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魔法歲月:0 6歲孩子的精神世界》

《魔法歲月:0 6歲孩子的精神世界》

嬰幼兒出現的大量問題都發生在向新發展階段過渡的關鍵期,並沒有哪種育兒方法適用於所有的孩子,只有針對某個孩子在其發展過程中的某個階段的育兒方法。如果父母發現自己在管教孩子時簡直是束手無策,那麼最好坐下來想一想什麼地方出了差錯,是什麼在破壞親子關係。

塞爾瑪.弗雷伯格,美國幼兒心理健康和發展精神衛生治療領域創始人之一,著名兒童精神分析專家。美國加州大學附屬舊金山總醫院親子項目負責人,密歇根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曾為患有情緒障礙的兒童創立多個兒童發展項目。

她的著作《魔法歲月:0~6歲孩子的精神世界》暢銷美國50年,最初發表於1959年,深受讀者歡迎,獲得廣泛讚譽。它還被譯成丹麥語、希伯來語、瑞典語、法語、挪威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德語、西班牙語和日語,獲得1959年美國兒童研究協會的年度圖書大獎。

養兒育女這件事,沒有家庭小竅門、使用指南或者萬能處方,靠的是理解和思考,甚至常常是那個與孩子關係親密的家長的直覺在關鍵時刻起了作用。然而,在學齡前兒童所呈現的問題面前,有時成年人的直覺和想像也完全沒用,因為我們早已忘記自己的幼年生活,因而很難進入幼兒的內心世界。

一本書如果想真正貼合實際,只描述典型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是不夠的,還必須剖析孩子的精神生活,並且從兒童發展規律和社會文化習慣中,總結出養育孩子的原則。

作者把童年早期分成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出生到18 個月;第二個階段是從第18 個月到3 歲;第三個階段是從3 歲到6 歲。本書將每個發展階段都作為一個單獨的部分,每部分先用一兩章介紹孩子的人格發展狀況,接著再探討養育孩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

如果我們了解孩子發展的過程,就會發現每個發展階段他們都有特定的問題。父母在幫助孩子時所採用的方法必須結合他們在發展進程中特定階段的心智稟賦來考慮。這意味著,直接討論「童年焦慮」或「童年的管教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2歲孩子的焦慮與5 歲孩子的焦慮是不一樣的。比如,一個小男孩,他在2歲到5 歲這三年間,一直認為自己的床底下藏著同一條鱷魚,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他2歲時想像的鱷魚與他5 歲時想像的鱷魚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孩子2歲時,你處理這條鱷魚的辦法與孩子5 歲時處理的方法也會不一樣。

2歲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好,而且,在處理鱷魚這個問題時還存在其他困難,因為他相信床底下有條鱷魚。而5 歲的孩子有能力與我們討論鱷魚的問題,並且,還有一點也對我們有利——他並非真的相信床底下有鱷魚。因此,一本能夠滿足父母實際需要的書,既要從2歲孩子的角度,也要從5 歲孩子的角度來幫助處理鱷魚問題。

同樣,在「管教」孩子時,我們教2歲孩子和5 歲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的方法也應該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管教行之有效,就必須了解2歲孩子的特點,知道他控制衝動的能力發展到了哪種程度;也必須了解5 歲孩子的特點,他已經具備了哪些能與我們的管教相匹配的能力。如果我們知道5 歲孩子已經形成或者開始形成良知和自我控制能力,那麼,我們就可以用良知來教育他。如果我們知道2歲孩子還做不到自我控制,我們在管教時就要考慮到孩子的自我控制體系還不夠完善,同時也要兼顧促進孩子形成良知。顯然,我們應該用不同的方法管教2歲孩子和5 歲孩子。所以,我們再次看到,在討論管教孩子的原則和方法時,不能脫離孩子具體的發展階段。

親子教育專家陳禾評價道:當為孩子的教養問題而束手無策時,一般父母都是以自己的經驗來解釋孩子的行為動機,但實際上,孩子成長的列車卻賓士在另一條軌道上。本書作者幫助你找到孩子的心理、思想與行為的軌跡,讓你恍然大悟——原來孩子的教養可以這麼輕鬆自如。

目 錄

推薦序 父母們,請控制你的保護欲/ Ⅰ

前 言 洞察「魔法師」的精神生活/ Ⅴ

第一幕 魔法歲月里的秘密:養育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001

第1章 尋找女巫和食人魔/ 002

養育孩子前值得學習的心理學知識

孩子能對危險進行自我抵禦

想像、智力和心理健康

第二幕 「魔法師」上場了:最初的18 個月/ 023

第2章 「魔法師」的真愛/ 024

新生兒的內心世界

寶寶為什麼會微笑

區分自己與外部世界

世界是一塊巨大的拼圖

違拗期來了

第3章 與文明格格不入/ 050

寶寶哭了,抱還是不抱

按需餵養還是按時餵養

理解寶寶的分離焦慮

父母是規則的制定者

開始排便訓練

第三幕 奇妙的咒語:18 個月到3 歲/ 079

第4章 語言是控制衝動的咒語/ 080

魔法師即將失去魔法

控制衝動的咒語誕生

向大人國啟航

我和「我」的較量

第5章 認識現實世界/ 112

良知形成

孩子自控力的弱點

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第四幕 最後的魔力:3 歲到6 歲/ 137

第6章 原來「我」不是宇宙中心/ 138

理性思考脫胎於魔法思維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愛上」爸爸或媽媽

第7章 性教育的內容不僅僅是性/ 161

性教育的意義

應該滿足孩子對性的多少好奇心

孩子的性別認同

第8章 孩子的是非觀形成/ 184

良知並非與生俱來

管教的含義

實施有效的懲罰

孩子有感受痛苦與表達憤怒的權利

第五幕 很久很久以後: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 215

第9章 父母的愛無可替代/ 216

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

模範託兒所的經驗教訓

譯者後記/ 22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的精彩文章:

好朋友必備的十種品質

TAG: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