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巴霍巴利王2》: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豪傑自短命

《巴霍巴利王2》: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豪傑自短命

男人的世界有什麼?——權力、財富、女人、陰謀。

英雄的世界有什麼?——正直、友情、愛情、無私。

Oka Praanam

 巴霍巴利王2終結 影視原聲

M. M. Keeravani 

00:00/02:57

電影《巴霍巴利王2:終結》,正是一場真英雄巴霍巴利和鐵男人巴拉之間的角斗。

與電影史上無數優秀電影一樣,《巴霍巴利王2》的成功,也源自突出了完美的英雄主義和傳遞了真善美的普世價值。

在擊退蠻族進攻中的傑出表現,讓巴霍巴利在與兄弟巴拉的王儲之爭中佔據上風。失勢的巴拉卻意外提出了要迎娶提婆犀那公主,在外遊歷的巴霍巴利不明就裡按照母親的密令,把提婆犀那公主帶回了國都。

但是,他和提婆犀那公主都想錯了,王后要將公主許配給巴拉,以安慰他在權力鬥爭中的失落。

信守那個愛情的承諾,巴霍巴利將失去王位,還會弄僵與母親、弟弟的關係;遵從母親的旨意,把公主讓給弟弟,又違背了母親從小的教誨和內心的初衷。

凡人會在愛情和權力之間權衡考量,而英雄則從來不會。巴霍巴利毫無遲疑地選擇了放棄王位,和提婆犀那公主在一起。

失去王位,退居統帥的巴霍巴利絲毫沒有表現出失落和不快,在弟弟的登基大典上,他像一位忠實勇敢的僕從去捍衛君主的尊嚴,毫無二心。

但人氣高漲、民心所向的巴霍巴利還是引起了弟弟的猜忌,他很快被撤去了統帥的職務。

在權力的籠絡之後,一旦開始奪權,就意味著瘋狂的血洗。

但真正點燃了巴拉胸中殺機的,恰恰是提婆犀那公主,在她心目中,那個本來就是巴霍巴利的王位,因為太后一時糊塗錯立他人,應該找機會奪回來。她不僅這麼想,還在太后、朝臣和巴拉面前公然發出挑釁。

謀殺巴霍巴利的計劃終於出爐了,在借刀殺人的詭計下,巴霍巴利死於母親的追殺令。

這就是大英雄巴霍巴利的悲劇結局:他一生從沒迷戀過權力,卻死於權力之爭;他一生敬愛自己的母親,卻死於母親親手下達的死刑判決書;他禮讓兄弟,卻死於兄弟的陰謀;他為愛情放棄了至高權力,卻死於妻子的不理智

他把對愛情的承諾看得比權力、江山重要,有項羽般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天縱豪情;他把權力當做造福國民的工具,毫不貪戀,又有著如華盛頓、孫中山般的大公無私。

他是個幾無瑕疵的英雄,如果說有,那就是對弟弟的野心絲毫不加防範,但這並不是他的失敗,反而襯托出的他的高尚——他是個真正的君子,不僅不玩弄權謀,連對於權謀的概念都沒有

他的重情重義、大公無私,是古往今來人類最寶貴的品質,巴霍巴利不僅是印度神話中的英雄,更是全人類所有神話、歷史中的英雄縮影。

對於巴霍巴利的最終悲劇,有人說:巴霍巴利可以先把公主讓給弟弟,執掌大權後再把弟弟處死,要回公主;甚至在擁有兵權和廣泛民意支持的情況下,發動兵變。

是的,從可操作性和權謀家的視角來看,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古今中外歷史不乏這樣的例子。

但那個正直、坦蕩、偉大、無私的英雄,他永遠是巴霍巴利,不是李世民。

因為他是巴霍巴利,所以註定悲劇落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書生 的精彩文章:

我不是潘金蓮

TAG:江南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