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隊贏了,憑什麼?

日本隊贏了,憑什麼?

近日,日本隊大敗哥倫比亞隊,比賽結束後,哥隊球迷躺在椅子上回味賽況,而日本隊球迷則自覺撿起座位上的垃圾來。這一幕可謂深深震撼了電視前的我們。

如果你還記得,1964年18屆東京奧運會時,全場10萬多日本人結束時離場,偌大的場地看台上沒有一絲垃圾、紙屑,全世界震驚,距今54年!那麼,如今,這一相似的情景再次還原,日本人一貫的自律、整潔再次凸顯在世人面前。你作何感想呢?

1. 相信去過日本的人,都難以忘記那種嚴謹的秩序感。

不大聲喧嘩;

不隨地吐痰;

不超車不亂按喇叭;

自覺等紅燈主動讓行人先走;

不亂扔垃圾乃至認真做好垃圾分類;

電車中手機調成震動不打電話;

感冒了戴口罩;

樓梯靠邊走另一邊讓出給急行的人;

遵守時間自覺排隊;

不僅年輕女性就連老太太出門都要化妝穿戴整齊

等等。

日本整個社會的井井有條,日本人的禮貌、堅韌等優良品格皆與此有關。

自律的品格教育要從小抓起

戳這裡「日本的學校午餐」

https://v.qq.com/x/page/p03827h057m.html

視頻從一個小學生跨出家門開始。母親在他的書包里準備好了便當盒、筷子與墊桌布。

12點12分下課了。午餐開始。學生在班主任的指揮下,直接把課室變成飯堂。鋪上墊桌布,擺上自己的餐具。

一群午餐值日生圍上圍裙,戴上口罩,洗手,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去廚房領取午餐,自己動手把飯與菜還有牛奶抬到課室。離開廚房時,向廚房師傅敬禮與說感謝的話。

班主任講解食物的來源,有些是學生自己種的,如土豆。在值日生的感激聲中,班主任宣布開飯啦。

吃完飯,學生自己收拾桌子,清潔課桌,抹地板。還要把牛奶盒拆開攤平做好回收。

這群小學生很可愛很自律。午飯是一堂課,班主任與學生一起吃飯。午餐費每人每月3000---4000日元,其餘的政府出。

2.日本人如此自律,成為強國也是必然的

自律成就匠心

「日本製造」在國際上享有非常高的聲譽,它代表著質量穩定可靠,經久耐用。日本人的學習能力非常強。日本人的「匠人精神」表現在做什麼事都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哪怕是做好一頓飯這樣極其細微和平常的小事。

一輩子,一個人只做一件事。

相比於喜歡日本的文化和風景,小編更喜歡的是日式美食。美國人拍過一部關於日本飲食的紀錄片《壽司之神》。裡邊詳述了一位80多歲的壽司主廚小野二郎,是如何幾十年如一日,專註於把做壽司這件事做到完美。這部電影影響力很大,很多中國人都是在看了它之後,提前幾個月預定二郎家的壽司店。

這部不足一個半小時的紀錄片以樸實無華的視角記錄了小野二郎對待自己職業的點滴態度。偉大廚師的特徵都是相似的:他們有著認真的態度一心提升自己的技藝,固執、堅持己見,最後還要飽含熱情,他們都是完美主義者。

《舌尖上的中國》憑藉優良的製作水平和文化內涵,讓我們體會了祖國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也僅此一部。相比而言,日本的NHK電視台曾經推出了一系列展示本國文化的紀錄片,僅介紹精美器物、飲食等的「美之壺」系列,就已經拍了300多部,部部精美。這些製作精良的片子在宣傳日本歷史文化,推廣「日本製造」方面舉足輕重,可謂付出甚多。

一個國家的自律可以讓國力富強,世界矚目。那麼,個人的自律會帶來怎樣的震撼呢?

3. 越自律,越自信,越自由

自律,就是延遲滿足,它體現了一個人在關鍵時刻對自己的控制感。

《了不起的蓋茨比》里的人物蓋茨比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這種自驅力、自律心極強的人。為了打入上流社會,他給自己安排時間是以半小時為單位計劃,他練啞鈴、讀書,也花時間鍛煉自己如何讓性格更沉穩。個人素養方面來說,他甚至研習到比上流社會出身的人更有教養。最後終於搬到長島,蓋起了豪宅,成為大家羨慕的土豪。

方式很極端,精神很決絕,模仿要謹慎,但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平凡人走向輝煌的可能性。

除了自律,別無他法。

M.斯科特·派克寫的《少有人走的路》中說:「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世界盃明星球員C羅也是一位超級自律的人。這位33歲的葡萄牙球星,面對強敵西班牙,一人獨進3球,以一己之力拯救整個國家隊,刷爆了全世界的朋友圈!

關於他的自律,有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1、英媒爆料,C羅在曼聯效力時,每天最少花一個小時鍛煉腰腹肌肉,轉會皇馬之後更加瘋狂,每天3000個仰卧起坐。

2、前皇馬主教練此前表示C羅甚至會訓練到凌晨三點,將嬌美的女友扔在家裡獨守空房......

3、自律還體現在C羅的飲食上。

他所有每天攝取的食物都是低糖、低脂,而且他從不飲酒。偶爾的「放縱」就是吃上幾片自己最鍾愛的葡萄牙烤鱈魚。

在皇馬,工作人員喜歡用「瑞士手錶」來形容C羅的規律性,而這隻手錶過去20年一直走得很精準。

不自律的人,到了中年都變成了什麼樣?

對此,馮唐有在他的文章《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這樣寫道:

成為了一個身材發福、髒兮兮的胖子;

不愛讀書,只喜歡吹牛;

不愛運動,就喜歡沙發躺;

嘮叨,總是追憶從前。

這些過著不自律生活的人,失去了對外界世界的好奇心,再也沒有力氣去折騰去嘗試。遇到新鮮好玩的事情,只會躲得遠遠的觀望,或者從鼻孔里輕哼一聲,輕蔑地看著年輕人,狠狠諷刺一句「太年輕」,然後繼續作旁觀狀。他們,製造著一切謊言、專制、謬誤、無趣、低俗的內容,早已失去對生活的熱情。他們被瑣碎的生活捆綁,沒有改變的希望,害怕改變也不想改變,繼續過著庸碌無為的日子。

自律的人,總是能夠散發出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氣質。

楊絳先生在她的《百歲感言》中說過:

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

不同程度的縱慾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這番話很好地解釋了,氣質,是怎樣通過自律煉成的。

中國古人很講究「慎獨」,意思是:獨處的時候,沒有他人的干涉和監督,憑著高度自覺,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的事。

真正高級的自律,就是要能做到慎獨。

不管環境多麼縱容你,你都要對自己有要求,保持自律的氣質。

當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兒,並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自律帶來自信,自信等於你能控制的東西,能把握的層面擴大了,這份自信帶來了更大的自由。每天早上7點前起床,鍛煉、讀書、寫作。早起,讓我每天比別人多擁有一兩小時。這種對於生活的掌控感的增強,對於個人的自信是一種加持,你可以體驗到更有力的自己,對自我更有認同感,對外界環境更信任,更開放。在面對新的挑戰的時候,更願意去擁抱和嘗試。更相信自己能改變一些什麼。

所有成功的人,活得自信而瀟洒的人,無一不是過著自律而節制的生活。規律的飲食作息和時間安排,不過分沉迷享樂和消極事物。立足現實,有所堅守,有所盼望。

最後,學會自律吧,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貓 的精彩文章:

TAG:心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