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節氣夏至: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節氣夏至: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忙起來,總感覺時間怎麼都不夠用

沒睜眼天就亮,一轉眼天就黑

還好有夏至,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黑夜給白天讓步

給你一場夏天裡的「白日夢」

日長之至,是謂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也達到全年峰值,這一天就是夏至。

這一天,我國最北端的漠河是我國晝長最長之地,晝長17小時;最南邊的曾母暗沙則晝長最短,是12多小時,南北差距達4小時40分鐘。

夏至這天正午,在北回歸線上的地區將會出現「立竿無影」的景象,人們看自己的影子,也會見到一年當中最短的影子。中國大陸有五個北回歸線標誌點,分布在廣東的汕頭、從化、封開,廣西的桂平和雲南的墨江,北回歸線標誌點設有「窺陽孔」,人們可以驗證夏至中午陽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是否「立竿無影」。

三伏天,熱成狗

中國人有以伏計日法。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這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對熱的感受方面,東西方人是一致的,人們觀察到,夏天熱得狗都吐出了舌頭。三伏天的英文即是「dog days」,古羅馬人認為每年7月、8月的酷熱是太陽加上天狼星的熱能造成的。天狼星在英語里叫「the dog star」「dog days」由此而來。俗諺說:「夏至狗,無處走。」「熱成狗」成為有關不妙狀態的妙語。

夏至三侯,陰生陽衰

夏至的物候為,一侯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聲便鼓腹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

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古人說,鹿角不脫落,戰禍不停止;蟬子不鳴叫,貴臣放蕩淫逸;半夏不長出,老百姓會得傳染病。

這三類物候在傳統中國同樣有著極不尋常的意義。鹿跟先民相伴,是愛情、德音和權力的象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社會政治活動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蟬在中國有知了、幾溜、伏天、秋涼等多種稱呼,獨特的生活習性讓它成為復活與永生的象徵。半夏,本是旱地中的雜草,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額的功能,因此這一草藥也成為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烈日炎炎,如何養生

對養生來說,此時的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呂氏春秋·盡數篇》:「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唐朝孫思邈倡導:「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夏天眾多的食材中,姜可能是最為重要的。「飯不香,吃生薑」「冬吃蘿蔔夏吃薑」「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男子不可百日無姜」。孔子即有名言:「不撤姜食,不多食。」

民間還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除了飲食,中國文化還注重精神調節,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而煩則更熱,可影響人體的功能活動,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心靜自然涼」,因此,要善於調節,多靜坐,排除心中雜念。

君子以自強不息

夏至在大時間序列里正是乾卦時空。中國人多知道乾卦的意義,乾卦爻辭,潛則勿用,見則在田,朝乾夕惕,或躍在淵,飛則在天,等等,是對人生狀態極好的提示,是方法論或行動指南。先哲繫辭說君子以自強不息,即是說生命享有著造化賦予的充沛的能量,不需要再依傍外物,要勇猛精進,呈現出自身的光熱,展示自身的才華。

夏至仍有詩意,如蘇軾有詞《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藻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則說:「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夏至同樣有哲理,有人性天心不易的機理。李清照有詩《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對君子自強的決絕解釋,如歌德名言,凡自強不息者,終能得救。張耒名詩《夏至》:「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崔巍干雲樹,安得保芳鮮。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這是對夏至行深至微的觀自在,自強不息者因此在苦夏里能夠「度一切苦厄」,能夠「各證性命」,能夠「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時間之書:余世存說二十四節氣》,中國友誼出版公司,由讀者(ID:duzheweixin)編輯。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編輯整理 | 致中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醫談談那些可以「少火生氣」的溫陽葯
師說南懷瑾:夏至一陰生,千萬要注意溫養,把握天地法則

TAG:致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