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小河的夏天》觸摸80後的童年

《西小河的夏天》觸摸80後的童年

作者:李俐

周全導演的電影《西小河的夏天》此前曾獲得釜山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展等多個電影節的青睞,還一舉斬獲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競賽單元KNN觀眾選擇獎,成為同年唯一獲獎的華語片。但和很多獲獎影片一樣,這樣一部溫馨而懷舊的影片並沒有在上映後成為熱點。觀眾們都沉浸在超級英雄和愛情喜劇的夢幻之中,很容易就忽略了這部小而美的作品。

周全是浙江紹興人,高二後就離開家鄉出國留學,《西小河的夏天》是他在美國電影學院畢業回國後的首部作品。和很多導演的處女作一樣,周全把目光對準了自己成長中最難以忘懷的一段時光,細膩刻畫了上世紀90年代紹興台門三代男人的成長故事。

很多觀眾都說,這部電影有點像去年上映的金馬獎作品《八月》,都是導演的處女作,講述的都是童年故事,故事的背景也都是上世紀90年代。但若仔細分析,《西小河的夏天》和《八月》還是有很多不同。《八月》幾乎沒有講什麼故事,只是把改革浪潮下,一個內蒙古小城家庭的生活狀態展示了出來,黑白的影像讓影片蒙上了一層詩意。而《西小河的夏天》描繪的是紹興水鄉的生活,氣質上明顯更加細膩溫柔,導演也沒有僅僅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去看世界,而是拓寬了成長這一主題,講述了爺爺、父親和孩子各自的成長與轉變。或許是美國學電影的背景,讓周全導演非常注重故事的戲劇性和完整性,相比文藝范兒的《八月》,其實《西小河的夏天》更容易被普通觀眾接受。父親的隱形出軌、母親的隱忍偉大、爺爺的喪孫之痛、孩子的足球夢想……都在這一個夏天被觸發了。

雖然每個80後的童年記憶各不相同,但在《西小河的夏天》里,總有一處能引發你的共鳴。有人和周全一樣,對98年世界盃念念不忘,那種激情澎湃的感覺可能會影響一個男人的一生;也有觀眾可能會像我一樣,單單是看到媽媽在種著梧桐樹的夏夜街道上騎車而過,就能立刻想到自己的童年。南方潮濕燥熱的夏夜,路燈下小飛蛾縈繞著,我坐在媽媽的單車后座,偶有涼風拂過,媽媽的裙擺隨著車輪飛轉飄飄揚揚……這一幕是那麼的真實,彷彿童年伸手可觸。

之所以能讓很多80後產生共鳴,是因為導演周全在還原90年代生活的各種細節上都下足了功夫。從古老的台門到老廠房、傢具、擺件、服裝,每一樣都是美術組精心淘來,甚至是找到廠家完美複製。就連1998年的夏天,紹興到底下了幾天雨,導演也都親自查過,並完全在拍攝時按故事的日期還原了當時的天氣。如果沒有這種種看似較真的創作,影片中的時代感絕不可能如此真實。很多青春片都在講述90年代時用了大量的流行音樂或標示性的歷史事件作為時代的符號,但卻忽視了細節的真實,這也是周全作為新導演尤為珍貴的一點。

電影中,顧曉陽的足球夢想得不到父親的理解和支持,卻從鄰居爺爺身上找到了隔代的友情。對此,導演在接受採訪時多次提到,《西小河的夏天》其實是想講獨生子女的孤單感,這是他童年感受最深的,也讓很多觀眾引發了共鳴。但確實也有一部分獨生子女觀眾和我一樣,對所謂的孤單感並沒有那麼深刻的感受。在和導演交流時,他的觀點倒是和我不謀而合,或許正是那些和父母關係不太融洽的孩子,才會更容易產生這種孤單感,尤其是當父子關係、母女關係出現問題時,孩子又無法尋求別的支持,才會覺得自己被孤立了,無人理解。

有意思的是,周全導演帶著《西小河的夏天》走過了全球多個影展,各個國家的觀眾對它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說,電影里有一場曉陽幻想自己終於走上賽場踢球的戲,歐洲觀眾看了會感動到哭,而中國乃至亞洲的觀眾對此並沒有什麼特彆強烈的反饋。可見,在東方社會,孩子的夢想往往會被大人不屑,好好學習出人頭地才是主流。於是,我們的孩子,只能把更多的熱情投射到為世界盃的吶喊聲中去了。(李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這幾款指甲油,讓你的搭配更chic,在這個夏天好好露一手
今天夏至,夏天如期而至!

TAG: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