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咸豐死後大清的皇權交給了6歲的幼童,而爭奪權力雙方正摩拳擦掌

咸豐死後大清的皇權交給了6歲的幼童,而爭奪權力雙方正摩拳擦掌

原標題:咸豐死後大清的皇權交給了6歲的幼童,而爭奪權力雙方正摩拳擦掌


小皇帝即位後,忙得不可開交。第一天是「小殮」,即位,祭 告天地宗廟,謁見太后,謁見生母懿貴太妃。第二天又大殮祭奠 ……,小皇帝被大臣們擺來布去,叫苦不迭。


咸豐帝駕崩後,小皇帝名義上是大清帝國的最高首腦。但 這個六歲幼童,怎能堪此重任。這幾天,他能在景壽和張文亮 的教導和照料下,一本正經地把幾個大場面應付下來,沒哭沒 鬧,已是不容易了,東太后連連誇獎,稱讚他堪為人君。但這些 都是擺擺樣子的,無論如何,他還是一個不諳世故的幼童。因 此,那些庄穆的儀式一結束,他就又吵著讓張文亮領著他和大公 主,到宮內草地上玩蟋蟀去了。


當然,大人們也沒有想讓這個孩子參與國政。那麼,由誰來 執掌大清帝國的權柄呢?


最初,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擅專朝政,大有挾天子以令諸侯 之勢。無奈他們遇到了與他們同樣熱衷於權力的對手——西太 後,她先是竄掇東太后,聯合向肅順等人提出要在他們代擬的諭 旨上鈴印。一枚是咸豐帝傳給東太后的「御賞」印,蓋在諭旨的 起頭;另一枚是咸豐帝臨終前交給皇太子,被西太后代收起來的「同道堂」印,鈴印在末尾。只有印上這枚印,這道諭旨,才算兩 宮皇太后看過了,方為有效,肅順表示鈴印可以,但不能更易諭 旨的內容,而且各衙門所上奏摺,不先呈給兩宮太后。兩宮太后 一聽,這樣不是把權力全給了肅順他們嗎?兩宮聽政還有什麼 意義。於是與肅順力爭,最後迫使肅順同意兩宮太后有讀奏摺 和改諭旨之權。從此,肅順等八大臣和兩宮皇太后達成了暫時 的權力分配協議——當時稱:「垂簾輔政,兼而有之」,即顧命大 臣和兩皇太后互相牽制,以防專撞朝政。


小皇帝自有他的作用,雙方都是以「輔佐幼主」的名義施政, 小皇帝是他們發號施令的一面旗幟。當時所有的諭旨都以小皇 帝的口氣擬就,有時簡任官員也需由皇帝的小手柚簽決定。


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小皇帝參加了一次簡任官員的 抽籤儀式。這是小皇帝第一次執行自己「至高無上」的皇權。


這次簡任的官員,是京官中的崇文門正副監督和各省的學 政。先由軍機處事先把候選官員的名字做成名簽,糊好封上,放 人簽筒,然後捧上御案,兩宮太后在旁坐著,教小皇帝從中抽籤。 小皇帝還以為這是一種遊戲,蠻有興緻。太后告訴他,要他一隻 一隻地抽。只見他嘻笑著,抽出一隻往下一丟,再抽出一隻往下 丟,立在旁邊的大臣高聲地唱著數。抽到應簡放的數額,便稟請 皇上停止抽籤,小皇帝這才罷手,把簽筒往旁邊一推,完成了這 次簡任官員的重大朝政。


小皇帝抽出的簽,再由各部堂官員抽定省份,然後把糊著的 名簽揭開,鈴蓋皇太后的御印,就算是簡放官員的委任狀了。


這批候選者的官運,就這樣在小皇帝一抽一丟的遊戲中決 定了下來。至於是得到令人艷羨的「廣東學政」、「四川學政」,還 是被派到偏僻荒瘠的省份,則由顧命大臣抽籤定奪。


當然,由小皇帝抽籤決定的,只是一些無足輕重的低品級官員,而各省督撫大員要缺,則由八位顧命大臣先擬定名單,然後 面請小皇帝和兩宮皇太后。小皇帝什麼也不懂,只是由兩宮皇 太后商量,在上面加蓋「御賞」印簽,就算諭旨裁決,不必再用朱 筆圈劃。

因此,所謂「垂簾輔政,兼而有之」,實際上執掌權柄的還是 顧命大臣。因兩宮太后對外面情況所知甚少,只好顧命大臣說 什麼,她們就允准,成了蓋印的機器。就是小皇帝抽籤封官,也 由他們背後操縱。候選人由他們擬定,而且有些要缺、肥缺並不 制籤,而是由他們暗中簡放。不僅小皇帝無從得知,就連兩宮皇 太后也看不出來。例如,戶部左侍郎和太僕寺正卿兩個要缺,就 被他們私自留下來,沒有讓皇帝抽籤,而是分別簡放給八大臣中 的匡源和焦佑瀛兩人。當然,這隻能蒙蔽小皇帝和兩宮太后,軍 機處的章京們則明白其中奧秘。於是,他們中有的人就用密札 的形式,把其中的內幕散布出去。這樣,八大臣把持朝政之行 為,引起內外官員的反感,一個反對顧命大臣的政治集團逐漸形 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濛歷史堂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多次要英國協助開拓緬甸戰場,但丘吉爾得不到利益首鼠兩端
隆美爾發動奪取開羅的陰謀並且即將成功,然而因為一個人最終失敗

TAG:迷濛歷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