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調理感冒的四大誤區

調理感冒的四大誤區

感冒要怎麼調理呢?首先要記住調理感冒的四大誤區。

誤區一:過度發汗——不是所有感冒都要發汗

有的人感冒了,就蓋上大被子使勁捂汗。其實感冒有很多種,不是所有的感冒都需要發汗。只有受涼以後的感冒,才需要用發汗的方法來散寒,,而且只要適當地出一點汗把風寒散出來就行,沒有必要大量出汗。中醫講「汗血同源」,這個汗就是血,出汗多了會消耗人體的正氣,抵抗力也隨之下降。而且,出汗過多特別傷心臟。

感冒發高燒,吃退燒藥也要謹慎。有些退燒藥就是發汗藥,靠發汗來把體溫降下去。如果感冒的病根沒去除,過幾個小時還會發燒。有的人覺得自己吃了退燒藥還反覆發燒,以為是藥效不夠,於是加倍吃退燒藥,這樣更加傷身。不管什麼葯,如果吃了以後一直出汗就要特別注意。

誤區二:一感冒就用抗生素

據電視報道,在中國,聾啞兒童中有1/3是因為濫用抗生素造成的。據統計,7歲以下兒童,由於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達到了30萬。很驚人的數字吧!這說明抗生素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殺滅細菌的同時,也在傷害人體。

抗生素會傷害我們的腎臟。腎開竅於耳,耳朵就首當其衝了。我們的耳朵對抗生素最敏感,抗生素會影響聽覺神經功能,損害聽力。

抗生素會損害我們的肝臟。肝臟是人體的解毒器官,藥物要通過肝臟來代謝。濫用抗生素使肝臟不堪重負,肝臟功能就下降了。

抗生素會降低我們的免疫功能。人體內的細菌有壞的也有好的,比如腸道內有幫助消化的好細菌。而抗生素對待細菌往往不分好壞,統統殺滅,這樣就會造成人體內菌群失衡。體內菌群失衡會使我們的消化吸收能力變差,這樣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

誤區三:進補後身體能快點好

有的人覺得感冒了身體虛,是不是吃點補藥補一下,身體能快點好?這種想法其實是錯的。感冒了,不僅是補藥,一些特別補氣的食物也盡量不要吃,比如說雞肉和雞蛋。雞肉和雞蛋都是補氣的,平時吃可以增強抵抗力,但是感冒了最好暫時不要吃。為什麼?因這再好的食物,用在不恰當的時機,也會變成不好的東西。

誤區四:治不治,感冒總要七天才能好

感冒是分不同類型的,調理時一定要對症下藥。如果用錯葯,不僅沒有效,還可能起反作用。有一個說法,叫作「感冒七天好」,意思是感冒總7天才能好。有的人就覺得感冒不管怎麼調治,都得一個星期才能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感冒七天好」的意思是:病毒引起的感冒,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是可以對抗的。如果不用藥,一般的人一個星期也可以自愈。因此,在國外,大夫對於普通感冒的病人,一般不給開藥,就是建議他們回家休息,多喝水,等待感冒自愈。

大家記住,普通的感冒是急性病來得快去得也快,不管什麼方法,如果說連續用了好幾天都不見葯,就要考慮是不是用的葯不對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允斌順時生活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好好祛邪

TAG:允斌順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