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老照片里的廬山三大名寺與五大叢林:尤為珍貴的是廬山大林寺與歸宗寺

老照片里的廬山三大名寺與五大叢林:尤為珍貴的是廬山大林寺與歸宗寺

廬山

是一座宗教名山

千百年來

廬山與宗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高僧名道輩出

信徒雲集

宗教的興衰沉浮

極大地影響了

自秦漢以後

廬山近兩千年歷史的面貌

以佛教為例,東晉、南朝時期,廬山便已發展成為南方佛教中心和譯經基地。「廬阜招提三百所」、「僧居五百住廬峰」、「廬山到處是浮圖」、「山游不見發人」......都是對廬山佛教興盛情形的描述。

這裡高僧大德輩出、名寺大院林立、佛教各宗派並存、禪學佛理豐富。尤其以三大名寺、五大叢林最具代表性。

廬山三大名寺

西林寺

公元377年,以清散之風著稱的名僧慧永自襄陽南下,途經廬山,受到江州刺史陶范的優待。陶范在廬山北麓香爐峰下為慧永建造起一座「長廊繞澗,斜砌環池」的西林寺,供其安禪弘法。

慧永三十六年如一日,「跡不入俗,影不出山」,終年布衣素食,清心克己,敬重香客,語不傷物,自身修養達到很高境界,開創一代禪風。

進入唐宋,西林寺受到朝廷高度重視。唐玄宗敕建石塔,賜田百頃,給予免稅權;宋太宗賜寺以「太平興國乾明禪寺」額,西林為禪寺肇基於此;宋真宗景德年間,敕建殿宇廊廡,西林寺達到鼎盛時期,成為海內歸一的名寺,被譽為「廬山北山第一寺」。

名人雅士或游觀,或憩止,揮灑筆墨,在西林寺留下了許多詠懷之作。其中,以宋代大文豪蘇軾的《題西林壁》最為知名。「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東坡的千古名句,惹得群峰萬壑間從此飄蕩起說不盡的禪趣。

廬山三大名寺

東林寺

日升日落間,東林寺的晨鐘暮鼓已經響徹了廬山北麓1600多個年頭。這裡是「佛教中國化」的基地,是「中國佛教化」的起點,是佛教凈土宗的祖庭。

公元386年,久慕慧遠大師之名的江州刺史桓伊在西林寺的東邊為慧遠建造了一座寺院,名為東林寺。佛學宗師慧遠在這裡卜居三十六載,直至圓寂,完成了古印度佛學漸進為中國佛學的一次偉大過渡。

慧遠是「中國佛教化」和「佛教中國化」的第一人,是大乘般若學的倡導者和集大成者,開創了念佛法門,是凈土宗初祖。

他在廬山授徒弘法,寫下了《沙門不敬王者論》、《明報應論》、《三報論》、《沙門袒服論》,就「因果報應論」和「神不滅論」進行了集中論證和精闢闡發,獨具一格地提出了「形盡神不滅」和「法性論」的佛學理論。這個觀點,影響深遠,直到如今。

東林寺銅塔

東林寺自慧遠創構以來,歷千餘年名聲不衰,「鐘磬之音不絕」,文人墨客、香客居士紛至沓來,留下了燦若繁星的珍貴文物和古迹。

廬山三大名寺

大林寺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膾炙人口的詠桃花詩,詩中所提及的山寺便是廬山山上最古老的梵剎——大林寺。

公元390年,慧遠大師高足曇詵在廬山山頂大林峰建大林寺,開講佛法,用心精勤,五十年不衰。大林寺四面峰環,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清野脫俗,「若別造一世界者」,實匡廬間第一境。唐以後,大林寺迭遭災禍,南宋初、元末、清嘉慶時「數毀於火」,僧遁寺荒,其間雖有復建,但規模始終未能超過唐代。

1922年,為推廣世界佛教盛意起見,佛教界享有盛譽的太虛大師等在大林寺寺址附近仿照西式建築構建了講經堂,隨後建樓房五間,大林蓮社及放生池等,連續幾個夏天講經於此。

1923年,有中、日、英、法、德、芬蘭等國佛教代表參加的世界佛教徒聯合會在大林寺召開,揭開了中國近代佛教史上重要的一頁。

1926年,弘一大師應邀來此參加金光明法會,在法會期間完成了「畢生寫經之冠」——《華嚴經十迴向品初迴向章》。

1961年,廬山修建如琴湖水庫,大林寺淹沒於湖底。

廬山五大叢林

歸宗寺

歸宗寺建於公元340年,是廬山自古以來見諸史載的第一座寺院。舊寺山門上大書橫額「江右第一山」,便是歸宗寺悠久歷史和輝煌時期的見證。

相傳,時「書聖」王羲之守潯陽,在廬山南麓金輪峰下建起一座別墅,作為養鵝習字的居所。東晉時有舍宅為寺的風氣,王羲之離開廬山時,便將別墅舍給西域高僧達摩多羅為寺院。

王羲之洗墨池

歸宗寺背負形狀如輪,有號稱廬山「第一峰」的金輪峰,峰上原有佛陀耶舍所建的舍利鐵塔,為廬山最古老的鐵塔,與東林寺金剛銅塔並稱「廬山雙美」,後遭日軍炮毀。

歸宗寺舍利鐵塔

歸宗寺古樟遍地,翠竹叢生,景色秀麗奇特,寺後有玉簾泉瀑布,蔚為壯觀。

廬山五大叢林

秀峰寺

秀峰寺原名開先寺,建於公元951年,,雲門宗高僧輩出。據史載,南唐中主李璟在未登帝位之前,於廬山南麓鶴鳴峰下築讀書台棲居讀書。當他離山赴金陵登基後,覺得在讀書台的幾年並沒有白費光陰,學到的一些韜略與詩文助他順利地登上了帝位,遂將讀書台施捨為寺院,並取名開先寺,意思是這個讀書台開了做皇帝的先聲。

公元1707年,康熙皇帝巡江南,召開先寺主持心壁禪師同行,親加撫慰和禮問,並御書「秀峰寺」匾額相賜,開先寺由此更名。

秀峰寺古碑刻在廬山諸剎中首屈一指,除了康熙御筆碑刻,著名的有唐代石刻觀音像、顏真卿《大唐中興頌》、黃庭堅《七佛偈》、王陽明《記功碑》以及米芾的《第一山》等。

廬山五大叢林

棲賢寺

棲賢寺建寺始於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由咨議參軍張希奏置,初名寶庵寺。唐代詩人李渤初在白鹿洞棲隱,後遷隱至棲賢寺。

觀音橋

寺旁有「茶聖」陸羽品評的天下第六泉——招隱泉;以奇勝著稱的廬山棲賢谷靜佇於後;碧綠深幽的玉淵、金井二潭集聚於側;宋代所建觀音橋被譽為「南國橋樑明珠」,橋身用巨石首尾相接,凹凸相楔,構思奇巧、鬼斧神工;歷來被譽為「天下之至觀」,「攬勝者所樂道」之區。

五百羅漢圖

清代畫家許從龍歷時六年繪製而成的兩百幅《五百羅漢圖》是廬山的「鎮山之寶」,最初便供奉在棲賢寺內。

廬山五大叢林

萬杉寺

萬杉寺坐落在慶雲峰下,建於梁代,唐代名曰慶雲院。宋真宗景德年間,僧大超來寺住持,持之不懈,堅忍苦行,在寺周圍「手植杉萬本」,使慶雲院成為「門前松徑深,屋後杉色秀」的清幽禪宇,聲名遠播。宋天聖年間,仁宗皇帝賜名「萬杉寺」,並御書「金佛寶殿」匾額。

順治年間,被譽為「禪宗最上中之最上者」臨濟宗三十三世僧剖玉入主萬杉寺,大力開講,悉心收徒,整飭禪林,名震山南。萬杉寺成為了臨濟宗的重要弘法基地和代表性禪宇。

五爪樟

萬杉寺以萬本青杉著稱於世,幾株巨樟,大可合抱,尤其以生出五乾的「五爪樟」最為珍奇。

廬山五大叢林

海會寺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這是李白所寫的廬山五老峰詩。從海會寺仰望五老峰,「蒼顏嶙峋,如金芙蓉上矗青天」,是觀五老峰遠景的最佳視角,也最能體會「青天削出金芙蓉」的詩境。

海會寺背山面湖,形勝極佳,於公元1618年建寺。同治年間,高僧海印來寺駐錫,海會寺香火鼎盛。彼時佛殿宏敞,藏經閣華麗莊嚴,寺田三百多畝,山場廣大,以風景絕勝、殿宇巍峨、富足繁華而著稱。

海印弟子普超和尚歷十五寒暑,「劙掌刺血」而成的八十卷本《華嚴經》,被視為佛界珍寶,藏於海會寺藏經閣,許多軍政要員及知名學者皆登寺「拜觀血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賢法師 的精彩文章:

沙出壁裂——敦煌藏經洞發現祭
斬首之痛!天龍山石窟被毀90年祭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