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文社會科學真有實用性嗎?反正這個國家不重視已經吃虧了!

人文社會科學真有實用性嗎?反正這個國家不重視已經吃虧了!

6月19日,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蕾切爾·安可尼(Rachel A. Ankeny)在「對話」網撰文稱,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社會問題,只有把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聯繫在一起,才能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才會對社會進步與變革產生積極作用。

科學與人文融合引領社會變革

「人文社會科學在澳大利亞已經被忽視很長時間了。」安可尼表示,「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幾乎沒有出台過任何促進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研究的政策」。2018年5月,澳大利亞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理事會對聯邦政府國家合作研究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中,大幅削減人文社會科學資金的行為,進行了批評和抗議。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把食物、土壤與水資源、網路安全、環境變化和健康列為未來國家研究重點領域,關於人文社會科學幾乎沒有提到,這種做法足以反映出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根本沒有認識到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性。

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科研與發展學院副院長麗莎·吉文(Lisa M. Given)對本報記者表示,一項科技的發展需要多個參與者:設計者、製造者、用戶、科研人員、營銷者與決策者等。因澳大利亞教育制度中不重視對人文社會科學素質的培養,常常使部分創新性成果缺乏商業價值,無法得到商業化應用。人文社會科學中關於經濟、文化、社會定位等知識都是推動科學創新的關鍵,是解讀科學、把科學推向社會與行業的基礎,只有形成自然科學與人文的交叉融合,最終才能引領社會變革。

吉文舉例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技術很成熟,但葡萄酒行業想要得到快速發展就需要釀酒師、信息科學、社會學專家等共同參與,因為釀酒師只有在充分了解購買者喜好、地理和自然環境等其他因素後,才可能釀出最好的美酒,為澳大利亞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單純依靠釀酒技術而缺乏社會科學方法指導,則會讓葡萄酒行業缺乏創新。

多元化思維有助於解決社會問題

有學者總結到,學習人文社會科學有諸多好處,包括可以通過語言、歷史和文化了解他人,促進社會平等與公正,建立具有道德的世界觀,具有批判性和創新性的邏輯思維等。

在安可尼看來,當今社會面臨的巨大挑戰要求人們具有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這是人文社會科學才可以提供的技能。雖然工程學很有學術「價值」,但是如果研究工程時兼具音樂、藝術、文學和心理學知識,設計的產品就會更具吸引力。與只懂技術的工程師相比,心理學家更知道如何激勵人們,並理解用戶需求。

加拿大政府對人文社會科學較為重視。據2018年2月加拿大多倫多星報(The Star)報道,加拿大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9.25億加元,不僅用於自然科學和衛生研究,而且用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加拿大政府還拿出2.75億加元預算,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用於資助該機構中的跨學科和高風險研究項目。對此,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羅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對本報記者表示,政府特別關注跨學科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交叉方面的成果,因為自然科學和技術的成功離不開文化的創造性,只有兩者被充分調動起來,才會產生最大的科研價值。

戈登還提到,2013年,曾有一位語言學家與生物信息專家合作,發明了超級計算技術,並被用來確定一些不知名的戲劇是否出自莎士比亞之手。後來該演算法被生物與醫學專家改進,用於標記特定的疾病生物分子,來診斷癌症。後期這一思路被很多學科應用,包括文學、語言學、社會行為學等,幫助人們從更廣闊的角度解決問題。因此,把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會更符合世界發展潮流。

原標題:澳學者建議:將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放在同等位置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張卓晶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走進「西南巨儒」的學術世界——訪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審張劍
鄧嘉緯:人工智慧對文化產業發展有哪些深度影響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