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衝突、貧困、歧視:全球12億兒童面臨生存威脅

衝突、貧困、歧視:全球12億兒童面臨生存威脅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兒童節。

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非營利組織「拯救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在節日前夕發布了一份最新報告,稱世界上仍有超過一半的兒童正面臨多種生存的威脅。其中最主要的威脅有三種:

衝突、貧困和針對女童的性別歧視。

報告顯示,全球大約有12億兒童正在遭受上述三種威脅中至少一種威脅的折磨;其中,更有1.53億兒童同時飽受三種威脅之苦。

僅僅因為是女孩,或者父母貧困,或者出生於戰亂地區,他或她便被迫過上一種和其他半數兒童截然不同的生活。除了營養不良導致疾病纏身,很多孩子為了協助家庭改善生活,還不得不去做童工,或者早早嫁人。

根據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兒童在「夭折、營養不良、教育缺失、逼婚、早孕和強迫勞動」等六大問題上的具體情況,「拯救兒童會」連續第二年制定了全球175個國家和地區的「童年缺失指數」(End of Childhood Index)。滿分1000分:

940分或以上:幾乎不存在童年缺失問題;

760-939分:一些兒童存在童年缺失問題;

600-759分:很多兒童存在童年缺失問題;

380-599分:大多數兒童存在童年缺失問題;

379分或以下:幾乎所有兒童都存在童年缺失問題。

根據報告的最新統計,得分最高、兒童生存狀況最理想的十個國家分別是新加坡、斯洛維尼亞、挪威、瑞典、芬蘭、愛爾蘭、荷蘭、冰島、義大利和韓國。其中亞洲國家2個、歐洲國家8個,北歐國家表現尤為突出。

而得分最低、兒童生存狀況最惡劣的十個國家全在非洲:剛果(金)、獅子山、幾內亞、奈及利亞、索馬利亞、南蘇丹、查德、中非、馬里和尼日

在這175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以939分的得分,位列第40。

和去年相比,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在榜單上的排名都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報告也發現,兒童的生存狀況與國家的綜合實力並不一定存在正比關係。

例如,儘管經濟、軍事和科技實力強大,但美國(第36)、俄羅斯(第37)和中國(第40)的排名仍然要落後於大多數歐洲國家。

此外,報告還顯示,在一些高收入的發達國家內部,還存在兒童生存狀況嚴重不平等的問題。

例如,美國原住民社區嬰幼兒的夭折率,要比美國的全國平均水平高出40%;而加拿大原住民社區的嬰幼兒夭折率,要比該國其他非原住民地區高出20%-360%。

報告顯示,世界上81%的貧困兒童集中在農村地區。其中,又有52%住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36%居住在南亞——尤其是南亞大國印度,佔據了30%的貧困兒童。

報告稱,今年的「童年缺失指數」顯示出貧富國家之間的鴻溝,「加緊解決弱勢兒童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儘管自2000年以來,在絕大多數地區,貧困兒童死亡率要比富裕兒童的死亡率下降更快,但這次調查顯示,「兩者之間差距的縮小速度還是不夠」。

與貧困相伴而生的,還有童工問題。

儘管自2000年來,全世界的童工數量下降了將近40%,但據估計,仍有1.52億兒童為了養活自己和家人,正在面臨或經受被迫充當童工的威脅。

由於歷史的原因,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兒童節時間往往不盡相同。例如,緬甸的兒童節在2月13日,巴勒斯坦兒童的節日是4月5日,朝鮮是6月2日,德國是9月20日,伊朗是10月8日,而加拿大、法國、希臘、肯亞等25個國家,則統一把兒童節定在11月20日。

但6月1日仍然是最被認可的兒童節。自1950年以來,全世界已經有50個國家和地區陸續將這一天列作兒童節。

但兒童節自從誕生之日起,便不僅僅是為了慶祝,更是為了提醒世人保護兒童、尊重兒童的權益。

當全世界仍然有超過10億兒童生活在貧困肆虐的國家,有2.4億兒童掙扎在衝突頻發、國防脆弱的國家,有超過5.75億女童生活在性別歧視嚴重的國家的當今社會,「保護和尊重兒童」仍然應當是這一節日最基本的訴求。(完)

(本文根據美國有線電視網相關報道和其他網路資料編譯、整理,作者:陳湘墨、何潤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鋒報 的精彩文章:

長壽馬車煥新顏,圖95轟炸機將配備新系統
聆聽台灣繪本作家幾米:他曾身患絕症,卻用繪畫治癒了世界

TAG:全球鋒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