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營養專家的吃油指南,一表讀懂每種油的「小脾氣」

營養專家的吃油指南,一表讀懂每種油的「小脾氣」

表格收藏夾·第二期

表格雖小,內有乾坤。大家好,我是「表哥」,一個話雖不多,但能說到「點」上的醫學編輯。

《生命時報》全新推出「表格收藏夾」欄目,用一張表把身體一眼看穿,讓疾病一掃而光,將健康一鍵收藏。

「吃油」對人體來說至關重要:

油富含磷脂植物固醇

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

是高效的能量來源

協助補充脂溶性維生素

增加菜肴的色香味……

可是,你真的了解每種油的特點嗎?一張表格告訴你答案。

表哥劃重點

焯煮菜、做湯:可選用亞麻籽油、芝麻油、初榨橄欖油等。

拌冷盤:可選用淡綠色的初榨橄欖油。

日常炒菜:油溫不超過180℃,可以選用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鍊橄欖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注意控制好加熱溫度,盡量別讓鍋冒很多油煙。

爆炒和煎炸:如果一定要用這種烹飪方式,使用耐熱的豬油、黃油、牛油、椰子油、棕櫚油等最合適。

不要長期吃一種,最好經常換著吃不同類型的油。

吃油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學習選擇、用量、烹飪等方面的知識,才能發揮油的價值,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1

不同人群優先選擇不同的油

豆製品吃得多的人,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充分,可選擇橄欖油、茶籽油、花生油、米糠油等,含更多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

常吃豬牛羊肉的人,已經從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動物脂肪,可適當吃些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肉吃得少的人,偶爾可用動物油烹調,比如把燉排骨的浮油,放涼後撈出來煮冬瓜等。

素食主義者,可以選擇茶籽油、橄欖油、花生油、米糠油、亞麻籽油等。

心臟病患者,應該優先選擇茶籽油、橄欖油、低芥酸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等。

血脂高人群,應該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建議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

2

吃油要「點到為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烹調油每日推薦攝入量為25~30克,但調查發現,我國八成家庭每天攝入食用油量超標。

建議將全家每天應吃的油量倒入一個碗中,三餐用油只從裡面取,培養少用油的習慣。

推薦多用蒸、煮、燉、水滑、熘、拌、汆等少油的烹飪方式,同時少吃油炸食品。

餐館菜肴一般都是高油高鹽,減少在外就餐頻率,利於控制油脂攝入。即使下館子,記得少點地三鮮、干鍋土豆、干煸豆角等高油菜肴。

3

烹調時注意控制溫度

不少家庭習慣等到油鍋冒煙時再放菜,此時油溫已超過200℃,可能產生丙烯酸、苯、甲醛、巴豆醛等有害物質。

日常烹調時,油溫應控制在150℃~180℃,鍋中放油的同時,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條蔥絲,當筷子、蔥絲四周冒出較多小氣泡時,就可以下菜了。

炸過東西的油,不要用來二次或多次油炸,反覆高溫加熱會使食用油產生反式脂肪酸和致癌物。

本期智囊團

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 左小霞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何計國

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 王興國

本期編輯:王曉晴 製圖:靳豐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幾個小動作檢查你的身體缺什麼,趕快自查一下
【嚴肅談性】白頭偕老的夫妻,在這6件事上都很有默契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