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些許不足,難掩珠玉本質——機械革命S1輕薄筆記本深入體驗評測

些許不足,難掩珠玉本質——機械革命S1輕薄筆記本深入體驗評測

一、前言

在開篇之前,我想說一句,AMD Yes!如果不是AMD,你敢相信intel的八代低壓i7居然可以用上四核心八線程?反正我是不敢想的。另外,這顆i7 8550U絕不是看起來那樣的低能,雖然主頻很低,但是睿頻高達4G,日常使用非常爽,很多時候單核睿頻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了。另外,這顆八代i7的功耗僅僅只有15W,那麼單線程就可以挑落7700HQ,多線程戰平7300H;如果說,功耗可以放到25W,綜合性能就能比肩6700HQ了;再誇張一點,功耗來到35W,綜合性能全面超越6700HQ;如果說在散熱能壓住的情況下,功耗放到40W或者45W,那麼,幹掉7700HQ毫無壓力啊

以前我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做「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現在真的知道了,當然,散熱和供電是前提

說回筆記本,如果想要選擇一款筆記本,且是輕薄取向的筆記本,現在的主流產品重量都在0.9Kg到1.5Kg之間,這之間的差距真的很大,趕幾次發布會就知道了,0.1Kg的差距都會被放大。如果要再計算到筆記本的價格,機械革命S1的1.18Kg的重量應該會很出眾

但是,重量絕不是這款筆記本最亮眼的地方,我們來一起看

二、MECHREVO 機械革命 S1 輕薄筆記本 開箱

這真的是一次眾測,不是我自己購買來充數的。收到的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箱子,裡面塞滿了泡泡紙,扒拉半天,只在中間找到了他,京東的袋子都沒有拆掉

打開之後,外面的保護紙箱就很普通了,右下角有個內置電池的警告

另一面也很簡單,中間是機械革命的LOGO,左上角是節能標識,1級節能

側面是intel的LOGO,嗯,AMD Yes

另一側有簡單的配置,型號代碼直接就是i7-8550U MX150,顯卡和處理器作為型號

封條完好

外面的紙盒只是保護,裡面還有一個漂亮的白色紙箱,中間有彩色水墨和機械革命的LOGO

背面是筆記本的信息介紹

很多人不知道機械革命到底是什麼品牌,清華同方了解一下!

打開之後,筆記本被泡沫夾在中間

筆記本、適配器和說明書保卡

電源適配器就是普通的筆記本電源

正方形,AC插頭不可摺疊

機械革命的LOGO無處不在

台達出品,大廠的產品,額定輸出19V 3.42A 65W

有出線保護,介面為普通的DC口,並沒有緊跟潮流上Type-C

三、MECHREVO 機械革命 S1 輕薄筆記本 外觀

筆記本被泡沫保護固定在中間

還有一層無紡布保護

第一次看到機械革命S1的時候真的有一瞬間的驚艷。我不知道為什麼有很多人對於金屬拉絲有這麼大的怨念,但是7系鋁合金的材質,配合上金屬拉絲的表面處理,個人感覺真的還可以,告訴別人這是金屬,並且,金屬質感還挺濃的

換個角度看看

在邊角部分有打磨和倒角,手感不錯

機械革命的金屬LOGO,放在筆記本A面的角落

和一些筆記本的凹進去的輔助開啟不同,機械革命S1是凸起來的

A面很薄,做工不錯,整個A面都是平的

打開之後,鍵盤上還有一層黑色泡棉

機械革命S1採用了超窄邊框設計

底部的邊框還是比較寬的,應該是為了放置驅動板,並且A面有多塊長條形的橡膠減震墊

筆記本的攝像頭放置在了屏幕下部的中間,旁邊是攝像頭工作指示燈以及陣列麥克風

因為轉軸設計,機械革命S1這款筆記本支持屏幕180°開合

第一眼顏值還是非常高的,鍵盤採用了銀色

筆記本的整個C面一覽

開機鍵放在中間,手感非常緊緻,緊緻到需要用力才能按下去,兩側的濾網部分下面並不是音響,而是散熱開孔

整個C面也是一整塊金屬,在鍵盤部分有一個下沉,應該是用了衝壓的工藝

鍵盤的每一個按鍵面積都很大,間距也挺大的

其中,F、J、W鍵上有輔助識別

左側是Ctrl、Win的順序,Fn鍵沒在Win鍵旁邊,不是太習慣,不過,最左側是Ctrl還是要好評一下

鍵盤的最左側還有一排功能鍵,還有鍵盤背光、屏幕背光和音量的調節

三大金剛,算是一款筆記本中最重要的三個部分了吧

觸控板放在了中間偏左的位置

觸控板也是下沉的,周邊有拋光的亮邊

指紋識別放到了觸摸板的左上角,黑色,明顯與觸摸板不同,微微凸起,手感一般

筆記本C面的邊角部分也有打磨和倒角,D面到前面有一個收緊的弧度

筆記本右側有兩個USB3.0、一個Type-C、一個SD卡介面和一個鎖孔

另一側是電源、HDMI、Type-C和耳機麥克風一體介面,另外,指示燈也放到了這個位置

D面可以看到五個橡膠防滑墊,還有兩個面積巨大的散熱開孔

筆記本真正的音響放到了D面的側面,可以和平整的桌面形成共鳴,提升外放音質,雖然有限

散熱開孔中間還有一個塑料腳,保證D面的進風口有空間

出風口放到了筆記本的尾部,左邊右邊都有,一側是顯卡,另一側是CPU

透過近期開口,可以看到風扇

筆記本據說是1.18Kg,實測1197g

電源適配器重214g,旅行重量要在1.4Kg左右了

四、MECHREVO 機械革命 S1 輕薄筆記本 測試

1、初體驗

開機是機械革命定製的LOGO

筆記本鍵盤部分有鍵盤背光

關燈就能看出來了

筆記本屏幕的窄邊框設計的觀感還是很不錯的,並且是霧面屏,反光會弱一些

室外的強光情況更容易看清屏幕的內容

筆記本自帶正版win10家庭版

4核心八線程的i7-8550U看著還是很強的

筆記本搭載核顯HD G620以及獨顯MX150

i7-8550U最大睿頻4G,日常處理器的調度還是非常積極的,經常能見到單核主頻上4G的情況

筆記本自帶的風扇管理軟體,可以在自動、基本以及高級之間切換,高級就可以自己定製風扇策略了

筆記本自帶的控制中心,可以控制筆記本的常見的控制項

指紋的錄製速度還可以,按15次左右完成錄製

筆記本搭載一塊256G的固態硬碟,自動幫忙分成兩個盤,C盤100GB,這個還是很不錯的。可以幫很多人合理管理硬碟空間,固態硬碟的唯一分盤意義所在

D盤內放了筆記本的所有驅動程序

隨便安裝一個驅動程序,cpu主頻睿頻4G,日常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2、性能測試-綜合性能

打開魯大師,看看詳細配置

跑個分,17W左右了,還是很強大的

跑個分,室溫30℃,cpu的溫度還是很高的

3、性能測試-cpu性能

打開卡硬工具箱,看看更加詳細的配置

8代低壓處理器的參數真的強,不過被15W限制了而已

跑個cpu自帶測試,單核心219.8,多核心1347.9,和7700K標一下

象棋跑9567?

跑一下R15,單核156,多核483,默認最強的i7-8550U?

4、性能測試-GPU性能

cpu自帶核顯HD G620

獨顯MX150,應該是真正的最強MX150了吧

待機頻率很低,待機溫度在45℃,考慮到30℃的室溫,應該還可以

3Dmark跑分,Fire Strike跑分3278分

跑分過程,gpu溫度最高84℃

3Dmark跑分,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跑分1690

跑分過程,gpu溫度最高86℃

DX12下的Time Spy跑1195分

試一下壓力測試,將Fire Strike跑個20遍,通過,沒問題。另外,通過gpu-z可以看到,顯卡溫度的降溫曲線還可以

模擬長時間遊戲的情況,gpu溫度最高91℃,cpu溫度稍微低一點,大概61℃。91℃不重要,重要的是不降頻,MX150的表現一直都很優秀,幀數表現和第一遍跑的差不多

5、性能測試-內存測試

內存容量8GB,單通道,頻率2400

三星的內存,時序比較一般

讀寫性能也比較一般,1W7左右,延遲比較高,90ns以上了。如果是雙通道就好了

6、溫度表現

1、待機

室溫大約30℃

cpu的溫度要在50℃左右了,顯卡溫度大概在45℃左右

左手掌托32.9℃,比室溫高一點點

觸控板溫度32.5℃

右手掌托32.7℃

左側鍵盤溫度34.3℃,沒什麼太明顯的感覺

鍵盤中間溫度在35.5℃

右側鍵盤溫度35.2℃

左側進風口位置溫度36.4℃,微微有點熱了

開關機鍵處溫度大概35.8℃

右側進風口位置33.9℃,右側溫度就比較低了

左側出風口溫度40.8℃,微燙了

右側出風口溫度41.9℃

D面中部偏左位置溫度37.3℃

D面中部偏右位置的溫度38.9℃,這個溫度無法放在腿上用

D面中部偏後位置37.8℃

D面的其他位置都比較低34.8℃

2、3Dmark跑溫度測試

測試開始5-7分鐘之後,左掌托溫度33.6℃,幾乎沒有變化

觸摸板溫度32.8℃

右側掌托溫度32.9℃,和之前的變化不大

鍵盤左側的溫度,38.4℃,升溫明顯,有些微燙

鍵盤中間溫度,40.6℃,燙手了已經

鍵盤右側的溫度,37.6℃,溫度變化不大,溫熱

左側進風口位置,37.6℃,變化不大

開關機鍵位置,42.5℃,燙手

右側進風口位置溫度,38.2℃

左側出風口位置溫度,68.9℃

右側出風口溫度,46.4℃

D面中部偏左溫度,51.5℃,燙手了

D面中部溫度,40.9℃

C面開關機鍵溫度45.2℃

3、單烤FPU溫度測試

單烤FPU,10分鐘左右,溫度穩定83℃左右,四核睿頻2.4Ghz和2.2Ghz之間跳動

其他部位的溫度都變化不大,右側鍵盤溫度略有上升,來到38.2℃

左側鍵盤溫度37℃

開關機鍵位置,40.9℃

右側進風口位置,40.2℃

右側出風口溫度52.7℃

左側出風口溫度46.2℃

五、MECHREVO 機械革命 S1 輕薄筆記本 外設

1、屏幕

不知道應不應該叫這塊屏幕為全面屏,或者說窄邊框屏幕、高屏佔比屏幕,反正就是那個意思。邊框確實很窄,14英寸的顯示屏,筆記本的尺寸卻比普通14寸的筆記本小了很多

邊框還是黑色的,顯得B面全部都是屏幕,外麵包著一圈鋁合金,做工還不錯,沒有發現明顯的瑕疵

開機之後,整個屏幕亮起之後,觀感還是很不錯的,並且,上、左、右的屏幕邊框寬度差不多

機械革命S1官方數據說這塊屏幕有72%NTSC色域,手頭沒有校色儀,就拿著和HKC的T7000鑽石版對比下吧。多張圖片對比,可以明顯的看出,這塊屏幕的藍色還是很多的,有些發藍,但是色域表現還可以,在色彩過渡的部分,雖然比T7000鑽石版表現差一些,但是整體還是很不錯的

2、鍵盤

蘑菇背著這個筆記本出去浪了好幾天,這篇評測全篇就是使用這個本子寫的,對這個本子的鍵盤感受深刻

首先就是每一個鍵位的面積還是很大的,從機械鍵盤轉過來,鍵位幾乎不需要適應,唯一不舒服的就是右側Shift的面積還是小了一些,被方向「」鍵侵佔了一部分,另外,打字的時候手掌拇指外側的部分很容易誤觸觸摸板,雖然可以關閉觸摸板,但是,在外面使用的時候並沒有滑鼠,需要用到觸摸板的時候還是挺多的,關關開開的很麻煩

其次就是,鍵盤整體是比掌托低的,應該是為了在不碰到屏幕的情況下拉長鍵程,將鍵盤做的低於掌托,凹下去了,這樣帶來的手感就是,你的鍵位和掌托不在同一個水平面內,說不上來的感覺,像我這樣機械鍵盤用多了,會有點彆扭的感覺。鍵盤的背光還是非常清晰的,不錯,亮度可調,各種照明條件都聽柔和的

3、觸摸板

觸摸板的整體手感還是挺不錯的,挺滑的,反應也十分的靈敏,是的,沒有一些本子拖拽的感覺。但是,觸摸板的手勢,特別是雙指下滑翻頁的功能,經常用不了,不知道什麼情況

指紋識別和觸摸板整合到了一起,指紋是真的方便,開機按一下,不用輸密碼,即高效又優雅還裝逼

不過指紋的面積還是很小的,幾乎不能覆蓋整個指肚,不過,貌似這並不影響指紋識別速度。就是指紋是突出觸摸板的,並不是常見的或者是手機上的稍微凹陷的,不是很習慣

觸摸板的下部有隱藏式的一體按鍵,手感超級差,特別硬,不用點力氣都按不動,特別是拖拽等需要長按的時候,經常會操作失敗

4、拓展能力

筆記本的右側有電源介面、HDMI視頻輸出介面、Type-C介面和耳機一體介面。蘑菇最不喜歡的就是電源介面不是Type-C,如果是Type-C介面供電,支持PD快充,那麼日常使用就更方便了,反正現在的旗艦手機都支持PD快充,一個PD充電器,一根CC線,一個PD移動電源,就可以組成超長續航、便攜的移動系統

右側有兩個USB3.0介面,Type-A的,但是距離很近,會不會打架不敢保證。旁邊是Type-C介面和SD讀卡器,最左側是一個鎖孔,感覺這個鎖孔沒什麼用啊

SD讀卡器還是很好用的,日常傳點照片超級方便,另外,如果使用SD卡當作移動存儲設備,也是極好的。一個SD卡存儲盒,體積、容量、安全性、兼容性都是非常不錯的

5、外放音質

不知道你們怎麼看筆記本的外放音質,個人感覺這是個癢點功能,外放優秀,確實很好,但是也沒什麼用,就好像手機的外放音質一樣,筆記本如果定位便攜的話,很多時候就和手機的體驗差不多了,性能、屏幕、鍵盤、續航才是重要的,真的要求音質的話,耳機、藍牙耳機、降噪耳機,能連接手機的、不能連接手機的,電腦都能連接,畢竟現在擁有3.5mm耳機介面的旗艦手機不多了

開關機鍵旁邊長得很像音響,但並不是,剛開始,我看這個音響面積,還以為這款筆記本的音響表現非常優秀呢

透光直接就能看穿

D面的角落才是音響的發聲單元,音質比較一般,低頻幾乎沒有,聽歌像是在敲鐵。不過,如果平放的話,音響和平整的桌面形成共鳴,音質會提高一些,抬起一些就會變差

6、續航

在外面待了好幾天,蘑菇從來沒有擔心過筆記本的續航問題,拿出就用,必要的時候就充電。蘑菇不是圖書館黨,這是筆記本,也不是手機。日常在高鐵上擼稿子,2個小時左右,電量還有80左右,屏幕亮度最高。

六、總結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現在的輕薄本,反正,在蘑菇心中,這樣的本子越來越接近於完美,適應性越來越廣泛。之前,輕薄本的體驗都非常差勁,體驗優秀的輕薄本的售價都來到萬元左右了,即使這樣,萬元的輕薄本的性能還是非常的落後的,只能輕度辦公。

隨著cpu和gpu技術的發展,相同功耗下的性能也越來越強,輕薄本也不是只能輕度辦公了,偶爾處理處理圖片之類的也毫無壓力,睿頻4G的四核心八線程低壓i7了解一下;m.2固態的出現,讓固態的體積進一步縮小,提供遠超2.5英寸固態性能的同時,體積卻只是其的幾分之一;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可以將pcb的面積做的越來越小,輕薄本內部也可以有更多的空間留給散熱和電池,既能提升散熱性能,還能帶來長續航,8小時持續使用應該問題不大,這個續航對於蘑菇來說完全夠用了

優點:

1、金屬外殼的質感和外觀都很不錯,在A面和C面使用金屬,面子和里子都有了,鋁合金的材質也不會太涼,在需要的地方使用金屬,不需要的地方使用塑料來減重,這個取捨機械革命S1想的很清楚

2、屏幕的屏佔比很高,素質也很優秀,72%的NTSC色域,這個價位、這個配置的產品還擁有這個品質的屏幕真的很少。對於14寸的屏幕尺寸來說1080P的解析度挺不錯的,蘑菇視力不錯,100%使用,從來不用150%放大

3、鍵盤的面積很大,鍵程相對來講算是比較長的,畢竟這只是一個重1.18Kg的筆記本。絕對的鍵盤手感肯定比不過蘑菇手裡的X230,但那是一台自重1.5Kg,厚度在2cm以上的產品

4、性能非常優秀,雖然沒有用XTU仔細的看機械革命S1給這顆i7-8550U提供了多少的功耗,但是性能或許可以說是輕薄本最強的了,長時間單烤FPU,四核睿頻2.2-2.4之間跳動。和亮眼的cpu性能相匹配的是同樣很亮眼的MX150性能,gpu核心頻率在1500mHz上下,和那些核心頻率只有1000mHz的MX150差距很大,一個身位可以輕鬆拉開

5、筆記本的散熱配置還是很不錯的,cpu和gpu獨立散熱,雙風扇散熱管,出門在外輕度辦公的時候,獨顯部分一點溫度都沒有,cpu的溫度也僅僅只有35℃(高鐵上,空調很足),風扇轉速才1500左右,完全聽不到噪音,靠近也只能感受到很微弱的風量。不要看之前進行溫度壓力測試時筆記本的各種溫度各種高,室溫30℃、強大的性能才有如此大量的發熱,那個時候的機械革命S1已經可以輕度客串傳統的遊戲影印本了

6、內存可以更換,不是板載,如果需要,可以更換容量更大、頻率更高的內存

缺點:

1、個人認為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這款筆記本採用了傳統的DC介面供電,沒有趕上潮流使用Type-C供電,如果再加上一個全功能的Type-c介面,這款筆記本就更完美了

2、單通道的內存是一個不算多麼大的問題,但是如果雙通道的話,那肯定更好,比如說板載8G內存,再留一個內存插槽,有點雞蛋裡挑骨頭了

謝謝大家!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裝機僅需15min!純小白也能學會的裝機掃盲貼來了!
帶渦輪增壓的全面屏手機:榮耀Play智能手機評測及對比測試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