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京保衛戰,守將一定要蔣介石親自下撤退令,只因他之前說狠話!

南京保衛戰,守將一定要蔣介石親自下撤退令,只因他之前說狠話!

春哥聊戰史

【春哥註:一部抗戰史,跌宕起伏,充滿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戰爭的大場面,大格局,在諸多名帥猛將的指揮下,歷史顯得雄渾激昂,而面對戰爭中犧牲的英烈,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歷史中比較著名的戰事和人物,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

春哥寫戰史寫了這麼久,對於南京之戰一直非常謹慎,因為它是民族的一個痛,但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個歷史現實,應該還原當時的歷史場景,很多人以為南京是不戰而被日軍佔領的,這個印象成為一個誤區,其實南京是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最終因失敗而被日軍攻破的,這個經過顯然是不一樣的。

1937年12月7日清晨5點,蔣介石飛離南京,先去江西,再轉往武漢統帥部,唐生智前一晚向他發出誓死保衛首都的豪言,但他心裡知道這樣做無異於以卵擊石,但這是南京,是首都,不這樣做對不起國人,這個信佛的上將在如此艱難的境遇選擇留下也是難得。

在蔣介石飛離南京的當天,日軍正式發動進攻,這當然是巧合。

兩天後的12月9日,南京外圍第一線陣地被完全突破,守軍撤退倉促,由於缺乏有效的掩護措施,屬於完全的潰敗,日軍乘勢尾隨,跟蹤追擊,以致有些復廓陣地尚未佔領穩固,就又被日軍突破,兩者幾乎是前後腳的功夫。9日拂曉,日「上海派遣軍」第16師團進至麒麟門、蒼波門一帶;第9師團進至光華門外,佔領了大校場及通光營房;第10軍的第114師團進至雨花台南;第6師團進至雨花台西,其左翼一部佔領大勝關。中國軍隊第60軍退至大水關、燕子磯一帶整頓;第74軍退至水西門內外,改任城垣守備。

日軍一方面進行攻城準備,如部署炮兵進入陣地,坦克集中於待戰區域以及選定入城路線等,日軍打的是有準備之戰,從計划到實施都是有板有眼,相比之下,中國守軍屬於被動型,疲於應付,加上淞滬抗戰失利帶來的消極影響,到了後期,組織反擊的能力減弱。日軍用飛機向城中投撒日「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國守軍的最後通牒 ,進行勸降。唐生智將軍對松井的最後通牒置之不理,並於當日下達了「衛參作字第36號」命令作為回答。企圖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戰。

9日當天,突入至光華門外的日軍第9師團部隊,在高橋門陣地炮兵火力直接支援下猛攻光華門外工兵學校第87師第260旅防守陣地及教導總隊防守陣地,10時左右攻佔了工兵學校。下午,坦克及炮兵火力曾3次攻擊城門,並有少數日軍突入城內。衛戍司令部急調控置於清涼山的憲兵教導2團預備隊一部增援光華門,同時令第87師進行反擊。第87師副師長陳頤鼎指揮第261旅一部和第259旅一部分由通濟門和天堂村向敵軍側背實施合擊,激戰約數小時,經多次反覆肉搏,終將迫近光華門的日軍擊退,恢復了工兵學校的陣地,暫時穩定了局勢。但已突入城中的少數日軍仍潛伏於光華門城門洞中。日第10軍的國崎支隊當晚佔領了當塗。

12月10日,日軍見中國軍隊拒絕投降,遂向雨花台、通濟門、光華門、紫金山第3峰等陣地發起全面進攻,戰況較9日更為激烈。特別是城東南方面,因復廓陣地已基本喪失,日軍直接進攻城垣,所以形勢尤為嚴峻。衛戍司令部急令第83軍的第156師增援光華門、通濟門城垣的守備,並於城內各要點趕築準備巷戰的預備工事,同時將第66軍由大水關、燕子磯調入城內,部署於中山門及玄武門內構築工事,準備巷戰;另以剛剛由鎮江撤入南京城內的第103師及第112師由教導總隊總隊長桂永清指揮,負責中山門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陣地的守備。

當夜,第156師選派小分隊墜城而下,將潛伏城門洞中的少數日軍全部殲滅。雨花台方面,日軍2個師團主力和步、炮、坦克及航空兵協同攻擊,將第88師右翼第一線陣地全部摧毀。殘部退守第二線陣地。當晚,日軍第18師團佔領了蕪湖。

武漢大本營統帥部對南京的戰況極為關注,每日均有詢問及指示的電報,當發現撤至南京部隊的戰鬥力及士氣已遠不如淞滬作戰,南京外圍主陣地帶僅防守兩三天即告失守,而復廓陣地立足未穩即在主要方向上又被敵突破、迫逼城垣時深感形勢嚴峻;當得知當塗附近已有日軍渡江時,更感局勢危急。

為避免南京守軍被敵圍殲,蔣介石於11日中午考慮令南京守軍撤退,遂令時在江北的顧祝同以電話轉告唐生智。顧要唐當晚渡江北上,令守軍相機突圍。唐生智由於自己曾力主固守,現在若突然先行撤走,怕今後責任難負,因而要求必須先向守軍將領傳達清楚最高統帥的意圖後方能撤離,這一點唐生智也確實是急中生智,他一定要得到蔣介石的親自下令才撤退。當晚,蔣介石果然致電唐生智:「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以圖整理而期反攻。」唐生智於當夜與羅卓英、劉興兩副司令長官及周參謀長研究後,決定於14日夜開始撤退。遂於12日凌晨2時許召集參謀人員制訂撤退計劃及命令。

12月12日自拂曉起,日軍即集中炮兵及航空兵火力對復廓陣地及城垣發動猛攻。城南方面,戰鬥至10時前後,雨花台陣地被日軍攻佔。防守該地的第88師第264旅殘部因中華門城門已經堵死,無法退入城中,遂在敵火力下作橫向移動,沿護城河繞城北進,傷亡甚大。日軍佔領雨花台後,居高臨下,加強了對中華門的火力襲擊。第88師第262旅部分官兵堅守城垣陣地,奮力阻擊;第88師師長孫元良率師直屬隊及第262旅一部兵力擅自向下關退卻,企圖渡江北撤,在挹江門內被第36師師長宋希濂勸阻,仍返回中華門作戰。城東方面,日軍第16師團仍在孝陵衛西山及紫金山一帶激戰。「上海派遣軍」因第9師團在光華門一帶遭守軍反擊後頓兵城外,毫無進展,於11日命控制於蘇州附近的機動部隊第3師團迅速前進;於12日晨令第9師團停止進攻,進行整頓,令第3師團由第9師團左翼加入戰鬥,向城垣進攻。

中午前後,在日軍猛烈炮火轟擊下,中華門及其以西城垣數處倒塌,一部日軍在炮火掩護下由缺口突入城內。第88師遂即撤走。當時中華門內大批居民為逃避炮擊和日軍,紛紛向城北部難民區逃跑,與潰退的散兵擁擠在街道上,城中秩序開始陷於混亂。

這裡面也有唐生智的指揮乏力有關,因為唐之前實際上並無實權,加上此番南京之戰匯聚淞滬會戰之後的殘兵,鬥志方面也有欠缺,唐生智將軍在最後時刻下達的撤退令等同於潰散令,這也是釀成最終悲劇的一個原因。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18歲登基稱帝,娶了35歲的乳母做貴妃,終生專寵背後的原因是啥
他這皇位是偶然得之,後20年煉丹都不見大臣面,奇葩皇帝究竟是誰

TAG:春哥說歷史 |