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vivo NEX 評測:多少黑科技加身 才能撐起全面屏的終極形態?

vivo NEX 評測:多少黑科技加身 才能撐起全面屏的終極形態?

不知道從幾時開始,各家手機廠商們都開始想方設法的砍掉種種擋在屏幕面板上的邊邊框框,先是發明了所謂的高屏佔比,又搞出了18:9的所謂「全面屏標準配置」的屏幕比例,一時間不給自己掛個「全面屏」的名號根本沒有辦法出門跟別人打招呼。但即使大家絞盡腦汁,也難以繞過手機底層設計功能邏輯,將手機做成徹底的全面屏。

如同汽車產品一般,大多數手機廠商也喜歡用PPT堆砌出各式各樣、功能強大到令人髮指的概念機,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vivo第一個站出來將自己全面屏概念手機實現了量產。實際上早在年初時候,我們便已經見識過了vivo APEX概念機,那麼相對於彼時尚不成熟的產品方案,最終實現量產的vivo NEX究竟有何種表現?為了達到理想的真·全面屏,vivo NEX又用哪些技術來對自己進行了武裝呢?


升降式攝像頭改變了什麼?

全面屏手機該怎麼做?過去一年多時間裡,一眾手機廠商都給已經出了自己的答案。而即使再怎樣打心底里鄙視劉海屏,大家也發現為了能夠放得下前置攝像頭和一眾光線紅外感應器,在屏幕上留下這樣一處「孤島」總是難以避免,而縱使大家都在喊著自己使用了超窄邊框,下至百元機、上至旗艦級都達到了所謂的18:9、甚至更高的屏幕比例,這樣的偽·全面屏,自然也不是我們最初想像的那副模樣。

而vivo NEX,顯然是當下最接近於我們理想中全面屏的那部智能手機,升降式前置攝像頭的處理大概是我們時下能想像到的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從閉合度以及攝像頭探出後的牢固度來看,這套方案應該具備不錯的可靠性,官方也表示這套升降模組可以連續工作至少50000次,即使重度使用,也足夠維持數年的使用壽命。不過大概正是有了這樣的結構,vivo NEX也成為了一部沒有防水功能的旗艦手機,鑒於vivo此前也極少在防水領域著力,所以對於vivo粉絲們來說這一功能的缺失也可以說是無關緊要。

在使用升降式隱藏設計解決了「釘子戶」前置攝像頭的圈地問題後,這台有著6.59英寸OLED顯示屏的「大屏手機」將屏佔比做到了91.24%,亮屏狀態下屏幕正面不會出現任何擾人的遮擋,同時在超窄邊框的處理下,vivo NEX對於單手握持也非常友好,配合背部的2.5D弧面邊框處理,幾乎不會帶來任何的硌手感。當然在進行操作時,還是需要雙手配合才能玩得轉這樣大尺寸的屏幕了。

而考慮到機械結構的使用壽命,vivo NEX顯然已經與時下流行的面部解鎖八字不合,且在如此局促的空間下,大概也很難再容得下其他感測器來確保3D識別精度。不過好在vivo早在去年就開始布局屏下指紋解鎖方案,至今已經進化到了第三代,就使用體驗而言,vivo NEX相比之前的vivo X21屏下指紋版最大的提升在於識別精度,即使不去刻意的使用指肚中心去進行按壓,vivo NEX也都能進行識別,識別成功率幾乎可以與傳統的指紋識別方案媲美。不過在識別速度上,vivo NEX雖然明顯比第一代要好上許多,但還是會存在1秒左右的延遲,當然配合解鎖畫面的動畫,這點延遲看起來也無關緊要了,唯一可惜的,大概就是沒能用上APEX概念機上的半屏識別方案吧。

不過與前置攝像頭一齊蒸發掉的,還有機身頂部的耳機聽筒,為了減少屏幕開孔,加強機身正面的整體性視覺效果,在全面屏爆發之前便有許多廠商在為砍掉聽筒努力,而在使用了全屏幕發聲技術後,vivo NEX終於徹底實現了這一目標,不過與曾經其他廠商使用的骨傳導方案不同的是,vivo NEX是使用一台微振動單元來驅動屏幕震動來發出聲音,這多少讓我想到了索尼A1使用的Acoustic Surface平面聲場技術,不知道兩者之間是否會有關聯,vivo也並未對這一技術浪費過多筆墨進行描述。

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在通話時嘗試把耳部貼合在手機正面的上、中、下位置分別進行聆聽,雖然底部的發聲效果稍弱一些,但還是能明確體驗到整塊屏幕都在進行發聲工作。而即使如此,vivo NEX的私密性也要比諸如骨傳導之類的解決方案要強上不少,即使是在兩人獨處、相對比較安靜的環境下,手機使用者在接聽電話時,旁邊的人也僅能聽到絲微的通話聲,如果是在公共場合下,則完全無需擔心通話隱私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BOSE發布遮噪睡眠耳塞 去除多餘功能只為睡覺這件小事
5G標準已完成 全連接新時代即將開啟

TAG:愛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