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狀元變成探花,只因他答不出朱元璋這個問題!

從狀元變成探花,只因他答不出朱元璋這個問題!

黃子澄

因黃子澄提議削藩直接引發了靖難之役,時人詬病其「文人誤國」,最終慘死,被滅九族,倖存的婦女則遭受了慘無人道的對待。黃子澄作為明初大臣深受明太祖器重、建文帝倚重,官至大明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曾經是洪武十八年的探花,其實他原本為狀元,只因一個原因從第一變成了第三。

黃子澄

黃子澄生於分宜澧源(今為大崗山鄉大坑村),自幼勤奮好學、才思敏捷,為書房取名「勤齋」。不僅精通經史,在文學方面也有一番成就。《曝書亭詩話》曾記載他第一次到蒙山石門拜謁梁寅時,粱寅讓他作《枯梅》詩一首,他稍微一想就寫出了一篇好詩。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黃子澄考中探花,其實他原本是狀元的,怎麼變成了探花?

朱元璋

黃子澄在1384年考取了鄉試第二名,次年參加會試、殿試,得了進士第一名,原本是狀元。但當時明太祖朱元璋問他年齡,他回答自己34歲;太祖又問他是哪一年生的,他一時緊張沒答上來。因此,朱元璋把他的第一名變成了第三名,從狀元變成了探花。

但好在朱元璋對他還是比較器重的,讓他伴讀東宮,此後得以接觸建文帝,建議他削藩,但最終引發了靖難之役,慘死刀下,被誅九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談 的精彩文章:

他是朱元璋親口御封的開國文臣之首,曾拒絕日本使者的一百兩黃金

TAG:歷史小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