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水利史上的偉大奇蹟—都江堰水利工程

世界水利史上的偉大奇蹟—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戰國後期秦蜀郡守李冰(任期公元前276~前251年)在古蜀國治水工程基礎上組織人民創建的,具有歷史悠久、規模巨大、布局合理、持續發展的特點;以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無壩引水,灌排自如,綜合利用,費省效宏,經久不衰著稱於世。我國古老大型水利工程不少,但隨時光流逝,或湮沒,或失效(有的為現代重建),唯都江堰獨樹一幟,長葆青春,至今仍充滿活力向前發展,成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蹟,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的一座豐碑。都江堰創建和發展的偉大成就,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

1982年,都江堰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都江堰的誕生,是當時社會經濟、政治及軍事等發展的迫切需要,同時也具備了興建這一大型水利工程的條件。建堰前的古蜀國農業已有一定基礎,較為富庶。戰國後期,秦國崛起,銳意統一中國,在戰略上曾有先伐韓以臨二周之郊或西取巴蜀的兩種方案。秦惠王採納司馬錯建議,決策先滅蜀國,得地廣國、取財富民,以巴蜀為基地治船、積粟、繕兵,浮岷江而下攻楚,實現「得蜀則得楚,楚亡而天下並矣」的宏圖。秦滅蜀國設郡,推行封建生產方式和先進科技,普遍使用鐵質工具,發展生產力。這為亡楚、也為修建都江堰奠定了基礎。原成都平原上水道紊亂,洪澇與乾旱交替為患,興修大型水利工程,便利航運和灌溉,保證提供充足的糧源、兵源,已成急務。李冰正是肩負這戰略重任來當蜀郡守的。他能知天文地理,識察水脈,並帶來中原興修大型水利工程的經驗與技術。他團結西蜀各族人民,艱苦奮鬥20多年,於公元前256年建成了偉大的都江堰。於是「水旱從人」「沃野千里」,孕育了「天府」。都江堰的巨大綜合效益增強了秦國實力,秦終於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

都江堰渠首樞紐位於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市城區60千米。工程修建在岷江上游幹流出山口與成都扇形平原頂端的交界處,海拔730米,為全灌區的制高點。李冰親歷實地查勘,精心地選擇了這一最佳地理位置作渠首,為都江堰立於不敗之地奠定了牢固的基礎。渠首之上有不竭的水源;洶湧而來的岷江經過樞紐工程的制約分流,居高臨下跨過岷、沱兩江自流灌溉成都平原及川中丘陵。

岷江上游是都江堰的主要水源區。水源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分水嶺在松潘縣西北岷山山脈中段的郎架嶺和弓杠嶺(古稱羊膊嶺),海拔4000米左右。水源由岷山、邛崍山、龍門山部分水系組成。三座山脈最高峰都在水源區:岷山最高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邛崍山最高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龍門山最高峰獅子王海拔4984米。岷江自北向南沿途接納大小河流溪溝共138條,流至都江堰渠首長341千米(河流長),東西寬約125千米(直線),集水面積23037平方千米。1937~1985年年平均流量478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徑流量150.82億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6400立方米每秒,最小(瞬時)流量80立方米每秒。岷江上游豐富而穩定的水資源是都江堰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源泉。

渠首以下是廣闊的灌區。都江堰灌區範圍北達成都平原與龍門山脈中段接壤的安縣,南到龍泉山西南端屬川中丘陵的井研縣,東到川中丘陵傍涪江的蓬溪縣,西到成都平原與邛崍山脈中段接壤的邛崍縣。灌區位於北緯31°09′~29°40′,東經103°29′~105°42′,幅員面積達2.25萬平方千米。

選擇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修建了科學的精湛的工程體系,相得益彰。既可馴服奔騰而下的岷江,解除洪水泛濫之害,又能利用源遠流長的水資源,發揮灌溉與航運等之利。

渠首樞紐主要是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主體工程。三大工程布局合理,各有獨特功用,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協調自如,聯合發揮分流引水、泄洪排沙的重要作用。

在江心用「魚嘴」形式修建分水工程,緊接魚嘴後壘築分水堤,把岷江分為內、外二江,內江以引水灌溉為主,外江為岷江幹流,主要用於泄洪、排沙。枯水期內江多引水,洪水期外江多泄洪,即所謂「分四六,平潦旱」。

寶瓶口是在玉壘山末端岩嘴頸部開鑿的一個口子,平均寬20米,進入的水既能保證內江灌區灌溉之需,又能擋住洪水不使過量湧入,是控制水量的咽喉。內江的水流進這裡後,順應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一分再分,形成扇形自流灌溉渠系。

寶瓶口北岸岩壁上,古人鑿有若干條橫線,名叫「水則」,是我國最早的水位標尺。每「則」一划(0.33米),沿用至今。水過十六劃為洪水警戒水位。

飛沙堰是緊接魚嘴分水堤尾部的泄洪道,具有顯著的排沙作用,故稱「飛沙堰」。分水堤至寶瓶口之間現存兩個溢洪道,共寬300米,為寶瓶口寬的15倍;其高度保證寶瓶口進水需要(春灌前可臨時在壩上用竹籠加高,以維持寶瓶口需進流量),寬度足以大量泄洪,重歸岷江幹流。遇大洪水時,曾將成噸重的漿砌卵石衝過飛沙堰壩,排沙能力強大。

渠首三大主體工程以及百丈堤、二王廟順水堤等輔助工程組成一個導水、壅水、分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相結合的系統工程。

都江堰經久不衰,還有賴於傳統工程技術的運用和操作。兩千多年前建堰時,只能用當地盛產的竹、木、卵石等材料,創造了榪槎、竹籠、羊圈、樁工、干砌卵石埂等傳統工程,具有就地取材,簡便易行,操作方便,費省效宏,造價低廉等特點,為歷代所採用,近代有改進。

都江堰關係國計民生,歷代政府都很重視。經長期反覆實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維修制度和管理制度,且日臻完善,使都江堰長盛不衰。

在組織上歷代均設有專管機構和職官。從出土的東漢李冰石像左袖題記上可以看出,當時已有管堰的「都水掾」。三國時,諸葛亮征丁1200人護堰,設堰官。宋時永康軍兼管堰事,元代軍政共管都江堰,明代設水利僉事,清代設水利同知。民國先後設水利知事、都江堰工程處、堰務管理處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管理更為加強,設都江堰管理處,後設管理局,按河系、按縣設管理站。縣設水利站、會、農水局、水電局。受益的鄉村還設專職水利幹部,鄉水利站,支、斗渠管理委員會,放水組,放水員。

在歲修制度中有歲修、大修(每隔5年一次)、特修、搶修幾種。歲修經費和人工的來源及使用,歷代都有規定,且日趨完善合理。都江堰在歲修中積累了十分寶貴又獨具特色的經驗,總結出的「六字訣」「八字格言」「三字經」,已成為歷代遵循的歲修準則,保證了工程的質量。

都江堰創建以來代有發展。西漢文翁「穿湔江,溉灌繁田千七百頃」。蜀漢劉禪時開江安河灌外江左岸農田。東晉時已溉灌三郡,開稻田。唐代高儉、章仇兼瓊,宋代趙不憂,元代吉當普,明代盧翊、施千祥,清代丁寶楨等,或在改進渠首工程方面,或在整治河渠、擴大灌區方面,都有重要建樹。民國時期三次大修都江堰,重建分水魚嘴、標準台、銅標。都江堰經過兩千多年的維修、治理與擴建,到1949年受益的縣達14個,灌溉面積282.57萬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都江堰灌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原有的竹、木、卵石結構工程,逐步改為水泥漿砌卵石、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工程。1952年春在渠首蒲陽河與柏條河分水口建成第一座節制閘——蒲柏閘。1953年春在走馬河進口建成第二座節制閘,同時在郫縣石堤堰的府河與毗河分水口建成樞紐閘壩(1986年全部改建為閘)。1952至1961年期間,逐步調整改造岷江兩岸乾渠進水口,把岷江幹流改為單一行洪河道。1963年在渠首修建了成都工業用水專項工程。1964年春在寶瓶口以下建成仰天窩樞紐閘。1970年冬用混凝土徹底加固了離堆和寶瓶口,同時以兩個冬春時間全面改造了平原舊渠系。1974年春建成了外江樞紐閘,改變了兩千多年榪槎調水的舊面貌,使寶瓶口年均多引水6.6億立方米。1982年春建成沙黑總河進水閘,進一步滿足外江灌區用水及補充通濟堰水源。1992年春建成渠首工業引水擋水閘,更加適應成都市工業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需要,並為寶瓶口進到規劃設計流量的需求打下基礎。建國以來,在渠首和灌區陸續修建樞紐閘、節制閘、分水閘、進水閘、泄洪閘、連鎖閘等一系列工程設施,並逐步完善,達到各級渠道有口有閘,調水自如,能安全輸水和泄洪排沙。

195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視察都江堰。圖為毛澤東正在觀看都江堰模型。

1982年9月20日,中顧委主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視察都江堰。

長期以來,老灌區僅灌溉岷江兩岸成都平原的一部分,水源未盡其用。從1953年起開始了都江堰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發展新灌區的工程建設。1953年起向北延伸擴建人民渠一至七期工程,在蒲陽河上段左岸彭縣慶興鄉境內開建引水口,灌溉沱江上游的湔江、石亭江、綿遠河3個沖積扇的農田166萬畝,並延伸穿過龍泉山北端灌溉川中丘陵部分農田(設計233.61萬畝,現實灌105.19萬畝)。1954年冬開始向南延伸擴建三合堰,引沙溝河水輸入西河匯流後,在崇慶縣公議鄉境內建引水工程,1955年春完成灌溉文井江、斜江、郵江3個沖積扇農田27.5萬畝,並統一解決西河灌溉的農田33.76萬畝。1956年春開始向東延伸擴建東風渠一至六期灌溉工程:在郫縣安靖鄉境內府河左岸建引水工程,灌溉龍泉山以西的東山丘陵農田107.39萬畝;並從龍泉山南端、中部開鑿引水隧洞,穿山而過,灌溉川中丘陵部分農田(設計226.31萬畝,現實灌136.64萬畝)。1957年冬在雙流縣金花鄉境內修建牧馬山灌溉渠工程,引江安河水灌農田13.8萬畝。新擴灌區的丘陵地帶,地處下游,輸水渠長,遂採取「長藤結瓜」方式,引蓄結合,以蓄為主,先蓄後用。利用山地條件建成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7座,小型水庫286座,山平塘38756口,石河堰4521口,泉堰103處,提灌站617處,總蓄水量達14.85億立方米,保證灌溉之需。古堰新顏,煥發出無限生機。現在受益的已有6個市(地)34個縣(市、區),灌溉面積達1000萬畝,為建國前的3倍多,保證了農業穩產高產,也保證了工業及人民生活用水,還在發電、漂木、養魚、旅遊等方面發揮出巨大的綜合效益。

都江堰在歷史長河上雖然一直處於發展中,但在渠首以上尚無水源工程調節洪枯水量,水資源利用還不充分。渠首岷江多年平均徑流量150.82億立方米,內外江六大幹渠引進的水量合計為100.38億立方米,實用水量74.04億立方米,排走水量26.34億立方米;另從岷江幹流直接排走50.44億立方米。要充分發揮水資源的作用有賴於在岷江上游水源區加強森林保護和更新,提高涵養水源能力;同時加速建設紫坪鋪等水庫(按都江堰總體規劃,紫坪鋪水庫總庫容量為10.2億立方米),以人工蓄水調節模式,代替現在的自然調節;適度地開發利用平原地下水以補充春灌水的不足。都江堰灌區中各級渠道及分水、配水建築物尚需進一步配套和逐步走向自動化。岷江幹流和六大幹渠的防洪標準偏低,需加強治理、疏淤固堤,使水流暢通,能安全行洪。灌區內各河渠的水質污染程度加重,要加強水資源保護,嚴格控制污染源,並設法增加枯水流量以改善水質和生態環境。都江堰的自然環境條件優越,水資源的潛力很大,目前正在實行第二期擴建工程,待規劃的毗河灌區完成後,總灌溉面積將達到1400萬畝。古老的都江堰將以更新更大的成就為人民造福,人民也將世世代代愛護她、發展她、謳歌她。

《都江堰志》,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本文系作者為1993年12月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的《都江堰志》所作的概述,「方誌四川」發布時對個別地方作了修改調整,有關數據截止於1993年)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撰稿:吳敏良(《都江堰志》編委會)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方誌四川」微信號。

轉載請註明來源:方誌四川,ID:scsdfz。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省地方志辦公室 的精彩文章:

TAG:四川省地方志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