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品珍堂說瓷:元代之後偏窯口瓷器識別舉例

品珍堂說瓷:元代之後偏窯口瓷器識別舉例

景德鎮在元代青花瓷成熟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明、清時期為官窯所在地,其民窯產品佔領了全國市場。其它偏遠窯場相繼衰落,處於次要位置,胎釉質、彩料不如景德鎮大窯口,工藝、技術等也相應滯後,只能生產低檔大宗產品,維持生機。

1

圖1.1-1.5青白釉碗:釉不到底有宋代特徵。但足牆寬,有不明顯乳突,器口也沒有變化等與宋、元時期正窯口瓷器有明顯區別;斷代只能下移不應上推,偏窯口至時碗內採用澀圈疊燒的多,綜合比對此碗是明早期福建閩北窯口。

3

圖2.1-2.5青花碗(缸)帶墊燒澀圈瓷片:底足有手抓浸釉痕,見圖2.1;底足中心兩字應為」興利「,見圖2.2,解放後才出現「興」字簡化字。青花發色灰黑,為土青;胎色灰黃,多孔隙,雜質多 。

據窯址考古資料顯示:

1)會昌縣右水鄉右水村發現明代中期青花瓷窯,從現場散落的大量瓷片可以看到,當時燒造大量採用澀圈疊燒方式;

2)南泊古瓷窯遺址,位於浮梁縣旁邊,該窯址燒造年代在明中期,是明代生產民間日用粗瓷規模較大的窯場。主要燒造青花瓷和白瓷,胎質略粗,裝燒工藝為澀圈迭燒一種形式,多在底心草書體「福」、「壽」字樣,筆法隨意。

該瓷片主要特徵與這兩個明中期偏窯口所產器物基本相同。

3

圖3.1-3.7茶葉沫碗:撇口過高、直,弧度不夠,缺乏形體美;民國之前胎土人工淘冼、揉泥達不到這麼乾淨、細膩,顯得胎骨細白,且過於堅緻;釉面火氣仍較重,釉色不是魚肚白;最關鍵宋、金至民國一般刮釉疊燒,而這件是碗內底心一圈未施釉,然後加白釉形成一太陽形,這與古瓷疊燒刮釉成墊圈形天壤之別。但它沒有人為作舊,與八、九十年代仿品不一樣。五十年代普通日用瓷有這種碗,看底足胎質、胎色不是景德鎮窯口,適合其周圍祁門或樂平偏窯口。挑選茶葉沬是一個冷門品種,內碗心澀圈疊燒加大產量,降低成本。

圖1.1:青白釉碗

圖1.2:青白釉碗底足

圖1.3:青白釉碗釉面開片

圖1.4:青白釉碗外壁不滿釉

圖1.5:青白釉碗內疊燒澀圈

圖2.1:青花碗或缸底足瓷片

圖2.2:青花碗或缸底內部「興利「字

圖2.3:青花碗或缸底足瓷片

圖2.4:青花碗或缸底足瓷片

圖2.5:青花碗或缸底足瓷片

圖3.1:茶葉沫碗

圖3.2:茶葉沫碗

圖3.3:茶葉沫碗

圖3.4:茶葉沫碗底足

圖3.5:茶葉沫碗內疊燒澀圈

圖3.6:茶葉沫碗

圖3.7:茶葉沫碗圈足露胎處放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品珍堂 的精彩文章:

TAG:南京品珍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