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日一讀 孤獨大師梵高

每日一讀 孤獨大師梵高

今天繼續閱讀!

相比管理類的書籍,更願意讀歷史、傳記、人文之類的書,因為成為經典的就永遠是經典的。

今天讀的書是:《孤獨大師——梵高傳》

梵高,1853年出生於荷蘭靠近比利時的小鎮。說起梵高,幾筆即可描述:一生坎坷潦倒,一生創作出864幅油畫,1037張素描,150幅水彩畫,生前僅賣出過一幅畫作。他內心世界極其,富且敏感,他曾說:我越來越相信,創造美好的代價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

去年影院上映了一部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電影《至愛梵高·星空之謎》。這部影片用了將近7年的時間裡,15個國家的125位畫師手工繪製了65000幀油畫,構成了95分鐘的手繪油畫電影。影片將明晃晃的陽光,一望無垠的麥田,浩瀚璀璨的星空,黯淡無光的生活 ,一幅幅梵高手下經典的畫作用全油畫動畫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片尾,有一幕是「梵高的回眸」,與觀眾對視的鏡頭,讓我這個普通觀眾都眼淚湧出,何況專業級的。這也是經典永遠是經典的原因。

回到這本書。本書從梵高的出生——承載哥哥而生的命運開始。因為梵高父母的第一個孩子文森特.梵高在出生幾周後夭折。在一年後的同一天,梵高出生了。父母把對第一個孩子的愛、痛和對這個新出生孩子的半疼、半排斥的態度都用在了他身上。因此父母為他取名和他夭折的哥哥一樣:文森特.梵高。父母對哥哥獨特的愛,是後來梵高才發現的,這也是他自卑、話少、性格怪異的主要原因。

16歲時梵高得到家族同名的文森特叔叔欣賞,為他提供了畫廊銷售的職位,自此,梵高與繪畫又接近了一步。

梵高青年時期,渴望愛情是他的理想生活的全部。後來求愛落空後,他心裡構建的未來生活場景轟然倒塌,生活激情瞬間枯萎。後來他潛心宗教,以思索自已的人生意義,並想把宗教的力量傳播給更多在苦難中掙扎的人。

只是在追求夢想的途中,他在行走的路上漸漸發現行走的路並不是自已想像的樣子,後來梵高重拾勇氣,回歸畫畫。在一波波現實主義、印象派和日本版畫的學習後,他終於在自已的繪畫上形成了自已的風格。色彩、花朵、星空、暗夜是梵高畫作里常有的風景。而漩渦式的筆觸、扭曲的外形和不平衡的視角也成了很多人模仿的梵高式風格。

只是我們不知道,從默默無聞、到風格展現,梵高放棄了太多:家庭、愛情和平穩的生活。支撐一世孤苦的他走下去的是內心深處如向日葵般熱烈的激情。

梵高家族潛在的精神病史,敏感的性格,尤其是他苦心耕耘卻顆粒未收,一直靠弟弟資助來生活。這些壓力都壓在梵高的肩上並嵌入他的心靈。終有一天會爆發。他用一種割掉自已耳朵的極端癲瘋的方式爆發,被人送到精神病院,在不得不接受所有人都把他當瘋子的時侯,他經常認為自殺是他唯一與這個世界和解的方式。

梵高一生靠其弟弟資助,在家中他唯一關係親密的人也是他的弟弟。弟弟曾經的工作不錯,但多年資助梵高創作繪畫且沒有任何成效,自已精神也折磨殆盡,直至面臨下崗。當得知弟弟面臨下崗的消息後,梵高疲憊至極的感覺湧上心頭,他只是希望自已的畫作被認可,弟弟的資助得到回報,而現實總是失望。不如就這樣結束吧。——人生37年他認為自已最清醒的決定。

在自殺的當天,他刻意保持自已清醒的樣子,帶著畫具去了那片麥田。擺好畫架和顏料後,無限留戀的看了這個讓他獲得無限靈感和快樂的麥田,靜靜的掏出自已收藏的左輪手槍,朝著自已的腹部開了一槍。小說里這樣描述:再見了,這個世界。再見了,所有的卑微和無助。

槍聲響起,驚起一群烏鴉。正是他最後一幅油畫里的畫面。

梵高在世是僅賣了一幅畫作《紅色葡萄園》,僅售400法郎。據說還是他弟弟偷偷買下的(待查)。

梵高死後,他成了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的代名詞。他的畫作拍出震驚世人、打破歷史記錄的高價。《加歇醫生像》《鳶尾花》《向日葵》《沒有鬍子的自畫像》分別在拍賣會上拍出8250萬美元、5390萬美元、3950萬美元和7150萬美元,成為藝術史上成交價最高的單品。

以梵高生前經典畫作《至愛梵高》油畫動畫電影畫面結束本次分享。

GIF

備註:部分文字經過整理編輯加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小拉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讀 給曾國藩算算帳
每日一讀 自媒體 爆扁爽

TAG:劉小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