.3 搭架引蔓

麻沙1號山藥出苗幾天就甩條,不能直立生長,此時要及時搭支架,選用2.2~2.5 m長的細竹竿或樹枝搭成人字架,及時引蔓上架,架高以2.0~2.5 m為宜。側面斜向交叉,隔6~8 m用粗竹竿或木棒加固。一定搭牢,以防歪倒,特別是在颱風大雨期間。生長期間應經常將藤蔓擺布均勻,有利於通風透光。

4.4 中耕除草與植株調整控旺

麻沙1號山藥發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應立即鬆土破板。進行淺耕,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進塊莖膨大。在生產過程中,應及時除草,若草害嚴重的田塊,則應在晴天時人工除草。出苗前,可用地落胺或乙草胺進行土壤封閉性除草或可用蓋草能、威霸防等除雜草。

麻沙1號山藥莖葉的生長情況與產量直接相關。出苗後1個月內,應通過增施氮肥、主蔓摘心等措施促進枝葉生長,使之儘快佔滿架面。莖蔓生長過旺、抽生腋芽過多時應及時摘除,側蔓出現後,應摘去基部側蔓,莖蔓長至架頂時要摘心。枝葉滿架後,應該及時採取措施,控制旺長。

5 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主要病害有莖枯病、炭疽病、褐斑病、根腐病等,主要害蟲有蛞蝓、螻蛄、地老虎、蠐螬等。在不同時期重點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從整個生態系統出發,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施,抓好農業、生態和化學等綜合防治措施,保存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將農藥殘留降低到規定標準範圍內。以農業綜合防治為主,化學防治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或生物藥劑,切忌使用劇毒農藥和高殘留農藥,同時注意安全間隔期。

5.1 炭疽病

表現初期葉片發黃,葉片出現小斑點,最後莖枯葉落。此病以防為主,農業防治以做好輪作換茬、及時消除病殘體、選用無病種薯進行防治。藥物防治是在播種前用25%多菌靈粉劑500倍浸種30 min進行種薯消毒,栽培後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病性。

5.2 褐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間鬱閉高溫,注意排澇,發病初期噴洒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 d噴洒1次,連續噴洒2次。

5.3 疫病

主要為害蔓基部,山藥植死亡主要是該病所致。多雨季節莖蔓基部積水是嚴重發病的主要原因。防治該病的主要措施有:1)改變栽培方式,提倡壟栽,不要溝栽等農業措施;2)藥劑防治,多雨季節莖蔓基部噴葯,有良好效果。

5.4 莖枯病

在麻沙1號山藥的整個生育進程中,重點要做好莖枯病的防治,該病害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發生,可用50%菌多靈800倍液噴施或澆施於根部進行防治。

6 適時採收

麻沙1號山藥的採收一般在霜降前後,莖葉枯萎後進行,採收過早,含水多,容易折斷,所以應適時採收。

屏南縣山藥麻沙1號豐產種植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麥田野麥子的防除時期和方法
主幹型桃水肥葯一體化技術應用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