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貫穿人一生的五大道德難題,你會如何選擇?

貫穿人一生的五大道德難題,你會如何選擇?

道德難題

1、文化習俗與普世價值

古波斯國王大流士在旅途中遇不同習俗:卡雷遜(一個印第安部落)人吃父親屍體;希臘人把死者火葬。於是召二者,問希臘人如何能讓他們吃父親屍體,問卡雷遜人如何能讓他們燒掉父親屍體,皆驚恐。(希羅多德《歷史》)

結論:不同文化習俗有不同道德規範,無所謂對錯?否。

再舉一例。在伊朗,女性通姦被處亂石砸死極刑。在文明國家不是問題。也無所謂對錯?

道德判斷,特殊國情要服從普世價值。

道德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具體的道德規範,因為文化傳統、宗教、習俗的不同,差異可能非常大。但是道德還有一個更高的層次,就是人性,應該用這個更高的層次來判斷具體道德規範的對錯。

不過,在一個落後乃至野蠻習俗佔據統治地位的地方,你拿普世價值說事還真沒有用。比如請回答:如果一個食人族酋長決定吃你,你怎樣說服他,讓他相信這是錯的?

2、手段和目的

善意的謊言——

二戰期間,荷蘭漁民用船偷運猶太難民去英國,遇納粹巡邏船攔截,就撒謊以獲放行。手段(撒謊)不合道德,目的(救無辜者)合道德。在道德序列上,後者更高。

親人絕症,如告以真相,會迅速崩潰。也屬此類。

比較複雜的情況——

恐怖分子安放炸彈,會使大量平民死亡。要讓他說出地點,唯一辦法是在他面前拷打其無辜的兒子。手段(拷打無辜者)不合道德,目的(救大量平民)合道德。但很難說拷打無辜者是較小的惡。

3、兩難選擇

列車失控,前方有40人施工,如扳道,那裡只有5人。是殺少數人,還是聽任多人死?

電影《索菲的選擇》。

現實中的抉擇——

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

事後,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有的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

我聽了人們的議論,也感到疑惑難決: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應該救妻子呢,還是救孩子?

於是我去拜訪那個農民,問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他答道:「我什麼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邊,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當我返回時,孩子已經被洪水沖走了。」

歸途上,我琢磨著農民的話,對自己說: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豈非多半如此?

4、殺生和動物權利

反對殺生的理由——

1)生命輪迴和平等。

佛教。弘一法師。

畢達哥拉斯。有一次看見有人打小狗,喝道:住手!他是朋友,也有人的靈魂。

2)動物情感和權利。

只是出於精神的狹隘、過分的自愛和對其他生物的輕視,才會有人拒絕承認動物也有靈魂和來生。世界不是只為人類創造的,它也是其他生物的世界,人類的使命是用同情來統治動物。

——摩爾(Henry More,1614-1687)

任何動物,無論屬於什麼種,只要它明確地顯示出了某種社會本能,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那種本能,它也就無可避免地會擁有一種道德感或者良知,其所受的限制只在於智力的程度。事實上,要想擁有這個方面的社會性,關鍵不在於語言而在於同情。

——達爾文

會有那麼一天,所有別的種類的動物也會獲得那些只有暴君才能從它們那裡將其剝奪的權利。問題不在於它們能否運用理性,能否說話,而在於它們會不會感到痛苦。

——邊沁

動物是我的朋友,我不吃我的朋友。

——蕭伯納

3)對人類倫理的影響。

最先被殺死吃掉的動物是凶蠻的野獸,接著被捕捉的是鳥和魚。然後,人類在嘗試和練習了對這些生命的謀殺之後,又轉向耕作的牛、為我們提供衣服的羊、看護我們家園的公雞。最後,我們的慾望逐漸膨脹,於是開始殺人,進行戰爭和屠殺。

——普魯塔克

由於對動物殘忍,人會變得對人也殘忍。

——阿奎那

動物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目的是人,因此我們可以以任何我們喜歡的方式使用動物。虐待動物之所以是錯的,原因在於對動物殘忍的人在與人打交道時也會變得特別狠心。

——康德

人類對動物的暴力和濫用如果不加收束,必然會導致人類對自己也使用同樣的手段。那些看輕非人類生物的生命或者福扯的人必然是不公正的,如果沒有外在法律的約束,他對人也會同樣殘忍。

——摩爾

一個對同類真正有同情心的人,把同情心延伸到動物身上,實在是最自然的事情。同樣,那些肆意虐待和殘害動物的傢伙,我們可以斷定他們對同類也一定是冷酷的。因此,是否善待動物,所涉及的就不只是動物的命運,其結果也會體現在人身上,對道德發生重大影響。在這個意義上,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道,救贖動物就是人類的精神自救。

難題:不殺生的界限。

5、優生與人權

優生主張早已有之。殺死有缺陷嬰兒在各民族曾是正當行為。

為了把種群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應該只選取優良個體結合所產生的後代,而不選取劣等個體結合所產生的後代。不過這個程序必須秘密進行,否則我們的種群會爆發叛亂。

如果交配是在完全沒有約束的狀態下發生,那絕對是一種罪惡。

——柏拉圖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1923)開頭描述一個孵化與調節中心,忙碌而又有秩序地培育試管嬰兒。已成事實。

基因工程。已能:識別和淘汰基因有缺陷的胎兒(嬰兒);修改基因;克隆。

正方:優生有益於人類種群品質的提高和人類總體幸福。

反方:1)技術對生育的干預必須有邊界,否則必損害人類基本倫理價值,例如:自然生育過程產生的親情;個體生命的獨特性和尊嚴。2)優生權利的控制和分配必導致專制。3)生育權是基本人權,不可剝奪。

朋友們大家好,周國平老師關閉了其他收費問答欄目,開設了免費問答專用公眾號,歡迎大家關注,將你在生活、學習、情感上的問題提交到公眾號後台,周老師不定期回答大家的問題。

機會難得,大家快來提問吧~

關注我們

薦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在中年以後應有的境界
我們心裡都住著一個老靈魂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